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景 ▏王少求•周海英紫砂精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0 20:03 1

摘要:王少求国家一级美术师 1954年生于青田县鹤城镇,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系著名花鸟画家崔子范先生的学生,曾任杭州之江书画院院长,杭州市滨江区美术书法家协会主席。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为其撰文《小女子大写意》。 王少求在国内外举办过画展30多次,著

文字:王珏

西湖十景 王少求•周海英紫砂精选

王少求国家一级美术师 1954年生于青田县鹤城镇,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系著名花鸟画家崔子范先生的学生,曾任杭州之江书画院院长,杭州市滨江区美术书法家协会主席。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为其撰文《小女子大写意》。 王少求在国内外举办过画展30多次,著有《水流花开》《王少求画集》《世界在水里游》《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少求书屋文献集》《少求书屋》等数十种。

周海英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乡村振兴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徐悲鸿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宜兴市政协委员宜兴市文联副秘书长宜兴市青促会党支部书记宜兴市国画院副院长 周海英1976年生于宜兴市丁蜀镇汤渡陶艺世家,1997毕业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受蒋新安、陆虹炜启蒙,师从葛陶中、鲍志强潜心紫砂陶艺创作设计,国画受教于张志安、吴冠南。 作品被英国圣马丁学院美术馆、北京恭王府,广西、浙江省博物馆等多家艺术机构、单位和个人收藏。 2012年曾应邀赴美国,参加联合国中文日艺术展; 2018年赴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学院进行陶艺交流。Zhou Haiying, born in 1976Ceramic ArtistFull Senior Industrial ArtistMember of Jiangsu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Executive Director of Jiangsu Xu Beihong Art Research Association.Adjunct Professor, School of Art Nantong University.Her works are collected by many art institutions, units and individuals such as Prince Gong's Mansion (Prince Kung’s Palace Museum)and Zhejiang Provincial Museum.In 2012, she was inv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United Nations Chinese Day Art Exhibition;In 2018, she went to U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for a pottery exchange, and her works were collected by the St. Martin's College Museum of Art.

前言

一箱子紫砂壶的生胚,从宜兴到杭州,再从杭州到宜兴,一只只紫砂壶传递着两地的文化。这些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周海英和国家一级美术师王少求老师合作的紫砂作品:西湖十景。他们将紫砂与书画巧妙结合,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魅力。这是工艺与艺术的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赋活的重要方式。周海英认为宜兴的紫砂和西湖发展史上,苏东坡先生和陈曼生先生是功高日月的圣人。因为有了苏东坡和陈曼生而宜兴紫玉金砂名誉天下,同样因为有了苏东坡和陈曼生先生,西湖山水观照环宇。先贤彪炳千秋的功业,是“海有天艺术空间”应该继承发扬的传统,更是她应该为之托付终身的事业。

01 苏堤春晓

02 断桥残雪

03 平湖秋月

周海英与王少求老师深知,紫砂与书画虽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二者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相互交融的巨大潜力。书画以其灵动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描绘世界,紫砂则以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承载情感。二者结合,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

04 曲院风荷

05 花港观鱼

06 雷峰夕照

在合作过程中,书画成为了紫砂创作的灵魂指引。王少求老师的绘画作品为周海英的紫砂创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她的画作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呈现,更是一种情感和意境的传达。周海英通过对这些画作的深入理解,将书画的神韵融入到紫砂作品中。

07 南屏晚钟

08 柳浪闻莺

09 双峰插云

10三潭映月

此外,书画的线条在紫砂上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周海英在紫砂壶的装饰工艺中,巧妙地运用了书画中的线条元素。无论是壶身上的浮雕线条,还是刻画的装饰线条,都借鉴了书画中线条的韵律和节奏感,使紫砂壶在造型之外,更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通过这种方式,紫砂与书画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实现了艺术形式上的完美联姻,也为紫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文化号外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