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后“娃小智”截胡渠道,宗馥莉“娃小宗”的300亿梦悬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3 23:17 1

摘要:2025年10月的杭州招商会场,宗泽后握着“娃小智”的AD钙奶样品笑得坦然,台下经销商举着签约笔挤破了门——一天153家客户签约的战绩,像一记重锤砸在了宗馥莉的“娃小宗”阵营。前脚刚从娃哈哈董事长位置上辞职、全力押注新品牌的宗馥莉,还没等“娃小宗”无糖茶铺开市

2025年10月的杭州招商会场,宗泽后握着“娃小智”的AD钙奶样品笑得坦然,台下经销商举着签约笔挤破了门——一天153家客户签约的战绩,像一记重锤砸在了宗馥莉的“娃小宗”阵营。前脚刚从娃哈哈董事长位置上辞职、全力押注新品牌的宗馥莉,还没等“娃小宗”无糖茶铺开市场,亲叔叔就带着“同配方、低价格”的竞品杀了进来。这场叔侄间的“娃字牌”对决,不止是家族内斗,更直接把刚起步的“娃小宗”逼到了生死关口。最狠的冲击先砸在了产品赛道上,宗泽后精准踩中了“娃小宗”的软肋。宗馥莉给“娃小宗”的定位很明确:走年轻化、健康化路线,首款凝香乌龙无糖茶定价4元,包装用中式水墨画避开娃哈哈的经典风格,摆明了要和东方树叶抢年轻市场。可宗泽后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娃小智”直接复刻了娃哈哈的爆款清单——AD钙奶、矿泉水、八宝粥、椰子水样样齐全,招商人员一句话戳破关键:“配方和娃哈哈一模一样,但价格更低”。

这招“守旧打新”正好打在“娃小宗”的短板上。“娃小宗”目前只有一款无糖茶单品撑场面,生产线还在从“娃哈哈系”向“宏胜系”切换,不少经销商手里还只有样品,批量供货得等下个月 。而“娃小智”一出手就是完整产品矩阵,瞄准的是娃哈哈沉淀三十年的怀旧消费群体。浙江经销商老周算过一笔账:同样一箱AD钙奶,娃哈哈卖45元,“娃小智”只卖38元,进货价还低5块,“消费者认味道,超市认利润,没理由不推”。这种差异化打击,让“娃小宗”想靠单一新品打开市场的计划直接受阻。更要命的是渠道端的“贴身截胡”,这几乎是断了“娃小宗”的活路。宗馥莉为“娃小宗”铺路时,好不容易把西藏、青海、北京等14个省市的经销商挖到宏胜系旗下,本以为能靠这些老渠道快速起量。可宗泽后甩出的招商政策更诱人:零保证金,首次拿货3万就能合作,10万直接给区域独家代理,卖不完还能灵活调整 。对比“娃小宗”要求经销商完成数字化考核、还要绑定宏胜系全品类销售的硬指标,“娃小智”的低门槛成了致命诱惑。

更糟的是经销商还面临“二选一”的两难。有经销商透露,刚和宏胜系签了“娃小宗”代理,就收到娃哈哈的通知:“敢卖‘娃小宗’,就取消你营养快线的经销资格”。转头宗泽后这边又抛来橄榄枝,虽然没明说排他,但区域独家代理的条款逼着经销商必须站队。华南一位年销千万的经销商直言:“娃哈哈的老产品能稳赚百万,‘娃小宗’是未知数,‘娃小智’给的利润高但风险大,现在只能先拿小单试水,不敢全押”。这种摇摆直接导致“娃小宗”的渠道铺设速度锐减,原本计划三个月覆盖20个省市的目标,现在连一半都没完成。

