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9月初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境内目标后不到一周时间,沙特和巴基斯坦签署了一项共同防御协议。根据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发布的公告,该协议规定“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侵略都应被视为对两国的侵略。”
本文共5357 字
阅读预计13 分钟
作者 |湾叔Uncle Gulf
本期编辑 | 张咪咪
本期审核 | 陈珏可
图源:“海湾译读”微信公众号
就在9月初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境内目标后不到一周时间,沙特和巴基斯坦签署了一项共同防御协议。根据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发布的公告,该协议规定“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侵略都应被视为对两国的侵略。”
而最受外界关注的是,两国官员随后都暗示,巴基斯坦甚至会动用核武力量保卫沙特的安全。尽管巴方后来收回了这一暗示中的“核保护”承诺,这份协议仍旧引发了一波讨论热度,大家普遍关心的是沙特是否需要和能否得到巴基斯坦的核保护伞,以及海湾地区和南亚地区联动即将出现的新地缘战略现实。
作为地区形势的分析人士,在沙特和巴基斯坦缔结共同防御协议这件事情上,最好能让“子弹多飞一会儿”(原文是:Analysts need to slow their roll)。
事实上,扩大威慑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关键在于协议的细节,但遗憾的是,外界对此迄今一无所知。目前,至少有两个不确定有待澄清:一是巴基斯坦将如何应对沙特实际面临的军事威胁,二是与印度有着重要经济合作关系的沙特将如何面对下一次印巴军事冲突。
在这两个不确定仍有待现实检验的情况下,沙特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这份协议不应被过度激进地解读,反之将其看做是一份更宏观更宽泛更温和的协议似乎更好一些。简单来说,一方面是巴基斯坦出于自身财政原因,一直在寻求与沙特建立更牢固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沙特在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之后,寻求机会向美国发出信号:如果华盛顿方面不能阻止以色列轰炸其他美国盟国,那么它对于安全合作伙伴有其他选项。
图源:“海湾译读”微信公众号
一、关于沙特-巴基斯坦协议的快速解读
比较容易理解的是,无论是沙特还是巴基斯坦,都希望潜在的敌人相信巴基斯坦会竭尽全力为沙特提供安全保护。这也正是扩大威慑的意义所在。
一名沙特官员在被问及协议的内容是否涉及到动用核打击手段时,他语焉不详地回复说,该协议“涵盖了所有军事手段(encompasses all military means)”。不仅如此,巴基斯坦国防部长也在随后接受电视采访时公开表示,巴基斯坦将把自身能力“提供给”沙特人(Pakistani capabilities will be made available to the Saudis)。然而,在双方一唱一和地抬高了外界的预期后,利雅得和伊斯兰堡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了口风,再也不在官方场合谈及任何核承诺了。
至少,时至今日,巴基斯坦政府就该协议发表的唯一官方声明,从未提到过任何向沙特提供核保护的承诺。
这种模棱两可的模糊态度也给了各方充足的解读甚至演绎的空间。还是有很多分析人士宣称沙特现在处于巴基斯坦的核保护伞之下。例如美国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的Mohammad Salami就认为,根据该协议,“沙特获得了来自巴基斯坦的核保护伞,拥有了获得核武器的潜在能力”。海湾地区长期专注于国防事务的专家Riad Kahwaji也表示,该协议“现在将利雅得置于巴基斯坦的核保护伞之下”。业界颇有名望的伊斯兰历史学家Juan Cole则更上一层楼,将该协议称作是一项“伊斯兰北约(Islamic NATO)”协议,并假设如果以色列对沙特采取与对卡塔尔相同的军事行动,巴基斯坦将愿意对以色列使用核武器。
当然,大多数观察人士对这份协议是否涉“核”抱持疑问和观望态度,我亦如此。
二、扩大威慑远非想象中那样简单
在国防领域,沙特和巴基斯坦的的确确有着长期的安全合作关系。假设一旦沙特遭受他国侵略,巴基斯坦也确实很有可能尽其所能来帮助沙特“保家卫国”。
一个代表性的实例就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11000名巴基斯坦士兵第一时间抵达沙特。这并不是孤例。过去数十年间,巴基斯坦根据两国在1967年和1982年签署的防务合作协议、军事训练合作协议,断断续续地在沙特境内派驻军人。20世纪80年代,高峰期曾有20000名巴基斯坦军队驻扎在沙特西北边陲——塔布克。
然而,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沙特遭受外敌全面进攻侵略的可能性都很小。无论是沙特还是其他海湾国家,其面临的真正外部威胁是那些从天而降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比如,2019年9月伊朗对沙特境内重要石油设施的袭击,2025年6月伊朗在12日战争后对美国在卡塔尔的空军基地的袭击。更不要忘了,在2015年也门战事爆发后,沙特和阿联酋两国一度频繁遭受来自也门胡塞武装的导弹袭扰。而9月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是海湾国家最近一起遭受导弹或无人机袭击的案例。
那么,问题来了:巴基斯坦会对伊朗、以色列或胡塞发动攻击,作为沙特一旦遭受这些国家的导弹和/或无人机袭击吗?
