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新品牌刚亮相就遇危机!娃哈哈强势出手,经销商面临两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4 18:03 1

摘要:别光盯着“家族戏”看,这事儿根本不是谁跟谁翻脸,而是把快消圈最实在的矛盾摆到了台面上:现在的市场,早不是靠“资历”或“姓氏”说话了,不管是老品牌还是新牌子,能让经销商赚钱、让消费者愿意买,才是真本事。

宗馥莉离职的新闻还没凉透,娃哈哈经销商的“合作调整通知”已经悄悄送到了全国上百万个网点手里——要求不能代理“宗小娃”否则取消娃哈哈经销资格。

别光盯着“家族戏”看,这事儿根本不是谁跟谁翻脸,而是把快消圈最实在的矛盾摆到了台面上:现在的市场,早不是靠“资历”或“姓氏”说话了,不管是老品牌还是新牌子,能让经销商赚钱、让消费者愿意买,才是真本事。

娃哈哈的渠道不是吹的,2024年他们经销商大会上明说的:全国120多万个合作网点,县城里几乎98%都能买到他们的货。但这背后是经销商的真钱啊——一个经销商一年砸在仓储、物流上的钱,少则15万,多则20万,有些跟娃哈哈合作了十几年的,客户、渠道早绑在一起了,说断就断?那不是丢订单,是砸自己的饭碗。

我认识个在华东做了十年饮料的经销商,他最近愁得睡不着:“上个月刚囤了50万的AD钙奶,现在让选‘保娃哈哈’还是‘试娃小宗’?选前者吧,怕错过新机会;选后者,万一娃哈哈断我货,这个月30万银行贷款怎么还?”

其实经销商根本不想“站队”,他们就认一个理:货架上的东西能不能卖出去、能赚多少钱。有报告说,现在换个品牌,经销商得承担30%的成本损失,新品牌从铺货到赚钱,平均要等18个月——谁愿意拿自己的钱当小白鼠?

再看娃小宗,账号开到现在,没有一点内容,说要做“健康饮品”——这跟没说一样啊!你看人家元气森林,一出来就喊“0糖0卡”,便利店冰柜里一摆就有人拿;东方树叶靠“无糖茶+国风包装”,现在年轻人都当水喝;就连三得利,冬天推个“蜜香暖茶”,也靠“热饮”这个点卖爆了。

但娃小宗呢?商标是有了,产品影子都没见着,传播一点声量没有,就想让经销商把现有的货腾开,给它腾地方——这哪是自信啊?分明是没搞懂快消圈的规矩:现在新饮料品牌,十个里活不下一个半,80%死就死在“没特点”上,你连个让人记住的点都没有,谁跟你玩?

娃哈哈这次调渠道,说白了就是“怕”——怕宗馥莉走了,新品牌分走自己的客户。之前宗馥莉搞数字化改革,想把经销商的订货系统换成智能的,结果呢?一线经销商根本用不惯,上线半年,用的人还不到40%,战略跟落地根本对不上,矛盾早埋下了。

更要命的是“内耗”还在加码——刚冒头的“娃小宗”没理清,宗馥莉的叔叔宗泽后又推出了“娃小智”。连招商人员都跟红星资本局直言,这牌子主打AD钙奶、矿泉水、八宝粥,口味和娃哈哈足足有95%的相似度。

这不就是“自家人抢自家人生意”?之前有家做衣服的民企,就是家里人各搞子品牌,渠道重叠、消费者看懵,最后市场份额全丢了,这教训还不够醒吗?

反观农夫山泉,钟睒睒培养接班人,先让人家在基层渠道干3年,推“茶π”“尖叫”,都是先调研市场,知道消费者要什么才做——这才是正经事:家族企业传承,不是守住“姓什么”,是守住“市场要什么”。

以前老牌企业靠“渠道垄断”,经销商不得不低头;现在呢?超市货架上至少20种饮料,消费者想喝哪个拿哪个;经销商也硬气了,60%的人都说“谁卖得快、赚得多,我就推谁”,哪怕是新品牌,只要能卖货,货架就给你留着。

就像有个经销商跟我说的:“我不管你背后是谁,早上摆上货架的饮料,晚上能卖空,我就跟你合作;娃哈哈要是能再出个像‘电解质水’那样的爆品,我照样囤;娃小宗要是能拿出让人抢着买的东西,我也敢试。”

说到底,饮料圈拼的不是“家族戏”,是“谁能抓住人的嘴和钱包”。娃哈哈与其限制经销商,不如赶紧搞点新花样;娃小宗与其靠“姓氏”博眼球,不如赶紧把产品做出来——市场不会为“情怀”买单,只会为“好喝、划算、有新意”投票。

要是你开个社区超市,会给娃小宗留多大块货架?又怎么平衡跟娃哈哈的合作?评论区聊聊,看看谁的“货架经”更实在!

来源:全民看车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