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乒赛10月14日男女团半决赛赛程 直播预告 点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4 17:11 1

摘要:三天前赛场悬挂台湾地区伪旗的风波已被主办方当日撤下,中方表态“反对借体育搞政治”,这届亚乒赛从场外就带着火药味

今晚21:00,中日男团半决赛硬碰硬;

更早的12:30,中国女团对阵韩国,四强席位当天见分晓

开赛前的风声也不小

三天前赛场悬挂台湾地区伪旗的风波已被主办方当日撤下,中方表态“反对借体育搞政治”,这届亚乒赛从场外就带着火药味

但球迷关心的终究是球台上的分与球,落座的那一刻,所有噪音都要让位于白球的旋转与速度

这是2026年伦敦世乒赛团体赛的大洲预选

赛事10月11日在印度奥里萨邦布巴内什瓦尔开幕,22支男队、20支女队参赛,强度和密度都是真刀真枪

我在看馆内回传的画面时,能听见球馆空调细细的风声,观众席上国旗色彩交错,选手捏着球拍的指节发白,紧张是有重量的

先看赛程与直播

今天半决赛:韩国-中国(女团)12:30,日本-新加坡(女团)15:00,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男团)18:30,中国-日本(男团)21:00

想蹲直播的朋友

咪咕视频14日12:30、18:30有两段直播时段,可以提前上好网,备好流量

提醒一句

截至14日10时,半决赛尚未开始,尚无新的赛果

八强战里,国乒男女队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气质

中国女队3-0横扫泰国,孙颖莎、王曼昱、蒯曼全部零封,过程顺到像一堂示范课

对面三位姑娘的眼神从咬牙到释然,嘴角的弧度在比分板每一次翻页里悄悄下滑

女队的这种压迫感不是一天炼成的——数据摆在那儿

中国女乒包揽世界排名前五,阵容厚度让对手很难在任何一盘寻到破口

看莎莎接发那几板,摆短贴网、上手果断,球跳起来像被线牵着,落点被精确地“写”在台面上

男队这边,戏剧性不小

中国3-1伊朗的比分不算惊险,可场面起伏颇多

林诗栋先2-3不敌法拉吉(11-8,10-12,8-11,11-5,9-11),随后又3-0拿下阿拉米扬,像坐了一次过山车

所幸梁靖崑3-1稳住阿拉米扬,王楚钦3-0干脆利落过了霍戴伊,一上一下,靠老带新托住了航向

说到底,年轻人就是要在这种扑面而来的压力里学会呼吸

男队的隐忧也摆在桌面上:整体稳定性与临场心态,仍有待打磨

我总在想,乒乓的胜负,外行看热闹,内行看细节

张继科的判断很扎心也很真诚:乒乓的核心不是蛮力,而是旋转与速度,未来五到十年也是如此;

力量只有通过旋转和速度转化,才真正有价值

你看林诗栋那场丢分,真正致命的,恰恰是关键分上旋转质量下降、衔接犹豫半拍

“技术进步二十年无重大飞跃,自王皓2004年反手拧拉开路后,主流打法都在这条路上打磨”

这话不是保守,是现实

李隼也说,阵容调整不是加减法,而是基于运动员长期发展轨迹的综合研判

再翻翻八强战的另一半

中国台北在缺少头号主力林昀儒的情况下,3-2拼掉朝鲜男队,李正植与鲜于成搏到最后,仍以微弱劣势惜败,硬仗的密度让人尊敬

这一场让我想到亚洲乒坛近两年的暗潮,很多队伍“低排名高战力”,纸面数据并不等于台面实力

女子这边,日本队与朝鲜队打了一场足足接近四小时的马拉松

据多方统计,这场对决刷新了亚锦赛团体赛耗时纪录,峰值观看人数突破八百万

金琴英们打得眼里带火,日本队虽然3-2险过,却把适应特殊打法慢、状态起落大、排兵布阵争议,全部暴露了一遍

还有一场容易被忽略的硬仗,发生在印度与新加坡的女团八强

新加坡3-2拿下印度,陈昭澐两分立功,印度队的布阵被不少人质疑,尤其在关键人手的上场时机上略显保守

赛后看通道里几位印度姑娘的背影,肩膀很直,情绪却难免下坠

竞技体育的残酷大抵如此,打好了就是英雄,差一分就是遗憾

说回国乒

中国女队的统治力不仅在牌面,更在技术细节与战术准备上层层加码

有个细节不妨留意

近三年使用长胶的选手胜率提升了12%,这对“全面型”选手的适配要求更高,二跳落点判断与中台衔接需要更快脑速

这恰恰是女队的强项,尤其是对付异质胶皮时的预判与线路封锁

男队则是另一条路,年轻人的爆发力与创造力,是优势也是波动源

为啥我并不悲观?

想想去年两场热议之战

向鹏在新加坡大满贯4-2掀翻世界第三雨果,正手弧圈旋转强度上到115转/秒,接发摆短成功率82%,这种技术质量,足够在大赛里开窗口

又比如

陈垣宇在多哈淘汰张本智和,反手弹击速度18.2米/秒,发球轮次得分率38%,这都是顶级指标

他们都有短板,但“短板可练,可复制;

胆气与手上活儿,则需要靠硬仗一场场磕出来”

今晚的中日男团,会是什么走向?

我更看重开场第一分的节奏感与接发球的质量;

谁先把对手的发球“读懂”,谁就先拿到这场棋的先手

女团对韩国,心态更重要

中国女队需要做的,是像对泰国那样把比赛拆解成一颗颗“把握球”,不被对手的节奏与场面情绪牵走

想起一个细节

王曼昱在上一场每得一分都迅速转身回位,眼神不在计分牌上,而在下一板的预案上;

这种“只盯下一球”的习惯,是压住波动的最好办法

关于场外的风波

那面伪旗已经撤下,比赛回到球台本身,这是所有运动员最需要也最配得上的尊重

体育不是真空,但体育更不该被利用

观众买票进场,是想看一场痛快的对攻、一段精彩的相持,而不是被迫卷进话术与情绪的漩涡

如果你今晚要看球,给个实用小建议

早场12:30女团中国-韩国,午后15:00日本-新加坡,晚场18:30男团中国香港-中国台北,夜场21:00压轴中日对决,整天连麦要注意给眼睛放个风,咖啡别喝太晚,不然赢了球也睡不着

我常在关键局前把手机调成静音,屋里只留球拍摩擦海绵的声音,像听一首熟悉的歌,跟着节奏点着脚,心里反而更稳

最后想说一句,国乒的统治力从来不是一份“终身证书”,而是一张每场比赛都要重新验证的准考证

今晚的赛场上

女队要把稳定打成习惯,男队要把波动打成经验

赢球当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看见那些从犹豫到果断、从被动到主动的瞬间,它们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再次救你一次

愿一切纷扰都落在球外

愿每一次挥拍,都只为台上那40毫米的白球

来源:洛圣玩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