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鑫科技要上市,兆易、合肥城建都涨了!谁是真黑马看这2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18:09 1

摘要:昨晚睡前刷财经新闻,“长鑫科技IPO辅导完成”的消息直接让我坐了起来——作为国内DRAM芯片的“独苗”,这家估值1400亿的巨头要冲A股了。果不其然,今早开盘前,老股民交流群里已经吵翻了:“兆易创新跟它是‘兄弟公司’,肯定要涨!”“合肥城建是本地股东,近水楼台

昨晚睡前刷财经新闻,“长鑫科技IPO辅导完成”的消息直接让我坐了起来——作为国内DRAM芯片的“独苗”,这家估值1400亿的巨头要冲A股了。果不其然,今早开盘前,老股民交流群里已经吵翻了:“兆易创新跟它是‘兄弟公司’,肯定要涨!”“合肥城建是本地股东,近水楼台先得月!”

其实不光群里热闹,我楼下开数码店的小刘也拿着手机来问我。他前阵子刚跟风买了点半导体基金,看着持仓里的兆易创新波动,心里直打鼓:“这两家都沾边长鑫,到底谁才是真能跟着吃肉的黑马?”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得先搞懂长鑫科技IPO为啥能引爆市场。简单说,它不是普通的芯片公司——全球能量产高端DRAM的就三星、美光等四家,长鑫是咱们国内独一份,而且2025年底产能要涨到30万片/月,全球市场份额能冲到8%[__LINK_ICON]。DRAM这东西可不是小零件,AI服务器、手机电脑都离不了,现在全球涨价潮下,长鑫上市融资扩产,简直是踩在了“风口的风口”。

更关键的是,半导体行业讲究“产业链共振”,龙头上市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上下游的伙伴都能跟着分到红利。兆易创新和合肥城建就是最典型的两类受益者:一个是“产业绑定的战友”,一个是“资本站台的地主”。但要说谁是真黑马,得掰开揉碎看底层逻辑,不能只看表面沾边。

很多人只知道兆易创新持有长鑫1.88%的股份,却不知道这两家公司是“同一个当家人”——朱一明同时担任两家企业的董事长[__LINK_ICON]。这种“左手设计、右手制造”的格局,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咱们先捋清两者的关系:兆易创新是国内存储芯片的“设计龙头”,NOR Flash全球第二,但之前一直缺DRAM的制造能力;长鑫科技刚好是“制造巨头”,补上了这个短板。2023年,兆易从长鑫采购和代工的金额就有7.67亿,相当于把自己的DRAM业务“全权委托”给了长鑫[__LINK_ICON]。这种“Fabless+IDM”的绑定模式,比单纯的投资关系结实多了。

从受益逻辑看,兆易创新吃的是“双重红利”,而且都是实打实的业绩支撑。

第一重是技术协同的“护城河红利” 。现在全球存储芯片进入“AI+国产替代”的超级周期,DDR5涨价不说,HBM这类高端产品还缺货[__LINK_ICON]。兆易能优先拿到长鑫的产能,还能一起搞研发,2025年上半年已经实现15%的营收增长,手里攥着92亿现金准备冲击“A+H”上市[__LINK_ICON]。这就像两家店开在一起,一个懂设计一个能生产,别人抢货的时候,它们能直接开足马力出货。

第二重是周期上行的“业绩弹性红利” 。存储芯片是强周期行业,涨价的时候龙头最赚钱。长鑫的DDR4芯片涨价,兆易作为直接采购方,自己的DRAM产品能跟着提价,而且成本还能通过代工协议控制住。2025年上半年兆易净利润5.76亿,同比增长11.31%,这种增长不是靠短期炒作,而是实实在在的业务增长[__LINK_ICON]。

我认识个做电子元器件贸易的朋友,他说今年最明显的变化是“兆易的货越来越抢手”,以前还要推销,现在客户都主动预付定金,就怕断货。这背后就是长鑫的产能支撑,换成其他没有制造端绑定的公司,根本接不住这波需求。

不过兆易也有短板:它的NOR Flash业务占比不低,要是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可能会拖累整体业绩。但比起纯概念炒作,这种有业绩、有技术绑定的公司,抗风险能力强多了。

