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教育局最新提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4 19:04 1

摘要:考前请关注山西招生考试网(http://www.sxkszx.cn)、忻州市教育局官网(https://jyj.sxxz.gov.cn/)发布的考前温馨提示。及时关注天气情况,提前安排考试出行相关事宜。

忻州市2025年成人高考温馨提示

2025年全国成人高考于10月18日、19日进行。为确保广大考生顺利考试,特向考生温馨提示如下:

一、提前准备考试用品

(一)考前请关注山西招生考试网(http://www.sxkszx.cn)、忻州市教育局官网(https://jyj.sxxz.gov.cn/)发布的考前温馨提示。及时关注天气情况,提前安排考试出行相关事宜。

(二)10月10日—19日,考生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点击“考生登录”,选择“成人高考考生网上服务平台”,输入“身份证号”和“密码”,按照网页提示打印《准考证》。考生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现役军人可凭《准考证》和《士兵证》或《军官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考生可提前熟悉考点位置和出行路线。

(三)考前要仔细检查是否带齐所需证件及考试用品,认真阅读《准考证》信息、注意事项及《考场规则》(见附件)。考生只可携带2B铅笔、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有特殊规定的除外)进入考场,其他非考试用品不能带入考点。

二、遵守考点安检要求

考生入场前须接受严格、规范的人工安检和智能安检门检查,手机等通信设备及背包等非考试用品一律不得带入考点,请考生积极配合考点进行安检。为方便智能安检门及金属探测仪检查,请考生赴考时尽量不要穿戴有金属饰品的衣服、鞋帽、发卡和饰品等,尽量不携带非必要的金属物品通过智能安检门,避免因反复安检,影响正常入场考试。如因身体特殊情况(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使用助听器、孕妇等)无法使用安检设备进行检查的,请考生在进入考点时主动向安检人员说明。

三、遵纪守法诚信应考

(一)考生要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工作人员履行职责。

(二)考生要严格遵守考试时间。考前请提前到达考点,留足安检时间。开考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方可交卷离开考场,但要在考点规定的休息地点集中管理,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离开考点。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三)严禁携带手机等考试违规物品进入考点。考生要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携带手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眼镜等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点。在考场发现考生携带违规物品的,无论使用与否,一律按作弊处理。

(四)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应服从考务人员的管理,入场时须自觉接受安全检查。进入考场后要依据本人《准考证》信息对号入座,入座后须再次核对《准考证》信息与座位贴条信息是否一致,确保准确坐到自已的考位。《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

(五)违纪违规严肃追责。成人高考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考生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相关条款严肃处理,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四、考试有关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七十九条 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②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③抄袭他人答案的;

④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

⑤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

第八十条任 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①组织作弊的;

②通过提供考试作弊器材等方式为作弊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

③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

④在考试结束前泄露、传播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⑤其他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第二百八十四条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特别提示】

1、因考生人数较多,考点条件有限,只能提供物品存放场地,如有损坏、丢失,考生自行负责。请考生提前妥善放置个人物品,尽量不要携带手机、背包等非考试用品前往考点,以免因物品损坏、丢失造成损失。

2.考试期间,有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活动,骗取考生钱财,请广大考生务必提高警惕,不相信、不参与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3.请不要拍摄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发布至微信、抖音、微博等自媒体,防止被人恶意炒作对考试工作和你本人造成负面影响。

气温骤降,请考生添衣防寒,往返路途注意乘车安全。预祝大家取得优异成绩!

咨询电话:0350—2020429

附件:《考场规则》

考场规则

参加山西省2025年成人高考的考生须遵守以下考场规则:

(一)考生要自觉遵守考点的各项规定,服从监考员和其他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考点的秩序,不准着行业制服进入考场,不得危害他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考生进入考点须通过智能安检门安检,凭《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现役军人可凭《准考证》和《士兵证》或《军官证》)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考生应主动配合监考员等工作人员按规定进行的身份验证和对随身物品等的必要检查。

(三)考生只可携带2B铅笔、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有特殊规定的除外)进入考场,其他任何物品禁止带入考场。考试期间考生不得相互传递文具等考试用品。

(四)严禁考生携带计算器、各种通讯工具(特别是手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眼镜及高科技作弊器材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照相、摄像、扫描、电子存储记忆录放等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非指针手表等物品进入考点。手机等物品一经发现,无论使用与否一律按作弊处理。

(五)考生入场时,监考员要使用三位一体身份识别仪对身份进行验证并使用手柄式金属探测仪检查随身物品,考生须自觉接受安全检查。考生进入考场后,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放在桌上,以便监考员核验。《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

(六)考生接到答题卡和试题后,必须核对试题和答题卡是否本场考试科目,张数和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题、答题卡有无错发、漏印、重印、脏页、空白页、破损、字迹不清等问题,若有错误,立即举手报告监考员。开考后再行报告、更换的,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延长。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检查核对无误后,在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在答题卡背面规定位置也要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后两位,认真阅读试题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和作答要求。凡因答题卡漏填(涂)、错填(涂)或字迹不清影响评卷结果,责任由考生自负。

(七)考生接到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是否与本人信息一致,如有差错,举手报告。条形码须横贴在规定区域内,不准超出规定区域,不准涂改或书写任何字迹。

(八)开考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方可交卷离开考场,但要在考点规定的休息地点集中管理,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解除集中管理。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未经批准,考生在考试途中不准以任何理由离开考场。

(九)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考生作答时,必须用现行规范的语言文字,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规定区域内,写在试题、草稿纸上或非相应题号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必须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使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作图要先用铅笔绘图,确定后再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描绘清楚)。

(十)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吸烟,不得喧哗,不得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得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得传抄答案或交换试题、答题卡、草稿纸等,不得损毁试题,不得将试题、答题卡、草稿纸带出或传出考场。如身体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监考员。

(十一)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必须立即停止答题,并按顺序整理好自己的答题卡、试题和草稿纸。监考员依序收齐答题卡、试题、草稿纸后,根据监考员指令依次退出考场。严禁考生带走答题卡、试题和草稿纸。

(十二)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并按照规定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考试诚信档案》;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山西画报忻州记者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