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1日至28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48名来自不同年级的EMBA同学远赴英国剑桥大学,开启了一场融合学术深度、产业实践与文化浸润的海外课堂,以跨学科思维重塑商业认知,以全球视野叩问未来创新。
·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的新商业时代,领导者需要具备怎样的视野与能力?
9月21日至28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48名来自不同年级的EMBA同学远赴英国剑桥大学,开启了一场融合学术深度、产业实践与文化浸润的海外课堂,以跨学科思维重塑商业认知,以全球视野叩问未来创新。
本次海外课堂以“跨学科融合驱动创新:知识重构与战略生态的协同进化”为主题,融合剑桥大学顶尖学术资源与英国企业实地参访,涵盖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态系统战略等前沿议题。
·
1
前沿课程
跨学科思维碰撞,重塑商业认知边界
为期一周的沉浸式学习中,来自剑桥大学的资深教授们围绕创新战略、科技前沿与商业领导力等课题,开启了一系列深度课程。
Prof. Shahzad Ansari通过《从产业到生态系统:应用生态系统画布》与《颠覆性创新与战略及商业模式》,系统解构了当下的商业逻辑;Prof. Matthew Grimes分享了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通过创新和领导力应对技术变革与社会挑战;Prof. Jason Robinson与Prof. Pietro Lio则分别从大规模计算、人工智能领导力及机器学习等维度,揭示了未来商业的底层驱动。此外,Prof. Shasha Lu结合市场实践,讲授了《增长营销创新》与《AI时代的品牌风险理解与管理》,强化实战洞察。
跨学科、多维度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同学们打破传统商业思维定式,从更广阔的全局视野审视复杂问题。这正是海外课堂的核心价值——为经验丰富的企业领导者们,提供一套可迁移、可借鉴的高阶认知框架与思维工具。
2
企业参访
对话全球标杆,解码产业创新密码
除课堂学习之外,海外课堂最重要的一环便是深入产业一线,通过参访特色标杆企业,让同学们亲身感受不同行业的创新实践。
在Mini Cooper牛津工厂,同学们见证了工业美学与智能制造的完美融合。得益于“精益+个性化”并存的模块化生产线,Mini Cooper单款车型可衍生千余种配置组合,使其在全球小型豪华车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
在蚂蚁集团旗下的跨境支付平台万里汇(WorldFirst),万里汇发展业务主管马尧向同学们展示了金融科技重塑全球现金流的强大力量,剖析覆盖120多个国家的支付网的“隐形高速”,如何将传统跨境结算从3天压缩至2小时。前华为欧洲代表、 博睿咨询合伙人Edward Chan则用一张“全球化路线图”复盘了华为“技术-标准-生态”三级跳的全球化路径,更是抛出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框架,为正在出海路上的领导者们提供了实操指南。
3
文化浸润
800年学术传统的当代启示
海外课堂不仅是学习之旅,更是一次文化浸润之旅。
在剑桥大学最古老学院之一的国王学院,同学们聆听关于学院建筑与自然历史的专题讲解。漫步于圣约翰学院的哥特式回廊间,感受其深厚的历史与学术氛围,了解学院制如何为跨学科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在River Cam撑船,悠然掠过数学桥与叹息桥,体验这座800年学府独有的诗意与闲适。
向左滑动查看图片
本次融合学术严谨性与商业实践性的海外课堂,不仅引领同学们精准把握全球管理创新的脉搏,更构建起面向未来的三维领导力框架:前沿学术理论提供了认知世界的高度、特色标杆企业参访拓展了产业实践的宽度、剑桥大学800年的人文传统则沉淀了驾驭复杂格局的深度,三者共同铸就了新商业时代领导者不可或缺的战略视野与多元文化领导力内核。
·
关于EMBA海外课堂项目简介
为培养具有全球战略意识的企业家和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企业领导者,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自2003年起,启动海外课堂项目,迄今已有逾千位EMBA同学参与该项目,成为EMBA同学建构全球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提升自我认知的重要知识桥梁。
目前,EMBA海外课堂已完成的项目包括:美国西北大学“整合营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科技”、德国WHU(法伦达尔管理学院)“工业4.0”、瑞典斯德哥尔摩管理学院“创新产业”、西班牙IE商学院“变革领导力”“二十一世纪挑战”、苏黎世大学“卓越瑞士品牌”、剑桥大学“金融创新”等。
EMBA海外课堂通过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与全球著名商学院之间开展机构间的正式合作,借助校园沉浸式授课、企业参访、专家学者交流、跨文化体验等多种方式,构建课堂授课、企业参访与跨文化交流三个标准模块,为参与者提供对全球商业环境、管理知识和人文历史的深度理解。
来源:文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