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指路遭六人围殴,视力骤降至0.3!全网等待一个刑事答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3 20:27 1

摘要:“我至今不明白,那女的为什么要对一名71岁的好心指路老太太动手?”陕西咸阳的唐女士面对记者,语气中满是困惑与愤怒。

“我至今不明白,那女的为什么要对一名71岁的好心指路老太太动手?”陕西咸阳的唐女士面对记者,语气中满是困惑与愤怒。

就在9月25日下午,她71岁的婆婆陈老太在秦都区中宏时代广场,遭遇了一场无妄之灾。一场始于指路的善意,最终以六人围殴两位老人的暴力结局收场。

“3楼有一家KTV,还有一家口腔医院。”陈老太送朋友离开时,遇到六人问路,便好心多了一句嘴。她纯粹是出于关心,想为他们指明最方便的路。

然而,就是这份热心肠,却换来对方一名黑衣女子的怒怼:“嫌我不懂还‘查户口’?”陈老太送完朋友准备返回店里时,又被对方连续言语辱骂

“我对他们说,你一直骂我干啥,我好心给你指路,你们不知好歹。”陈老太感到十分委屈,她还没来得及说完,六个人就围了上来。

冲突迅速升级。陈老太的儿子、店主时先生发现情况不对,立即上前解围,喊道:“我妈70岁了,你们干啥呢?”

然而,他的介入并未平息事态,反而使自己也陷入困境——对方多人将他围住,逻辑混乱地解释,时先生意识到他们可能饮酒了。

现场视频记录下了接下来发生的混乱场面。一名黑衣女子突然从人群中走出,挥掌扇向陈老太。这一巴掌,也打碎了在场所有人的理智。

时先生赶忙上前保护母亲,却被对方多人推搡。冲突中,一名女子咬了他的胳膊。

“我一甩胳膊,她就倒地了。他们说我打人,对我进行殴打。”时先生回忆道,他一度被逼退至墙角。

此时,唐女士的父亲唐先生听闻亲家母和女婿被打,急忙赶到现场。他看到两名女子正在对亲家母推推搡搡,而女婿则被四人围着打。

唐先生上前劝架,却被一名白衣男子阻拦。“他一开口,我闻到满嘴酒气,提醒他这是醉酒闹事,结果被一拳打倒在地,当时眼部就流血了。”

这起暴力事件的后果是惨重的。唐先生的左眼球结膜充血,颞侧结膜有约6毫米裂伤,经历了眼睑结膜裂伤缝合术。

最令人担忧的是他的视力变化——从两年前配眼镜时的矫正视力1.0,下降到现在的0.3。“我现在手术线已经拆了,视力依然很差,左眼看啥都模模糊糊的。后期不知道还能不能恢复。”唐先生无奈地说。

陈老太被诊断为“急性外伤后头痛,腰部损伤,面部损伤”;时先生也被诊断为“面部损伤,肩部损伤,腰部损伤”。

截至目前,民警已以“殴打他人”行政立案。同时,警方已为唐先生开具《鉴定委托书》,委托咸阳市秦都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对他的受伤程度进行鉴定。

办案民警表示,后期将根据办案进展,判断是否涉及刑事责任。

这起事件引发了一个更深层的思考:当善良遭遇恶意,我们的社会该如何保护善意的种子?

有网友直言:“在外面一定记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古训切记!有事让他找警察。”这种观点代表了不少人的心态。

社会学中存在一种“洗碗效应”——经常洗碗的人,打破碗的概率要比不洗碗或者少洗碗的人高,一旦打破了碗,可能会因此受到批评和指责。

最终,愿意洗碗的人会越来越少。同理,如果热心助人者反而遭受伤害,那么社会上的“热心人”也会逐渐减少。

我们的社会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当霸座、打人等各种不文明行为发生时,规则维护者有时反而劝权益受损者放弃权利主张

正如有评论指出:“当恶行来临时,请官方想想如何劝阻行恶者,而不是想着怎么敷衍我。”

唐先生的左眼矫正视力已经从1.0降到了0.3,医生在他的眼球结膜上缝了针。而打人者尚未受到刑事处罚,警方正在等待最终的伤情鉴定报告。

那个打人的黑衣女子,如今身在何处?她是否知道,自己那一巴掌,不仅打伤了一位71岁老人的尊严,也可能打碎了自己正常的生活?

善良若是熄灭,黑暗便将降临——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委屈,更是对整个社会道德的拷问。

来源:智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