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镇名村】仲权镇:传承彩灯的特色之路‖杨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3 15:32 1

摘要:“周边游”成为当下一个很火的词,“周边游”也带着大大小小的乡镇走进乡村旅游经济时代。我们曾感叹为何美景总在乡村之中?尤其在那些有着原始风光、那些保持着原汁原味、未被商业污染和工业化的偏远乡村里?为何它的美,又与“落后”“偏远”“不发达”联系在一起?在矛盾中,“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仲权镇

传承彩灯的特色之路

杨 莉

“周边游”成为当下一个很火的词,“周边游”也带着大大小小的乡镇走进乡村旅游经济时代。我们曾感叹为何美景总在乡村之中?尤其在那些有着原始风光、那些保持着原汁原味、未被商业污染和工业化的偏远乡村里?为何它的美,又与“落后”“偏远”“不发达”联系在一起?在矛盾中,“改变与不改变?”“怎样改变?”成为一个永久课题。

与10年前比,与20年前比,山野再美,宝藏再多,也是埋在深山无人知,而如今,这些东西似乎在一夜之间呈现在我们眼前,是什么改变了这种现象?是网络吗?是,也不是。我认为,是惠及乡镇的国家政策,是“乡村振兴”的举措,是诸如“村村通”“家电下乡”“文化下乡”“扶贫空间”等一项又一项的措施,是无数人的负重前行,才让美景可触,让道路通达,让大多数人脱贫,让城乡差距渐渐缩短。

我不知道离自贡市区最远的乡镇在哪里,我不知道这些生活在乡镇里的人们是充满怎样的希望?仲权镇、荣边镇、成佳镇、板桥镇、来牟镇等等,自贡65个乡镇,我说不上来的很多,很多镇我不了解,很多镇我也没去过。在这些镇里,我唯一还算熟悉的镇便是仲权镇了吧!

之所以说熟悉仲权镇,是因为工作关系。

仲权镇有十一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而和我有缘分的是竹元村。因为在那里,有我们公司修建和打造的省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彩灯示范基地。这是由省妇联、自流井区区政府挂牌,落地仲权镇并与龙头企业共同进行的一个农村帮扶项目,项目自2015年已启动,基地于2017年建成,2017年我从南京调回自贡海天总经办分管这个项目与仲权镇政府的对接工作,从这个项目已实施5年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仲权镇政府一直在探索“政府+企业+农户”的经验和模式,并以此带动乡镇发展,振兴乡村经济,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决心。

记得第一次去仲权镇竹元村的经历,那时并不知道仲权镇朝东朝西,更不知竹元村在何方,当时叫了一辆的士前往,感觉弯道甚多,车程漫长,沿途多的是山坡、稻田、树木和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农家民居,只有快到镇中时,才见一条长长的丁字型街道,街道两旁是店铺,到竹元村还要行使几公里路程,晕车都快吐了,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约在40多分钟,那时深感不便和道路漫长。

仲权镇竹元村(图源:自贡网)

好在并未失望,基地修建在主道路边,一处向阳的开阔地带,与基地连在一起的还有“卢德铭”故居成列室(后来搬迁了)、竹元村村公所,门前平整出一个小广场和草坪,周围建有几幢新农村建筑楼,占地面积不大,但布局紧凑,看上去干净整洁,广场边围坐着一群村民,见我们这边人来人往,便远远地看着我们。

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做彩灯技能培训,帮扶仲权镇的闲散劳力、贫困户、居家妇女进行脱贫和灵活就业,以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带动和振兴仲权镇的乡村经济。

自接手这项工作后,我去往仲权镇和竹元村的次数多了起来。主要工作就是与镇政府对接“彩灯技能培训”、“灯展活动的策划展示”、“中国彩灯艺术之乡”和“中国彩灯艺术传承基地”的落牌工作,这几项工作是仲权镇政府围绕打造“中国彩灯小镇”、提升仲权镇文化旅游品牌经济和乡村振兴的一些工作实施内容。

算起来,培训工作的持续时间已近4年多了,从2017年至2020年期间,镇政府先后与我们企业联合开办有10批次的免费培训班,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以补贴的形势办班,由镇政府组织村民,我们组织师资团队和提供制作原材料一起做培训。记得有一次开班,有江家两兄弟一起来培训班学习,两兄弟很是勤奋,用半个多月的时间苦钻焊接技术,到结业时,已基本掌握彩灯焊接技巧,被评为优秀学员,后来还被选拔进了海天工程队继续现场实习,两兄弟从此进入彩灯行业,成为一名彩灯制作工人,每年增加不少收入。当然,也有经过培训的村民陆续进入这个行业的,平时在家务农,年底随彩灯制作工程队去制作灯会,到后来,我还接到很多电话来询问什么时候再开下一个班,可见这种帮扶具有积极地带动作用和影响力。镇政府也以这项经验和模式,先后在群光村等其它村举办过类似的培训班,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仲权镇作为自贡农业大镇外,除了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外,自贡市自流井区政府还以发展“特色小镇”、“红色小镇”定位仲权镇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文化旅游并着手开始打造。打造之路并不顺利,直到2017年,仲权镇入选“中国特色小镇”,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以“彩灯”为主题的小镇。

