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我们谈论电磁场与电磁波时,很多人会感到头疼——复杂的公式、抽象的概念让人望而却步。但理解电磁世界并没有那么困难,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学习路径。
数学是描述物理规律最简洁的工具,而电磁学正是这一思想的完美体现。
当我们谈论电磁场与电磁波时,很多人会感到头疼——复杂的公式、抽象的概念让人望而却步。但理解电磁世界并没有那么困难,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学习路径。
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应该从整体到局部:先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意义,再深入各个方程及相关物理量。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场的基础和核心,清楚理解它之后,其他相关知识和应用就相对容易掌握了。
01 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世界的宪法
麦克斯韦方程组仅用四个公式就概括了电磁场的全部规律:
\nabla \times \vec{H} = \vec{J} + \frac{\partial \vec{D}}{\partial t} \nabla \times \vec{E} = -\frac{\partial \vec{B}}{\partial t}(电场高斯定律)
以及本构关系: \vec{D} = \varepsilon \vec{E} , \vec{B} = \mu \vec{H}
这四个方程分别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修正法拉第定律和两个高斯定律构成,概括了电学和磁学的基本规律。从物理本质上讲,麦克斯韦方程组揭示了电场和磁场的源及其相互关系。
矢量场有散度和旋度两种源。散度描述的是场从某点发散或汇聚的程度,对应的场随距离的二次方衰减;旋度描述的是场围绕某点旋转的程度,对应的场随距离的一次方衰减。
随着距离增加,散度对应的场(随r²衰减)逐渐可以忽略,剩下的是旋度对应的衰减较慢的场(随r一次方衰减),这就是辐射场——能够传播很远的电磁波。
02 电磁场中的四个物理量:D、E、H、B的关系
为什么描述电磁场需要四个物理量?因为它们从不同角度描述场的特性:
电场强度E:观测点实际电场大小(与介质有关)电位移D:描述电荷本身特性(与介质无关)磁感应强度B:观测点实际磁场大小(与介质有关)磁场强度H:描述电流本身特性(与介质无关)以手机SAR(比吸收率)测试为例,很多人疑惑为什么SAR热点不在电场最强的区域。这是因为模拟人体组织的液体介电常数很高(约40),导致电场E变小;而液体磁导率为1,磁场H不会变小,因此SAR热点实际上对应磁场强的区域。
03 从静态到场到电磁波:数学处理的统一框架
电磁场问题的数学处理有统一的思路。无论是静电场、静磁场还是电磁波,都可以通过振子方程这一基本数学工具来解决。
振子方程的标准形式为:
\frac{d^{2}y}{dx^{2}}+\omega_{0}^{2}y=0以传输线为例,电报方程可以化简为波动方程,进而通过变量分离转化为振子方程形式。对于无耗传输线,电压和电流满足的方程正是波动方程:
\frac{\partial^{2}v}{\partial z^{2}}=LC\cdot\frac{\partial^{2}v}{\partial t^{2}}通过假设信号是正弦的,可以将其转化为振子方程形式求解。对于有耗传输线,处理思路类似,只是传播常数变为复数,解的形式中多了一个随距离衰减的因子。
对于无源静场,根据电场旋度为零的特点,可以定义电势(标量)来简化计算,最终得到拉普拉斯方程,通过分离变量法又可以得到振子方程形式。
对于无源电磁场(如自由空间的辐射场),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可以推导出波动方程,进而得到亥姆霍兹方程——这又是振子方程的形式。
04 有源电磁场:从点源到任意源
有源电磁场问题更为复杂,但处理思路依然清晰。通过引入磁矢位A和电势φ,可以将电场和磁场用这些辅助量表示,从而简化计算。
对于时谐场的情况,关于磁矢位和电势的方程都变为非齐次的亥姆霍兹方程。关键思路是:先求解点源产生的场(格林函数),然后通过叠加原理得到任意源的场。
点源的场可以通过狄拉克δ函数和球坐标来求解。在球坐标下,三维问题转化为只与半径r有关的一维问题,再次得到振子方程的形式。求解得到的格林函数为:
g(r,r')=\frac{e^{-jk|r-r'|}}{4\pi|r-r'|}任意源的场就可以通过格林函数在源区域积分而得到。这一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偶极子天线等辐射问题。
05 偶极子辐射:理论与应用的桥梁
以偶极子辐射为例,将偶极子置于坐标原点,在尺寸远小于波长的假设下,可以逐步推导出辐射场的表达式。
通过计算磁矢位,然后求旋度得到磁场,再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得到电场,最终得到偶极子的辐射场表达式:
H_{\phi} = j\frac{kI_0l\sin\theta}{4\pi r}\left[1+\frac{1}{j kr}\right] e^{-jkr} E_r = \eta\frac{I_0l\cos\theta}{2\pi r^2}\left[1+\frac{1}{j kr}\right] e^{-jkr} E_{\theta} = j\eta\frac{kI_0l\sin\theta}{4\pi r}\left[1+\frac{1}{j kr}-\frac{1}{(kr)^2}\right] e^{-jkr}这些公式描述了偶极子辐射场的空间分布特性,是天线设计和电磁兼容分析的基础。
从手机通信到卫星导航,从医疗成像到雷达探测,电磁理论的应用无处不在。麦克斯韦方程组统一了电学、磁学和光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奠定了现代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
电磁场理论作为物理学、材料科学、光学、微波技术和天线设计等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从物理概念到数学处理的全貌,我们就能真正理解并灵活应用这一强大而优美的理论。
来源:中华科学之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