显而易见,这是极不可能发生的。巴基斯坦的军事力量主要用于威慑印度,并在必要时与印度作战。如果再度发生2019年那样的事件,巴基斯坦为此疏远伊朗甚至对德黑兰方面采取有敌意的攻击性举动,那无疑会给巴基斯坦自身的安全带来极大挑战,其西南边境或将因此陷入真正的紧张局势。一旦西南部出事,势必会迫使巴基斯坦将部分军事力量从其重点布防的东部一线抽出转移至西部。这完全不符合巴基斯坦的战略利益。
图源:“海湾译读”微信公众号
至于另一个核大国——以色列,假想一下以色列袭击沙特,巴基斯坦会加入这场冲突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吗?似乎风险更大,因此可能性更小。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任何针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动手的一方真正要忌惮的不仅仅是来自以色列的还击,还有其背后撑腰的美国。巴基斯坦是否愿意冒着严重破坏与美国关系的风险去打击以色列?伊斯兰堡的决策者们这样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巴基斯坦会把自己的核武器部署到沙特境内吗?且不论美国会否放任不管,想必以色列和伊朗在这一问题上的想法和行动会高度一致,而这很有可能让巴基斯坦陷入引火烧身的不利境地。巴基斯坦很难进行这种赌博。
对于也门的胡塞武装,巴基斯坦为了沙特与其产生直接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同样很低。核心问题在于,也门事务并不在巴基斯坦的主要安全利益考量范畴内,因此也不大可能将其军力投射到该地区,削弱自身对主要安全威胁的威慑能力。正因如此,当沙特和阿联酋在2015年发起针对胡塞武装的“果决风暴”军事行动时,沙特虽喊话巴基斯坦加入其领导的联军,但巴基斯坦公开拒绝了。虽然那时的政府与现在不同,但这个决定无关党派,而是基于巴基斯坦国家整体利益考量的决断。无论谁在台上,都会做出相同的决策。
综上来看,巴基斯坦对沙特做出的共同防御承诺,如使用不当很有可能将自身拖入一些潜在的、不必要的军事冲突之中,与那些至少目前并不是敌人的国家爆发战争。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其用于威慑印度的军事力量有所削弱。
那么巴基斯坦会为了沙特可能遭到的零星导弹袭击而冒与地区大国为敌的风险吗?有无数理由对此表示怀疑。
首先要明确的是,即便沙特遇袭,巴基斯坦的反应也不大可能是“自动触发”的。这与北约的机制有显著差异。冷战期间,美国对北约盟国的核承诺针对的是苏联。苏联的定位是什么?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同时,西欧的定位则是美国的主要直接利益所在。而即便如此,欧洲国家也一直想知道美国是否真的会动用核武器为其强化防御。从行动上来看,英国和法国对此深表怀疑,因此开发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威慑能力。
参考北约的例子,沙特也同样有理由质疑所谓的巴基斯坦核保护伞的可靠性。
同样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发生下一次边境冲突,沙特是否会愿意站队巴基斯坦进而破坏其与主要贸易伙伴印度日益增长的经济合作关系?
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uhammad bin Salman)上台伊始时强硬的扩张型强硬对外政策遭受了一系列挫败。吸取教训的他转而采取睦邻友好政策,比如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放弃对卡塔尔的抵制孤立、恢复与伊朗的外交关系等。这一转变除了政治外交方面的考量外,更重要的是为了他实现推进国家经济转型的宏伟规划——“2030愿景”的实施。沙特王储明白只有和平才能有发展,才能增加非石油贸易、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所以,现如今的沙特绝不会轻举妄动将自己再度卷入地区军事冲突之中。
图源:“海湾译读”微信公众号
在沙特的经济转型计划中,印度是其重要合作伙伴。统计显示,2024-2025财年两国贸易额总计为418.8亿美元,是同期沙特与巴基斯坦贸易额的8倍。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增长型经济体,也是“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的重要一环,沙特同样也在IMEC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即便在安全领域,沙特与印度之间的合作也日益密切。2025年9月,两军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可以这样说,即便卷入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冲突之中,沙特也几乎没有任何军事能力可以帮助到巴基斯坦。唯一的能力展现或者说是优势在于经济,但沙特是否会在经济上切断与印度的联系来支持巴基斯坦。这样做会付出怎样的代价,沙特决策者们会做出审慎的盘算和决断。
由此来看,沙特-巴基斯坦共同防御协议对沙特的价值在于外交而非军事,它重新确认了两国过去数十年间本就十分牢固的安全合作关系。巴基斯坦可能会在某些方面为沙特的防空规划和训练做出贡献,特别是在近期与印度的冲突中压倒性的优异表现赢得了沙特一方的信赖。协议对于巴基斯坦的价值则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沙特增加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支持在伊斯兰堡总是十分受欢迎的。
最耐人寻味的是,缔结了共同防御的两个国家恰恰都不太可能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对方的防御。
三、发给华盛顿的信息
既然这份协议能给沙特带来怎样的战略利益如此不确定,那么沙特为什么还要急匆匆地与巴基斯坦签署它呢?
