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廿三雨,遍地坟头起”,今日八月廿三,下雨有啥不好的预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4 03:01 1

摘要:今日农历八月廿三,农历八月下旬了,按理说秋雨应该变少了,但是今年老天爷似乎不按常理出牌,今年的秋雨有点多,前一阵子受台风影响,华南哗哗哗下了好几天的秋雨,然后最近这几天华北黄淮一带又连续下了很久都雨,未来几天秋雨南移到江南华中地区,这秋雨不断,农民伯伯愁得白发

今日农历八月廿三,农历八月下旬了,按理说秋雨应该变少了,但是今年老天爷似乎不按常理出牌,今年的秋雨有点多,前一阵子受台风影响,华南哗哗哗下了好几天的秋雨,然后最近这几天华北黄淮一带又连续下了很久都雨,未来几天秋雨南移到江南华中地区,这秋雨不断,农民伯伯愁得白发都出来了。

老话说“八月廿三雨,遍地坟头起”,今日八月廿三,下雨有啥不好的预兆?

这句话其实就是反应了一个问题,古人种田吃饭,如果八月廿三下雨,说明秋雨连绵不断,秋收无从下手,收成无望,冬天哪里来的粮食,没有粮食吃,就会饿死,最终导致坟头变多,遍地都是。

“八月廿三雨,遍地坟头起”,搁在现在,意思可能跟古代不太一样,发生了改变。现在如果八月廿三下雨,这下雨的结果,可不是真的长出遍地坟墓。这里的“坟头”是个比喻,说得是地里长出来的土疙瘩、泥包包。因为雨水把地里的土冲得到处都是,或者把刚种下种子的土垄冲散了,看起来坑坑洼洼的,远看就像一个个小坟包似的。

要是农历八月二十三这天下雨,那地里的土可就遭殃了,会被冲得跟遍地小坟包似的,乱七八糟。

农历八月二十三,正是华北等地区秋收秋种最忙的时候。像玉米大豆正是秋收的时候。冬小麦这类作物,正是播种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田地,要么是刚收割完,土比较松;要么是刚刚翻耕好,准备播种,土壤非常细软。如果这时候来一场大雨,会把松软的土壤冲走,把刚播下的种子冲出来,或者把平整的土地冲出许多小沟和小土堆,就像“坟头”一样。这不仅毁了种子,还给后续耕作带来巨大麻烦。

大雨会让土地变得泥泞板结,错过最佳的播种时机。等天晴地干了,土壤也结块了,就不利于种子发芽和生长了,不利于种冬小麦。

八月廿三前后最怕下大雨,一场雨就能把地给毁了,严重影响秋收秋种。

关于八月廿三的农谚,我们一起来看看。

“八月廿三雨,来年饿殍遍地,哭声百里”

这句是说,八月廿三的雨直接毁了农事,会导致接下来一年出现大饥荒,饿死的人随处可见,整个地区都会被悲痛的哭声笼罩。

“廿三雨,烂泥地;烂泥地,空粮器;空粮器,新坟立”

这句把灾难的形成过程一步步说清楚了:如果八月廿三下雨,会让土地变成烂泥,烂泥地种不出粮食导致粮仓空空 ,没有粮食吃,人们只能饿死,地里便立起了新的坟头。

“不怕八月廿三雷,就怕雨后北风吹”

这句农谚意思是,光是下雨可能还好,但如果下雨后再刮起寒冷的北风,就意味着冷空气来袭,秋寒加剧,不仅地种不了,已熟的庄稼也可能遭殃,灾情会雪上加霜。

“廿三雨淋淋,坟头草深深”

如果八月廿三下雨,预示后面会持续一段时间秋雨连绵,这个时候正是秋收秋种的时候,如果阴雨连绵的秋雨下个没完没了,庄稼就要泡汤。在古时,没有粮食就会被饿死,所以才有“坟头草深深”的说法。

“雨打八月廿三,来年偷坟米”

这句说,如果八月廿三的雨水破坏了收成,到了第二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人们会饿到去偷盗祭奠死人的贡品米粮来活命,深刻反映了饥荒的惨烈程度。

“八月廿三一场雨,麦种烂泥里;春来无新绿,秋至哭坟脊”

这句清晰地描述了灾难的前后关系,八月让麦种烂在泥里,导致春天田野没有绿油油的麦苗 , 最终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人们没有粮食,只能在坟头上哭泣。

“雨落廿三,人愁来年;坟头不起,也是荒年”

这句总结道,只要农历八月廿三下了雨,人们就要为来年的生计发愁了。就算还没到饿死人遍地起新坟的地步,也注定是个粮食短缺的荒年,日子会非常难过。

以上农谚反映出:一场不合时宜的秋雨,对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是致命的打击。而现在也是一样,如果天气不好,农民伯伯也是非常艰难。现在正是秋收秋种的时候,如果连续下雨,快要收获的粮食就会泡在雨里,发霉发芽,这是多么残忍的现实啊。

今日农历八月廿三,我们福建这边晴天,你们那边天气怎么样?

来源:林火火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