图源:看度自贡

为了让仲权镇的夜晚亮起来,仲权镇政府决定在仲权镇——竹元村的主要路口和景点进行选点装饰和打造。那时的我,已不再是走马观花地路过仲权镇,而是经常和同事去到那些地方......夕阳中的仲权、早春的仲权、夜晚的仲权、雨中的仲权,从陌生到熟悉,一点一点感受仲权镇的美和仲权镇的变化,和同事开玩笑说想在这里买一处民居定居下来,早起迎朝阳,夜晚听蛙鸣,吃着仲权镇的豆花饭、羊肉汤、农家小炒,慢慢感受仲权日新月异的变化,有时想:“如果2019年快速通道通车后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2018年春节期间,华灯公司与海天文化共同举办的“同一盏灯▪点亮全球”活动被纳入到“欢乐春节”项目中,这是国家文化部会同国家相关部委、各地文化团体和驻外机构在海外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同一盏灯▪点亮全球”是以“点亮同一盏灯的形式”在全球7个国家同时点亮,国内有三个点亮地点,其中之一就是仲权镇,与北京、成都的灯同时点亮。自流井区区政府十分重视这次活动,将这次活动视为“文化兴镇”向外释放的讯号、决心和推广宣传小镇品牌的一次机遇。

“同一盏灯▪点亮仲权”之夜,仲权镇返乡的、务农的、宅家的人们几乎倾巢而动,镇上挤满了来自各个乡、各个村的妇孺老少,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将人们聚在广场前,可以盛况空前,CCTV《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对此也进行了实地采访和报道,一夜之间,“仲权镇——中国彩灯小镇”的名字登上各大报刊,掀起了一波节后旅游热度,仲权镇的餐饮、茶饮、小吃、特色农产品等销售也是倍增,成为仲权人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成为仲权人的骄傲。

2018年春节后,仲权镇的“灯源”广场建设工作加快了速度,这是作为仲权镇——中国彩灯小镇的地标建筑,建设之初,国内有关专家先后到此地调研和考察,专家普遍认为“灯源”广场建成后,“灯源”雕塑不仅将作为仲权特色小镇的文化符号,同时对仲权镇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的升级打造有深远影响意义。“灯源”广场的建设,标志着仲权镇政府“文化惠民”、“文化兴镇”振兴仲权文化旅游经济的决心和信心。

同年,仲权镇镇政府加快了“中国彩灯艺术之乡”和“中国彩灯艺术传承基地”双牌申报工作,我有幸参与其中的,我曾陪同中国文联的专家组多次到仲权镇现场实地考察和调研,专家组经过考察调研后认为自贡具有彩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民众基础,以彩灯文化为核心,形成了集彩灯策划设计﹑生产制作﹑展览交流﹑彩灯小镇﹑彩灯艺术学校的完整产业链,认为自流井区无论是彩灯的历史人文还是其彩灯业态均具备双牌的相关条件。

仲权镇政府先后组织了由自贡市策划院院长曹念牵头组织的20多位专家考察组,对仲权镇的文化历史进行多次现场考察,在仲权镇南华宫旧址发现九块碑文,考察组标注的7号碑上记载:“天灯之设昉自汉唐而万年之称……”,此外,第4号石碑上也刻有关于“天灯会”盛况的描述,考察组经过仔细勘察、考证和研究认为:“这次发现是自贡地区记载天灯时间最早、文字较多、描述最准确、价值最高的原始材料”,这一发现或将自贡灯会起源时间或提前至汉唐,说明仲权镇与“灯”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渊源。

经过近2年多的申报,至2019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授予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政府“中国彩灯艺术之乡”和“中国彩灯艺术传承基地”双牌荣誉称号并落牌仲权镇,大大提升了仲权镇的文化品牌价值,同时,围绕相关品牌打造的文化、旅游经济也已杨帆启航。

仲权镇彩灯(图源:《走遍中国》——特色小镇5)

2020年,飞龙峡旅游快速通道已正式开通,而我们公司从汇川路搬到沿滩镇高新科技孵化园区,虽然办公地点离仲权镇的距离有40公里,但从隆汉高速开车转快速通道到仲权镇,也就40分钟左右,如果从我在汇川路住家地到仲权镇,全程不到20多分钟就能到达。旅游快速通道不仅将仲权、卢德铭故居、尖山风景区连在一起,形成风景秀美的景区,也促使道路经济与农产经济的发展,村民更是收益匪浅。春天路过时,仲权镇道路两旁是金灿灿的油菜花,一层层渐次开放,心情也是大好,如果转入通往竹元村的那条柏油路,路两旁的房屋建筑墙面上是美术师们手绘的各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图案,让人误以为到了某个艺术村,那感觉与2017年初来时的感觉不可同日而喻。现在的培训示范基地,除了依旧拥有培训功能外,有时无偿提供给村里的阿姨们用来练舞和搞文化活动用,能感受到村民的精神面貌改观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态度,这也算是我见证到小镇“乡村振兴”的另一个侧面吧。

2020年,仲权镇的地标“灯源广场”正式落成,“灯源”不仅成为仲权镇“文化兴镇”、“旅游兴镇”的一个符号,而老百姓也有了一个文化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灯源广场”(图源:四川快播报)

只要你从快速通道路过仲权镇,你往车窗外望去,远远就能看见“灯源”雕塑屹立在广场中央,这是仲权镇作为“中国特色小镇”的象征,也是仲权镇人希望的寄语,更是仲权镇乡村振兴的有力佐证。

来源:方志四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