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3日,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开幕、第三届楚雄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联合启幕。当天下午,云南省文化产业推介座谈会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召开,百余名文化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省级有关部门和省内部分州市相关领导齐聚一堂,交流分享文化产业
10月13日,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开幕、第三届楚雄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联合启幕。当天下午,云南省文化产业推介座谈会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召开,百余名文化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省级有关部门和省内部分州市相关领导齐聚一堂,交流分享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探讨破解发展难题、激发产业活力的新思路、新举措。
会上,12位受邀嘉宾紧扣“非遗创新创造,文化出圈出海”主题,围绕如何发挥优势助力云南非遗走向世界、如何推动彝绣国际交流与对外传播、如何以“媒体+智库”双轮驱动助力彝绣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作交流发言,精准把脉问诊、开出良方,既有理论高度,既有实践深度,更有学术广度。
近年来,楚雄州坚持从文化中发掘产业、以产业带动文化传承,成立彝绣产业专班,组建文化发展集团,推出“彝绣贷”“彝绣保”“彝绣邮”“彝绣标”等11项举措,实施全国首个“楚雄彝绣手工刺绣团体技术标准”,建成全国首个彝绣产品交易中心,实现从“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的三大转变。
全州已建成77个彝绣车间、513个村级绣坊,形成了“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产业网络,真正实现了“指尖绣花开,增收不离家”,6万名绣娘人均年增收最高达4万元,2000多名残疾绣娘实现了就近就业。
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的楚雄时装周,全网曝光量超34.1亿次,楚雄时装周升级版“丝路云裳・南博时装周”全网话题浏览量达16.5亿次。2025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北京推介活动,更是得到多国人士的“代言”,超2.7亿点击量助推彝绣升级为“世界语言”,获得美联社、法新社等全球458家媒体的关注。
如今,楚雄彝绣正自信从容地迈上“出山出海”的快车道,不仅进入了北京、上海、江苏、福建等国内市场,还亮相纽约、米兰、巴黎时装周等国际舞台,与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服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25年上半年,彝绣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0.9%,总产值突破7亿元,彝绣这一“指尖技艺”成为温暖惠民的“幸福产业”。
小小绣花针,织就发展大文章。楚雄彝绣的生动实践证明——当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的产业思维相遇,便能迸发出推动发展、造福人民的磅礴力量。它不仅是“指尖经济”的成功典范,更是文化自信的鲜活注脚。站在新起点,这条由创意与匠心铺就的“出圈出海”之路,正在将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转化为跨越山海、对话世界的通用语言,照亮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相互赋能、比翼齐飞的美好未来。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