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灭亡以后,中华大地进入了五代十国这一历史时期。到了郭氏周朝(五代后周)时期,其实已经出现了统一的迹象:郭威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柴荣做了皇帝以后,对孟氏蜀国(十国后蜀)进行了压制,还从南唐手里夺取大片土地。这些都给后来的宋朝统一奠定了基础,攒下了家底。
唐朝灭亡以后,中华大地进入了五代十国这一历史时期。到了郭氏周朝(五代后周)时期,其实已经出现了统一的迹象:郭威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柴荣做了皇帝以后,对孟氏蜀国(十国后蜀)进行了压制,还从南唐手里夺取大片土地。这些都给后来的宋朝统一奠定了基础,攒下了家底。
到了赵光义做宋朝皇帝的时候,宋朝吞并吴越国,之后还发兵灭亡北汉。河西割据势力(西夏的前身)一度接受宋朝统治,此时,宋朝皇帝考虑收回的版图,也只剩下了安南和契丹控制下的燕云十六州。当然宋真宗时期,河西势力再度脱离宋朝统治。而宋神宗在位期间,宋神宗为了让华夏世界恢复大一统,也先后对西夏和安南用兵,但这些都归于失败。
而在当时,还存在一个割据云南的大理国。那么,为什么整个北宋,宋朝都没考虑出兵进攻大理国?
当然,当下一些一知半解的历史读者理解不了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宋朝人来说,安南、燕云十六州和云南,其实是截然不同的属性。
1、云南古代史云南,在秦汉时期被视为西南夷的一部分。在西汉武帝时期,西汉朝廷派人招抚当地的族群。不过,汉廷考虑到当地的物产和治理难度问题,认为这一地区相对蛮荒,没有经过开荒。所以汉廷没有选择直辖这个区域,而是册封当地的君主为汉廷的地方官,代替汉廷对当地进行治理。至于具体怎么治理,汉廷也懒得关注。当然,在当时,老国王死后,新国王的继任,往往也需要汉廷许可。当然这个过程其实更多是一种象征。其实汉廷一般也没有不同意的时候。
当然,汉朝的官府和当地部落的冲突也经常发生。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南北朝后期——南朝萧梁时期,因为四川地区被西魏夺走,所以云南地区的部落一度臣服西魏和北周。
唐朝唐玄宗在位时期,唐玄宗扶持云南的一个叫南诏的部族,完成了对云南大部分地区的统一。本来唐玄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相对方便控制云南。不曾想,南诏统一以后,和唐廷的关系经常恶化,甚至还引起了天宝战争。到了中唐时期,南诏兵还经常入侵到成都一带。
不过,从以上历史不难看出,从汉朝到唐朝,中原王朝基本上没有直接对云南进行过统治。
按照史书记载:赵匡胤在位期间,宋兵灭掉孟氏蜀国。当时云南的统治势力已经是大理国了。大理国和孟氏蜀国的分界线是在大渡河一带。当时宋朝将领兵临大渡河的时候,写奏折给赵匡胤,请求皇帝许可他趁机过河进攻大理国。不过赵匡胤表示他对大渡河以南的领土不感兴趣。
当然这段记载当下存在争议。不过我个人觉得,赵匡胤对大理国不感兴趣,倒是符合当时的环境,以及那个时代的想法。
因为赵匡胤考虑的是恢复唐朝时期的核心领土——虽然当时宋朝灭掉孟氏蜀国,但是,南唐、北汉、南汉、吴越国、安南这些割据势力还在,燕云十六州还在辽国手里。从优先级别角度来看,这些领土都比大理国更值得优先解决。更何况,唐朝也没有直接统治云南,所以,对于宋朝皇帝来说,即便是考虑解决云南问题,也得基于解决南唐、北汉等割据势力以后再考虑。
并且,当时整个西南地区,其实开发过的地方并不多,这意味着对这个区域的统治,投入产出比是很不合适的。所以,随着北宋完成局部统一以后,北宋对安南、燕云十六州的兴趣更大。至于云南,宋朝始终没产生过兴趣。
所以,多方面的因素,让宋朝一直没考虑对大理动手。
来源:人文之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