有理由相信,沙特的意图是要向美国发出一个明确信息,即在关乎自身安全的问题上,沙特会考虑也正在考虑其他选项。在沙特的安全问题上,巴基斯坦不可能能取代美国。这份协议也不会像某些评论员所说的是与中国间接军事合作的桥梁。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东风”交易案开始,沙特一直都有与中国直接打交道的渠道。更有可能的是,巴基斯坦被沙特视为一个对冲的筹码,对冲的就是美国对沙特安全承诺的程度和性质的不确定性。
沙特的决策者们迄今仍会清晰地记得,在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任期内,当伊朗于2019年9月袭击了沙特境内的石油设施后,美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同样是在特朗普总统的任期内,以色列又在近期袭击了美国在海湾地区的主要盟友。这些历史记录在利雅得引发了人们对特朗普政府如何看待其在海湾地区安全角色的质疑,这是可以理解的。
图源:“海湾译读”微信公众号
特朗普总统重视他与海湾国家的关系,第二任期内首次出访就选择了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这三个海湾国家,无疑表明了这一点。然而,他给人留下的更深刻印象是,海湾国家在其眼中是美国乃至特朗普家族的商业伙伴、金融合作伙伴,而不是海湾国家十分看重的安全合作伙伴。过去,美国对海湾国家的军售被视为华盛顿对该地区更大战略承诺的一部分。现在,这些军售似乎只是经济投资组合的一个要素。
特朗普事后公开批评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但尚不清楚他是否事先知情、是否事先已经尝试过阻止以色列的行动。海湾国家大多数人认为特朗普在袭击发生后的震惊不过是惺惺作态,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迄今没有采取任何实际手段去惩罚以色列。
如何让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国家对美国安全承诺的坚定性感到放心,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作为没有军事能力对抗其区域邻国(包括沙特)的海湾小国,它们经常被牵扯在担心美国将抛弃它们和担心美国将把它们拖入它们不想卷入的冲突(例如与伊朗的冲突)之间。这种纠结与挣扎是美国与海湾国家间关系不可忽视的结构部分。卡塔尔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军事基地所在地,也是美国主要的非北约盟国,而以色列作为美国最亲密的中东盟友对卡塔尔发动袭击,引发的是海湾国家的广泛担忧 —— 正被华盛顿方面抛弃,或者至少华盛顿方面不愿阻止以色列直接攻击其海湾伙伴,进而破坏更广泛的地区秩序。
在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之后,特朗普政府时隔多日还是做了一些事情。他在9月29日签署的行政令承诺将捍卫卡塔尔,尽管有些亡羊补牢,但总归还是正确的做法。很有可能,其他海湾国家也会随后要求特朗普政府做出类似的承诺。
图源:“海湾译读”微信公众号
不管怎样,特朗普政府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明确公开地告知以色列,如果它再度袭击海湾地区的美国盟友,将对美国-以色列双边关系产生严重后果。这些告知不仅应传达给特拉维夫,还应传达到利雅得和其他海湾国家首都。在具体合作上,美国应协助海湾国家改进其防空系统,以应对来自各个方向的潜在袭击。最后,特朗普政府还需要让沙特及其他海湾国家参与认真讨论构建海湾地区安全框架的长期计划。
不确定性现如今是中东地区的关键概念。在经历了2024年和2025年的挫折之后(哈马斯被屠杀,真主党被削弱,阿萨德政权倒台以及2025年6月的以色列-美国空袭),伊朗将在该地区做出些什么事情,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考虑到以色列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极端行为、在黎巴嫩和叙利亚的破坏性军事行动、与伊朗的12天战争,以及前不久对卡塔尔的袭击,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新的权力动态调整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有不确定性。
但一切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根源仍是美国,因为它依然是整个中东地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外部力量。
本文转载自 “海湾译读”微信公众号2025年10月4日文章,原标题为《不要相信炒作:对沙特-巴基斯坦防务协议的理性解读》。本文编译自《美国中东研究所(MEI)》2025年10月8日文章,原标题为Don't believe the hype: The modest reality of the Saudi-Pakistani defense pact,原文链接:https://mei.edu/publications/dont-believe-hype-modest-reality-saudi-pakistani-defense-pact
本期编辑:张咪咪
本期审核:陈珏可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