合肥城建的逻辑就简单多了,核心是“地缘+资本”的关系。长鑫总部在合肥,第一大股东是合肥的国资平台,而合肥城建的母公司和第二大股东都跟这个平台深度绑定,相当于“家门口的股东”。

这种关系带来的好处很直接:长鑫扩产要建厂房、搞基建,合肥城建作为本地房企,能拿到相关的工程订单;而且随着长鑫估值提升,其间接持有的股权也会增值。这就像村里的能人要办大厂,村支书家的企业肯定能跟着做配套,赚点“辛苦钱”。

但问题也在这里,合肥城建的受益逻辑有两个明显的“天花板”。

一是业务关联性太弱。它本质是房地产公司,半导体领域的收益只是“副业”。2025年上半年,兆易41.5亿营收全是芯片相关,而合肥城建的主业还是楼盘开发,半导体带来的利润占比可能连5%都不到。就算长鑫业绩暴增,对合肥城建的整体业绩拉动也有限,更像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二是缺乏技术绑定的“主动权”。兆易能跟长鑫一起搞研发、定产能,合肥城建却只能被动等着“分订单”。要是哪天长鑫扩产放缓,或者换了工程供应商,这种受益关系就可能断了。这跟兆易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绑定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我查了下合肥城建的财报,最近几年营收增速一直在个位数徘徊,主营业务增长乏力。这次沾上长鑫的光,更像是资本市场给的“预期溢价”,但预期总有兑现的时候,没有业绩支撑的溢价很难长久。

谁是真黑马?看“短期弹性”更看“长期确定性”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那到底该看谁?”其实没有绝对的“谁更好”,关键看你是赚“短期情绪的钱”还是“长期成长的钱”。

如果是短期博弈,合肥城建可能弹性更大。A股历来喜欢炒“地缘概念”“股东概念”,尤其是在消息刚出来的时候,资金容易跟风炒作。但这种炒作就像“一阵风”,涨得快跌得也快,要是没及时离场,很容易被套。

1. 绑定深度不同:跟长鑫是“产业协同”而非“简单参股”,业绩联动性更强;

2. 行业卡位更准:身处存储芯片超级周期,又有NOR Flash的基本盘兜底,抗风险能力强;

3. 成长逻辑扎实:既有涨价带来的短期业绩,又有国产替代的长期空间,2025年还要冲港股上市,全球化布局能打开更大市场[__LINK_ICON]。

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别被“概念股”的标签迷惑了。真正能跟着龙头吃肉的,从来不是“沾点边”的公司,而是那些在产业链上不可替代的角色。就像这次长鑫IPO,除了兆易创新,像长电科技这种做封装的、中微公司这种做设备的,其实也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因为它们是长鑫扩产绕不开的伙伴[__LINK_ICON]。

我炒股十年,见过太多“概念炒作的泡沫”:当年某新能源龙头上市,一堆沾边的公司涨得飞起,结果半年后就打回原形,只有那些真正有业务往来的公司才站稳了脚跟。半导体行业更是如此,技术壁垒高,只有“真绑定”才能“真受益”。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长鑫科技IPO确实是半导体行业的大好事,说明咱们的国产存储芯片终于要迎来“上市元年”了。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千万别跟着情绪乱买。

要是想布局,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家公司跟长鑫是“强绑定”还是“弱关联”?业绩能不能真的受益?行业周期是不是在向上走? 想清楚这三点,就不会被表面的概念迷惑。

兆易创新就像“跟着将军打仗的副将”,能直接参与战功分配;合肥城建更像“军营周边的饭馆老板”,能赚点生意钱,但成不了核心。谁是真黑马,其实早就写在它们的业务逻辑里了。

半导体是国之重器,未来的机会肯定不少,但机会只留给看懂逻辑的人。与其追着消息瞎跑,不如沉下心研究产业链,找到那些真正有技术、有绑定、有业绩的公司。这样不管市场怎么波动,心里都有底,才能在风口来的时候稳稳抓住机会。

要是觉得我说的有用,点个赞转给身边的股友,让更多人看懂半导体概念的底层逻辑,别再为“伪黑马”交学费了。

来源:安逸菠萝nIGeq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