不同肝炎如何治疗?一文总结|临床必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4 19:04 1

摘要:肝脏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生物合成、生物转化及解毒等作用,不仅参与蛋白质、脂类及糖类等物质的代谢,也参与药物、酒精及毒物等的体内代谢过程。同时,肝脏也是各种致病因子或疾病常侵袭的器官,如异常代谢、药物、微生物等均可造成肝脏损伤。依病因不同,肝脏炎

导语

肝脏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生物合成、生物转化及解毒等作用,不仅参与蛋白质、脂类及糖类等物质的代谢,也参与药物、酒精及毒物等的体内代谢过程。同时,肝脏也是各种致病因子或疾病常侵袭的器官,如异常代谢、药物、微生物等均可造成肝脏损伤。依病因不同,肝脏炎症疾病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等。本文总结了不同肝炎的治疗要点。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许多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肝炎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 (HAV) 、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丁型肝炎病毒 (HDV) 、戊型肝炎病毒(HEV),各型治疗要点见表1。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未经有效控制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带来巨大社会经济负担。目前用于CHB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 -α(IFN-α)及核苷(酸)类似物(NA)两大类。CHB诊断明确后,符合抗病毒指征者应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同时动态病情监测与随访观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用药依从性、耐药情况和不良反应,以及肝硬化、肝细胞癌(HCC)及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此外,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炎保肝、抗纤维化、调节免疫等治疗。

表1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肝脏代谢性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随后可进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戒酒是ALD治疗的最有效措施,营养支持是 ALD 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若戒酒后ALT、AST等肝酶仍异常升高,可适当选择保肝药物,例如S-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水飞蓟素,这些药物可改善ALD患者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是指遗传易感个体由于营养过剩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慢性代谢应激性肝病。MAFLD患者需要通过健康宣教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结构化的饮食和运动处方是其治疗基石;并存代谢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肝损伤时需要应用相关药物干预。减重呈剂量依赖方式改善 MAFLD 患者代谢紊乱和肝损伤,减肥药、调脂药、降压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的选择需兼顾心血管、肾脏和肝脏获益,并关注肥胖-代谢相关肿瘤的预防。

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是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进展性肝脏疾病,具有转氨酶升高、免疫球蛋白G(IgG)升高、界面性肝炎等特征。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可显著改善AIH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表3 AIH的治疗方案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等药品,以及中药材、天然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产品,或其代谢产物乃至其辅料、污染物、杂质等所导致的肝损伤。可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有1000种以上,LiverTox(www.livertox. org)和 Hepatox (www.hepatox. org)网站有详细记载。多数急性DILI患者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后,在6个月内或更长时间的随访中,急性DILI事件导致的肝损伤可完全恢复,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程中可出现重症化或病情恶化,进展为急性肝衰竭需接受肝移植治疗,甚至导致死亡等不良临床结局。

表4 DILI的治疗要点

保肝药物的合理应用

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衰竭是肝脏疾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对于以上肝脏炎症疾病,除了关键的祛除病因治疗,保肝治疗的合理应用也是其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保肝药物指具有肝脏保护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的药物,常见保肝药物根据不同的药理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七类(表5)。

表5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参考文献

[1] 王宇明,于乐成.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02):152-162.

[2] 伍俊妍,麦海燕.保肝药物合理用药专家指引[J/OL].今日药学,1-25[2025-10-10].

[3]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4,40(05):884-892.

[4] 贾继东,任红,等.王宝恩肝脏病学(第2版)[M].科学出版社,2022:555-598.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 30(12): 1332-1348.

[6] 范建高,徐小元,南月敏,等.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4,27(04):494-510.

[7] 马雄,王绮夏,肖潇,等.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01):42-49.

[8]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等.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4,23(8):813-830.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消化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