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农历八月廿三,老人们常说这天看天气能知道今冬雨雪多少。早上村里王叔说这叫"丙辰出詹日",要是这天出太阳就预示暖冬,下雨就是冷冬。我站在地头看天空,太阳倒是亮着,但远处乌云已经开始翻。
今天是农历八月廿三,老人们常说这天看天气能知道今冬雨雪多少。早上村里王叔说这叫"丙辰出詹日",要是这天出太阳就预示暖冬,下雨就是冷冬。我站在地头看天空,太阳倒是亮着,但远处乌云已经开始翻。
村头李大爷翻出手机里去年的照片,去年这个时候也晴着天,结果整个冬天基本没下雪。而前年这时候下雨,后面雪一下就是半个月。他摸着刚收的玉米说:"咱庄稼人盼晴天,但阴天又让人心慌。"
农业站的小张来村里做调研,拿着本子问大家看法。他说气象模型显示气候变暖,传统的谚语不一定准了。但王婶反驳说:"去年气象台说高温,结果寒流突然来了,还是得信老祖宗的话。"
种植户老刘正给地里麦子喷药,他说如果真暖冬,小麦会长得快,开春容易倒伏;要是冷冬,虽然冻害少,但地里积水难排。旁边技术员提醒现在可以选抗寒品种,但老刘叹气:"新种子贵,还不一定适应咱这土质。"
镇上气象站贴出预报,说今年冬天可能偏冷。但王叔指着手机里中央台的视频说:"那主播说黄淮地区气温正常。" 大家凑一起讨论,有的想提前买塑料布防冻,有的坚持按老办法管理就行。
村里开广播会解释,现在用卫星监测更准,但老支书举手打断:"再高科技也比不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话,咱得两套都听着。" 年轻人小李录视频发网上:"看老天爷今天到底晒不晒龙袍?"
晾晒场上的玉米堆渐渐散开,有人拿铁叉翻动粮食,汗水混着玉米叶子粘在手上。远处收割机还在田里转圈,驾驶员扯着嗓子喊:"趁今天赶紧收完,看晚上会不会变天。"
村小学老师组织学生记录天气数据,准备参加省里的科学比赛。孩子们把温度计和云图资料贴在黑板上,争论不下时,班长提议:"明天继续观察,再过几天就知道了。" 夕阳把电线杆的影子拉长,村口大喇叭开始播报晚间新闻。
来源:覃覃有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