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烽火笔墨》第20集丨笔锋如剑:巴金的桂林抗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4 17:46 1

摘要:笔 锋巴金的桂林抗战如剑1938年巴金亲历桂林大轰炸他以文字记录日军暴行这些文字成为控诉战争的特殊证词他在硝烟中发出呐喊用文字鼓舞国人在废墟上书写希望巴金避难桂林巴金改变文风提及巴金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代表作《家》《春》《秋》这些作品以其深刻描绘家族兴衰而闻名巴

笔 锋

巴金的桂林抗战

1938年

巴金亲历桂林大轰炸

他以文字记录日军暴行

这些文字成为控诉战争的特殊证词

他在硝烟中发出呐喊

用文字鼓舞国人

在废墟上书写希望

巴金

避难桂林

巴金改变文风

提及巴金

人们自然会想到

他的代表作《家》《春》《秋》

这些作品以其深刻描绘

家族兴衰而闻名

巴金逃离广州

来到这座本应美丽温婉的

山水之城

却迎面撞见文明的崩塌

原本青翠的象鼻山被硝烟染黑

漓江浮桥上漂着断肢残躯

文昌门焦土中散落着烧焦的布匹

如褪色的魂幡

在《桂林的受难》中

他写道

“我初到桂林时

那城市还是十分完整的

傍晚我常常

在那几条整齐的马路上

散步过一些日子

我听见了警报

后来我听见了紧急警报

又过了一些日子

我听见炸弹爆炸的声音

以后我看见大火

我亲眼看见

桂林市区房屋的半数变成了废墟

那几条整齐马路的两旁

大半只剩了断壁颓垣”

1938年12月24日

日军轰炸桂林

巴金亲眼看见了

音乐家张曙及其幼女

在福旺里寓所被炸身亡

张曙的生命在创作的黄金时期

戛然而止

张曙

更触目惊心的是

修理厂工人的死亡现场

“高温将人体组织与地面

熔铸成诡异雕塑

衣服和血肉黏在地上

一层皮和尸体分离揭不走了”

“在月牙山上

我看见半个天空的黑烟

火光笼罩了整个桂林城

黑烟中闪动着红的巨舌……

忽然在一辆汽车旁边

我远远地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

走近了

才看清楚那不是人

也不是影子

那是衣服 是皮 是血肉

还有头发粘在地上和衣服上”

这些浸透血泪的文字

突破传统散文的美学框架

成为控诉战争的特殊历史证词

记录日军暴行

传递抗战必胜信念

巴金

面对每月数次的空袭警报

巴金在防空洞里

以膝为桌坚持创作

写下了

《桂林的受难》

《桂林的微雨》等散文

记录下日军的暴行

在抗战时期

巴金还创作了散文《灯》

借灯光象征希望

传递抗战必胜信念

巴金

巴金用笔杆子战斗

他的文字像利刃一样锋利

他坚信

“武器不一定是枪弹

还可以是知识

信仰和坚强的意志”

巴金所创作的抗战文学作品

拥有着永生的价值

是中华民族抗战文化运动的

实绩与瑰宝

30集微纪录片《烽火笔墨》

广西卫视今天21:47

播出第20集

笔锋如剑:巴金的桂林抗战

来源:广西卫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