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有这4个症状,赶紧去检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17:53 1

摘要:饭后总是腹胀,感觉食物堵在胃里下不去或者明明很注意口腔卫生,却总被亲近的人暗示有口臭。

饭后总是腹胀,感觉食物堵在胃里下不去或者明明很注意口腔卫生,却总被亲近的人暗示有口臭。

这些看似寻常的小毛病,可能不是“消化不好”或“上火”了,而是胃里有一位不请自来的“非法住客”在捣乱,它就是幽门螺杆菌。

这个小小的细菌,在我国可谓是“人多势众”。

早在2004年,一项覆盖全国的大调查就发现,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近6个人被它感染。

将近二十年后,根据权威机构在2023年发布的最新白皮书,我国居民的感染率依然居高不下,接近50%。

而且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它拉进了“一类致癌物”的黑名单,高达70%的胃癌都与它有关。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否“中招”了呢?

如果已经认真刷牙、用了漱口水,但口臭依然跟着你,那根源可能不在口腔,而在更深处的胃。

幽门螺杆菌是唯一能在我们胃里强酸环境中存活的细菌,它有个叫尿素酶的“法宝”,尿素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气,氨气有一种特殊的臭味。

当胃里氨气增多,一部分就会顺着食道飘上来,形成顽固的口臭。

同时,感染还会扰乱胃的正常工作,容易导致胃里的东西反流到食管,这些东西本身就带着异味。

这种从胃里“飘”上来的味道,单靠刷牙可赶不走。

吃完饭总觉得肚子胀得像皮球,或者心窝口的位置隐隐作痛、有烧灼感,都是胃在诉苦。

幽门螺杆菌用自己的螺旋结构和鞭毛,像钻头一样钻透胃黏膜的保护层,紧紧粘在胃壁上。

在这里“安家落户”,生儿育女,同时排放各种毒素,破坏胃黏膜。

胃黏膜坏了,具有腐蚀性的胃酸就会直接刺激到墙下的“土地”,引发炎症和疼痛,让你感到腹胀、腹痛。

而且这种破坏是持续进行的,医学上普遍认为,从感染幽门螺杆菌,到发展成胃炎、胃溃疡,甚至最终走向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平均可能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但同时也给了我们充足的干预时间,现在发现的每一次腹胀,都可能是在阻止一场未来更大的危机。

没吃坏东西却莫名恶心,或者经常反酸水、打嗝不止,这些是胃动力和胃酸分泌失调的表现。

胃被幽门螺杆菌折腾得发炎后,可能无法正常地蠕动将食物排空,导致食物和气体长时间堆积,于是就会感觉吃一点就饱、腹胀,通过不断打嗝来排气。

胃酸分泌的节律也被打乱,可能突然增多,让你反酸、烧心

当刺激足够严重时,恶心感,甚至呕吐就会出现。

如果以上问题长期存在,影响了营养吸收,身体就会垮。

长期消化不好,身体无法从食物中吸收足够的营养,人就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瘦的情况。

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这是因为受损的胃黏膜可能导致长期慢性的微量出血,铁质悄悄流失了。

这是一个好问题,通常建议对所有的感染者都进行根除治疗,主要是为了预防未来难以预测的风险。

毕竟,我们无法准确预知谁的感染会安然无恙,谁的又会一步步滑向胃癌的深渊。

但是,医学也讲究个体化,有几种特殊情况需要区别对待:

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成年人:如果检查后评估发现胃黏膜受损很轻,不属于高危人群,那么可以选择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观察,不必急于用药。

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通常不推荐对孩子们进行常规的检测和根除治疗,儿童用药选择少,副作用风险高,而且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容易再次感染。

保护孩子,重点在于预防,比如杜绝用嘴喂饭、给他们准备专属餐具。

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症状、确诊有胃溃疡、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来说,根除治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必须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目前最常用、也最推荐的方法是 “吹口气”也叫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只需要吞下一颗胶囊,对着集气袋吹口气,就能检测出胃里是否有幽门螺杆菌。

这种方法无痛、无创,准确率还很高,是体检和初筛的首选。

当然,如果你同时需要详细了解胃部的情况,可以选择做胃镜。

在胃镜检查时,医生可以取一小块组织进行检测,既能找到细菌,也能看清胃黏膜的真实健康状况。

一个小提醒,在做“吹气”检查前,需要空腹,并且要提前告知医生你近期的用药情况,因为一些胃药和抗生素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提前停药。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所以预防的关键就在于“管好嘴”和“讲卫生”:

推行分餐,使用公筷公勺:这是阻断传播最有效的一步,别让关爱成为感染的渠道。

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洗手。

保证餐具卫生:定期对餐具进行沸水消毒。

保护好孩子:坚决杜绝用嘴咀嚼后喂食孩子,这是保护下一代的关键。

食物要煮熟:尽量避免喝生水和吃生的食物。

参考资料
【1】2004年全国多中心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2】2023年《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
【3】央视新闻《口臭腹胀恶心警惕幽门螺杆菌感染》
【4】《人民名医》直播节目专家观点
【5】《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

来源:海洋记事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