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看看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方面的业务,我们正在做很多跨境的事情。我们帮助美国品牌和企业向中国消费者销售。每年,我们向中国消费者出售价值约5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批发和零售平台,我们也在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进入世界各地的市场。所以有很多世界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蔡崇信近期接受CNBC独家采访,称乐观看待中美关系不会陷入“恶性竞争”。
“如果你看看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方面的业务,我们正在做很多跨境的事情。我们帮助美国品牌和企业向中国消费者销售。每年,我们向中国消费者出售价值约5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批发和零售平台,我们也在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进入世界各地的市场。所以有很多世界贸易在进行。说到地缘政治,美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我认为两国有智慧认识到这是一种巨大的共生关系。事实上,我很乐观地认为,我们不会陷入一场恶性竞争。我期待着在未来两国能够相互对话,这对生意有好处。”蔡崇信表示。
在蔡崇信看来,未来大家会提高对AI的热情,就在过去几年里,我们看到中国本土市场对AI的潜在需求正在增长。
他指出,有几件事在中国很独特,这是在世界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第一,消费级AI应用程序激增,中国是一个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到地图应用程序再到食品配送的国家,消费者总是在线使用他们的移动支付,所以你有人工智能支持的应用程序,这真的让消费者很高兴,而且它真的很受欢迎,采用率非常快;第二件事是,我认为中国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是一个大的制造业区域,世界工业生产的30%来自中国,要开发好的人工智能,你需要有好的数据。那么,你在哪里可以找到所有伟大的工业数据?它在中国。所以我们认为在未来,中国的制造业将真正受益于AI的使用。所以我认为在未来,你会看到你总是有这样的辩论,谁将赢得人工智能的比赛。我相信有一个巨大的机会将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
早前10月9日知名播客All-in发布其举办的All-in Summit峰会的视频和音频活动上,席蔡崇信表示,人工智能竞赛不是赢者通吃,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每周都有一个模型处于领先地位,但到了下周,另一个模型就会超越它们。
美国大量的资源应该投入到技术应用和推广上,而不仅仅是对技术投入资金,超大规模公司每年的投资大约800亿美元,但在中国,有几件事正在发生,一是中国已经拥护开源,二是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许多公司,已经推出了更小的模型,而不是万亿参数的模型。
蔡崇信认为,如果希望AI普及,可以看看现在的中国,“我并不是说中国在模型战争中技术上获胜,但就实际应用以及受益人群而言,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调查显示,去年,只有8%的公司在其业务中使用人工智能,现在的比例正接近50%。”
高盛在10月13日的报告中表示,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的AI收入已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在6月季度达到云收入的20%。基于全栈AI能力和多模态AI需求的激增,高盛将阿里云外部收入增长率将从此前预期的30%/25%/17%上调至33%/29%/19%。
高盛将阿里2026-28财年资本支出预测大幅上调至4600亿元。分析师认为,这一投资水平将支撑阿里云在中国AI云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推动其国际业务快速增长。预计到2028财年,国际业务将贡献阿里云外部收入的四分之一。因此,分析师大幅上调阿里美股12个月目标价至205美元,较此前179美元的目标价上涨约15%。
据悉,阿里巴巴对电商和AI的押注,使其美股及港股股价今年迄今均上涨了超110%,成为表现最佳的科技股之一。
今年9月,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强调,阿里会在今年2月宣布的未来三年投资3800亿元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投入。
此外,阿里的AI战略已经变得更加清晰,也更为激进:作为“全栈AI服务商”,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一个从底层芯片到上层模型应用的完整生态。
来源:科技新鲜汇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