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刚刚结束的女篮全锦赛第二阶段宜宾南溪赛区的比赛中,黑龙江女篮的24岁前锋毕榕哲留下了一项几乎“反人类”的体能纪录:4天4场战斗,场场打满40分钟,场均砍下23.5分9篮板,命中率高达61.9%。然而,如此拼尽全队的个人表现,却只能为球队换来1胜3负的惨淡战绩
在刚刚结束的女篮全锦赛第二阶段宜宾南溪赛区的比赛中,黑龙江女篮的24岁前锋毕榕哲留下了一项几乎“反人类”的体能纪录:4天4场战斗,场场打满40分钟,场均砍下23.5分9篮板,命中率高达61.9%。 然而,如此拼尽全队的个人表现,却只能为球队换来1胜3负的惨淡战绩。
“五壮士”的悲壮战役
黑龙江女篮本次全锦赛的征程堪称悲壮。 由于阵容深度不足,球队仅携带7名球员出征,从第一阶段起就面临人员危机,甚至出现过因受伤和犯满导致场上只剩4人作战的极端情况。 进入第二阶段后,这一困境进一步加剧:除首战对阵合肥女篮时使用了6人轮换外,后续三场比赛,周月明、孙睿遥、毕榕哲、刘昱君、江靓靓五人几乎未获喘息之机,场场打满40分钟,被球迷称为“黑龙江五壮士”。
与厦门女篮一役,球队在领先11分的情况下,终因体能透支遭逆转,以60-61一分惜败。 对手全场启用10人轮换,而黑龙江五名主力已连续两场拼满全场,身体逼近极限。 替补席上的杨笑楠和李雨桐未能获得登场机会,教练组的用人策略引发讨论。
毕榕哲:从“最美战神”到球队脊梁
在这场体能消耗战中,身高1.85米的小前锋毕榕哲成为球队最耀眼的支柱。 四场比赛中,她两度交出统治级数据:首战合肥女篮,她27投16中狂轰40分9篮板,得分占比全队52.6%;次战厦门女篮,她再砍21分17篮板,两场场均命中率高达65.7%。
毕榕哲的技术特点鲜明:突破犀利、篮板拼抢积极,但三分投射是明显短板,四场比赛仅出手2次,尽管命中1球,但远投并非她的主要武器。 她的优势在于利用身高在三号位形成错位,且具备出色的篮下终结能力。 2024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她签约黑龙江女篮,新秀赛季WCBA场均仅10.9分钟得到4.8分,全锦赛的爆发让她真正跻身核心行列。
宫鲁鸣的选人标准:能力至上,大门敞开
新任中国女篮主帅宫鲁鸣在近期公开表态中强调了国家队的选人标准:“国家队的大门向全国最好的球员开放。 选人主要看能力,需要攻守兼备、能跟上对抗强度、速度和节奏的球员。 ”他还特别指出,目前女篮后卫线是短板,需要提升支配球能力。
这一标准与毕榕哲的特点形成微妙呼应。 她的拼搏精神和得分能力符合“攻守兼备”的导向,但三分稳定性与组织能力仍需锤炼。 宫鲁鸣同时强调,选材范围不限于职业联赛,大学生球员和海外球员均有机会,这为毕榕哲这类从校园篮球崛起的球员提供了理论上的通道。
现实困境:数据亮眼但战绩惨淡
尽管个人数据耀眼,但黑龙江女篮1胜3负的战绩暴露了团队短板。 最后两场,球队先以50-65惨败广东,再以69-82不敌河南,整体实力不足使得毕榕哲的努力难阻败局。 在宫鲁鸣的建队思路中,团队凝聚力与战术体系兼容性同样关键。 他曾表示:“要打造一支以集体利益为核心、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队伍。 ”如何将个人高光转化为团队胜利,是毕榕哲需要突破的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宫鲁鸣上任后首项大赛将是2025年7月的深圳女篮亚洲杯,本届全锦赛的表现或成为其考察球员的重要参考。 但现阶段,毕榕哲仍需在WCBA联赛中证明自己的稳定性,尤其是提升远投能力以适应国际比赛的空间需求。
“颜值与实力并存”的焦点效应
毕榕哲的另一个关注点在于其场外话题度。 她曾是华中科技大学公认的“第一大美女”,被球迷称为“最美女战神”。 这种“颜值与实力并存”的标签,在传播中放大了她的知名度,但最终能否进入国家队,仍取决于宫鲁鸣对其实战价值的判断。
目前,中国女篮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锋线位置虽有李梦等名将坐镇,但仍需新鲜血液补充。 毕榕哲的拼劲、体能和篮下攻击力是其竞争优势,但若要在国际赛场立足,她还需要在三分线外展现更稳定的威胁,并证明自己能在高强度轮换中保持效率。
来源:Turbo体娱狂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