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引起中国1000万人关注!医生提醒:吃五仁月饼时多注意这3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10:25 1

摘要:每年中秋,朋友圈就开始上演一场“月饼风暴”。有人炫精致包装,有人晒奇葩口味,还有人高举“五仁月饼永不退场”的旗帜。但你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又争议”的月饼品类,竟悄悄引起了超过1000万人次的健康关注。

每年中秋,朋友圈就开始上演一场“月饼风暴”。有人炫精致包装,有人晒奇葩口味,还有人高举“五仁月饼永不退场”的旗帜。但你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又争议”的月饼品类,竟悄悄引起了超过1000万人次的健康关注。

**五仁月饼到底“伤”在哪?它又为何年年被骂却年年坚挺?**医生指出,很多人吃月饼的方式,简直就是在拿自己的血管开玩笑。尤其是五仁月饼,看似养生,实则“暗藏杀机”。

让我们用事实和研究,来揭开这块“坚果集合体”的健康真相。

月饼,好吃的代价

月饼本质上是一种高糖、高油、高热量的节令食品。五仁月饼更是集齐了核桃仁、杏仁、芝麻、瓜子、花生五大坚果,再搭配糖浆、猪油、面粉——这组合,看着健康,其实是*“能量炸弹”。*

中国营养学会在《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一块100克的传统五仁月饼,热量可高达450千卡,相当于两碗白米饭。而很多人一次吃两块,热量就直追一顿火锅。

**更严重的是,它对“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极不友好。**研究显示,2021年《中国慢性病与营养发展报告》指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5%,糖尿病患病率为11.9%。这些人群若不加节制地食用五仁月饼,可能诱发血糖飙升、血脂紊乱

反转:五仁真的健康吗?

很多人吃五仁月饼,是打着一个“吃坚果养生”的算盘。但别忘了,坚果是生的才健康,进了月饼就变了味。

首先,坚果在烘焙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加工和氢化植物油中常见。

其次,五仁月饼为了口感统一,往往加入大量糖浆和猪油,这让原本健康的坚果成了“甜腻炸弹”的陪衬。这种组合,不仅增加胰岛素负担,还会加速脂肪堆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日均添加糖摄入量已超过建议标准,而五仁月饼正是“隐藏糖”的典型代表。

第一点提醒:别空腹吃五仁月饼

空腹吃月饼,是很多人节日早上的习惯。但医学研究指出,空腹状态下食用高糖高油食品,容易引发血糖骤升,引起胰岛素分泌紊乱。尤其是糖尿病前期和代谢综合征人群,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推血糖下悬崖”。

而且,空腹状态下摄入坚果类食品,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导致消化不良、胃胀、反酸。广东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在科普文章中提到,五仁月饼的油脂含量极高,必须搭配其他主食缓解胃部压力。

第二点提醒:切忌“连吃几块”

很多人觉得月饼不大,一口一个,吃几块不算事。但问题就在于,五仁月饼的“密度”远高于普通糕点

一块100克的五仁月饼,油脂多达20克,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近10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饱和脂肪酸摄入应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

研究表明,2019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文指出,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与冠心病、脑卒中风险显著相关。短时间内连续摄入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血脂水平波动,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所以,不要以为“多吃一口没关系”。从健康的角度看,一块月饼已经是极限

第三点提醒:别当夜宵吃

中秋夜吃月饼赏月,本是传统。但把五仁月饼当夜宵,却可能是心脑血管的“催命符”。

因为晚上是身体代谢最慢的时间段,摄入高糖高脂的五仁月饼,会导致血糖在夜间反复波动,干扰胰岛素分泌节律,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2022年《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指出,晚间高能量摄入与肥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而高热量食物在夜间摄入,更容易转化为内脏脂肪,增加脂肪肝风险。

更糟糕的是,夜间吃月饼后往往久坐不动,甚至直接入睡,这会加重胃负担,诱发胃食管反流、夜间心悸等问题。

五仁月饼的文化“错位”

其实,五仁月饼本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源自明清时期讲究“和合五味”,象征团圆富足。但如今,它却被“工业化生产+商业包装”彻底重塑。

**原本手工制作、讲究食材平衡的五仁月饼,如今成了一种“糖油炸弹”。**配料表越来越长,保质期越来越久,真正的“坚果味”早已被香精和糖油覆盖。

这不是传统的错,而是现代饮食习惯的错位。

不是不能吃,是要学会怎么吃

五仁月饼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吃法和量的把控。**节日期间适当享用,配合清淡饮食、分餐分享,才能既保留仪式感,又守住健康线。

建议选择少糖少油、无添加的五仁月饼,搭配茶水、粗粮等降低血糖反应。别让节日的快乐,被一块月饼毁了健康的底色。

从“五仁”反观我们的生活方式

五仁月饼引发的健康问题,*其实是我们日常饮食结构失衡的一个缩影。*我们太容易被“传统”“健康”标签迷惑,忽视了食物背后的成分真相。

真正的健康,不是靠节日吃什么决定,而是靠每天怎么吃决定。

结语:节日的本质,是和家人共享,而不是和脂肪共舞。

五仁月饼值得保留,但它更值得我们以科学的方式去理解。让传统回归本真,让健康不被仪式感绑架。

中秋节吃月饼,不是为了制造血糖高潮,而是为了制造亲情高潮。

愿每一口月饼,都是用智慧品出的幸福,而不是用健康换来的代价。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 中国慢性病与营养发展报告(2021)[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2] 李宁, 郝丽萍. 我国居民膳食能量摄入与慢性病关系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9, 40(12): 1522-1527.

[3]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高能量摄入与夜间代谢紊乱关系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22, 38(5): 681-685.

来源:老张健康说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