品牌认知的混乱更让“娃小宗”的年轻化战略打了折。宗馥莉费尽心思想让“娃小宗”和娃哈哈切割,又是更名宏胜系公司,又是设计新包装,就是怕消费者把新品牌和老体系绑定。可宗泽后一出手,直接把“宗氏家族”的招牌亮了出来,“娃小智”的宣传里反复强调“宗庆后弟弟创立”,产品外观也和娃哈哈经典款高度相似 。这下消费者彻底懵了,小红书上有人问:“娃小宗、娃小智,还有之前的沪小娃,到底哪个是真的娃哈哈?”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有调研显示,目前消费者对两个新品牌的认知度不足30%,超六成的人以为它们是娃哈哈的子品牌。这种认知错位让“娃小宗”的差异化努力付之东流——想吸引的年轻人觉得“还是老一套娃哈哈的路子”,而认怀旧情怀的消费者又转头买了更便宜的“娃小智”。更尴尬的是,“娃小宗”微博账号虽然有1.1万粉丝,但评论区全是“不如买东方树叶”“没有娃哈哈标不买”的声音,品牌信任感根本没建立起来 。

资金和资源的分流,更让宗馥莉的300亿销售目标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娃小宗”背靠的宏胜系虽然有20个生产基地,但之前宗馥莉推进改革时,海外18亿美元遗产信托被冻结,宏胜的现金流本就紧张 。现在“娃小智”靠低价策略抢市场,等于逼着“娃小宗”要么跟着降价压缩利润,要么硬扛着流失客户。有业内人算过账,“娃小智”的低价策略至少要贴2-3个点的利润,宗泽后能靠跨界产业输血,但宗馥莉的资金全绑在宏胜的生产线上,根本耗不起。

更隐蔽的风险藏在供应链里。“娃小宗”好歹有宏胜系的自有工厂兜底,品控和供货稳定性有保障;可“娃小智”基本靠代工,已经有经销商反映首批货出现包装破损,售后响应慢得离谱。但消费者可分不清谁是代工谁是自营,一旦“娃小智”出了质量问题,带着“娃”字的“娃小宗”必然受牵连。就像当年的“红牛之争”,多个相似品牌内耗的结果,往往是集体丧失信誉。

这场乱战里,最开心的其实是农夫山泉、华润怡宝这些外部对手。娃哈哈的纯净水市场份额已经从18%跌到12%,AD钙奶销售额也在下滑,原本“娃小宗”还有可能帮宗家守住阵地,现在“娃小智”一搅局,宗氏品牌的精力全耗在了内斗上。有渠道商透露,最近农夫山泉的业务员天天上门,拿着“不搞家族内斗、供货稳定”的话术抢客户,已经挖走了不少摇摆的经销商。回头看,“娃小智”的出现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娃小宗”的先天不足:宗馥莉想靠“去娃哈哈化”搞创新,却没意识到老品牌的怀旧价值才是最大底气;想靠宏胜系硬闯新赛道,却低估了渠道对利润的敏感程度。而宗泽后看似占了便宜,实则也在透支宗氏品牌的信誉——当“娃”字招牌成了家族内斗的工具,消费者迟早会用脚投票。

现在的宗馥莉也在调整策略,有消息说“娃小宗”要加快推出乳酸菌和果汁产品,想靠品类扩张对抗“娃小智”的围剿,还偷偷给经销商提高了返利点数。但渠道流失的窟窿不是一天能补上,品牌认知的混乱也需要时间厘清。这场叔侄间的“双娃大战”没有赢家,宗馥莉的300亿梦悬了,宗泽后的低价策略难持续,而那个陪伴几代人的“娃哈哈”,正在这场内耗中慢慢失去光芒。饮料江湖从来只认实力不认血缘。当“娃小宗”的无糖茶和“娃小智”的AD钙奶在便利店货架上隔厘米相望,真正决定它们命运的,不是宗家的姓氏,而是消费者愿不愿意为这瓶饮料买单。只是可惜了宗庆后留下的家业,最终成了家族博弈的战场。

来源:聊育儿昕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