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一查就是晚期?其实皮肤早早给了表现!有4迹象,尽早筛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4 10:00 1

摘要:医生说得很直接:“皮肤癌并非突然发生,只是很多人把明显症状当‘老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李阿姨,您这个要马上住院,我们怀疑是黑色素瘤。

60岁的李阿姨听完医生的话,整个人愣住了。

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腿上的一个“老痣”,竟然成了命运的转折点。

我以为是晒黑了点,或者年纪大了,皮肤开始长老年斑……

李阿姨有些懊悔,“它前几年就有了,偶尔痒一下,我也没太在意……”

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个看似无害的小黑点,其实是黑色素瘤早期的预警信号。

等到皮肤开始“破溃、溃烂、扩散”,再去查,已经是皮肤癌晚期

医生说得很直接:“皮肤癌并非突然发生,只是很多人把明显症状当‘老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事实上,皮肤癌并非罕见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

更令人震惊的是: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皮肤癌年发病人数增长超过25%,其中约有40%的确诊者,首次就诊时已是中晚期。

很多人不知道,皮肤癌其实早早就“写在了脸上、手上、身上”——只是我们从未认真读懂。

你以为是老年斑,它可能是“癌变信号”;你以为是老痣变大,它可能是“黑色素瘤”;你以为是湿疹,其实可能是鳞状细胞癌。

皮肤早就发出了警报,只是我们没听见。

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识别皮肤癌的4个高危迹象,掌握自查方法,抓住救命的黄金时间。

很多人对皮肤癌的误解有两个:

误解一:皮肤癌只是“晒出来”的

晒伤确实是重要诱因之一,但并非唯一。

皮肤癌的发生涉及紫外线暴露、遗传易感性、免疫力下降、慢性刺激等多重因素叠加。

例如,老年人皮肤薄、修复能力差,长期慢性炎症、老痣摩擦、化学品接触、放疗后遗症等,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误解二:皮肤癌早期“没有感觉”

恰恰相反,绝大多数皮肤癌在早期都有表现,只是太容易被误认为“老年斑”“普通色斑”“痣”。

临床数据显示:

黑色素瘤的早期直径常小于6mm,但颜色不均,形状怪异。

鳞状细胞癌常表现为不愈合的皮肤破损或结痂。

基底细胞癌可能像“珍珠一样的疙瘩”,不痛不痒,却在慢慢长大。

别再以为“皮肤癌一查就是晚期”,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早筛早查的意识。

皮肤癌在“表面”打前哨,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早发现、早治疗。

以下这4个变化,医学上称为“皮肤癌高警号”,一旦出现,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排查。

1. 痣突然“变样”:颜色变深、边缘模糊、长大变凸

稳定多年、形状规则的痣,一般问题不大。

但如果痣突然颜色加深、扩张、边缘不清晰、摸起来凸起发硬,尤其是近期变化明显,就要高度警惕。

黑色素瘤常在原有色素痣基础上癌变,发展迅速,转移能力极强,一旦扩散,生存期大幅缩短。

2. 皮肤伤口总也不好,结痂反复脱落、红肿溃烂

如果一个小划痕、小溃疡反复3个月以上都不好,即使没有疼痛,也要警惕鳞状细胞癌或基底细胞癌

这种类型的皮肤癌往往起初像“蚊子咬伤”或“湿疹”,但拖着拖着就出现结痂、红肿、破溃、异味分泌物,是非常典型的信号。

3. 皮肤上出现“亮珠样”的透明小疙瘩,慢慢变大

这类皮损常见于鼻翼、眼角、颈部等日晒暴露区域,初期如珍珠般小丘疹,无痛感,但可能不断增大,甚至破溃出血。

这是典型的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虽然它转移率低,但若不及时治疗,会破坏皮肤结构,甚至侵蚀骨骼组织

4. 身上突然冒出“多发性棕褐色斑块”,边缘模糊,质地粗糙

这类“色斑”可能出现在面部、手臂、背部,一开始像普通斑点,后期颜色加深,伴随刺痒、脱屑、出血等现象。

需要警惕的是,这可能是日光性角化症,也被称为“癌前病变”。

研究显示,有10-15%的日光性角化症患者,5年内发展为皮肤鳞癌。

如果你身上出现这种色斑,而且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一定要做皮肤镜检查。

别等皮肤癌来了才后悔,其实通过科学生活方式和定期筛查,90%以上的皮肤癌都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1. 每年1次皮肤全身检查,别错过早期发现机会

尤其是6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长期晒太阳、接触油漆、放射线、化学品等经历者,应每年体检时增加皮肤镜筛查项目,对异常痣或斑点进行登记观察。

2. 学会“ABCDE法则”,识别异常痣

美国皮肤癌基金会推荐的判断法则:

A:Asymmetry(不对称)

B:Border(边缘不规则)

C:Color(颜色不均)

D:Diameter(直径大于6毫米)

E:Evolution(近期变化)

只要一个痣同时符合2条以上,就应尽快就医。

3. 防晒不是年轻人的事,是终身习惯

紫外线是皮肤癌的重要诱因。

秋冬阳光虽柔,但UVA仍在作怪

建议出门涂抹SPF30以上的防晒霜,佩戴遮阳帽、长袖衣物。

4. 饮食+生活调节,内养外护皮肤免疫力

摄入足量维生素A、C、E(如胡萝卜、蓝莓、坚果)有助于抗氧化、保护皮肤细胞;保持良好睡眠、避免暴晒、不过度清洁皮肤,也能帮助皮肤维持健康屏障。

皮肤不是墙纸,癌变也不是一夜之间。

它其实早早就“喊疼”了,只是你没有认真听。

皮肤癌并不神秘,它就在你我的皮肤表面潜伏。

一颗痣、一块斑、一片破皮,都可能是“健康警报器”。

尤其是中老年人,皮肤变薄、修复力变差,更容易忽视早期异常。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一次检查、一次涂防晒、一次多看一眼中。

别让“可早治的病”,走到“难治的晚期”。

具体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评估,本文所提建议仅作为日常健康参考,是否有效还需结合个人实际体质判断。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黑色素瘤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世界卫生组织紫外线与健康风险报告》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年第8期

《皮肤癌流行病学与防控策略研究综述》

《日光性角化症与皮肤癌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老徐医学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