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市面上的鸡爪是真的贵得离谱,之前有人在卤味小摊买俩鸡爪,花了27块多,换算成一斤得98块,比猪肉贵多了。
现在市面上的鸡爪是真的贵得离谱,之前有人在卤味小摊买俩鸡爪,花了27块多,换算成一斤得98块,比猪肉贵多了。
还有人在串串店吃根鸡爪,被穿了17根签子,网友都调侃“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如来吃几顿鸡爪”。
更有意思的是,国际市场上超八成的鸡爪,最后都进了咱中国人的嘴,每年咱要吃掉336亿只。
可偏偏有人说“月薪两万吃不起鸡爪”,这事儿看着矛盾,其实藏着不少门道。
中国人吃鸡爪的历史比想象中久,《吕氏春秋》里就写过“岐王之时,鸡也必食其只数千而后足”,这里的“鸡只”就是鸡爪,意思是岐王吃鸡爪得吃几千只才满足。
这说明战国时期,鸡爪就不是啥穷人吃的边角料,反而是帝王将相喜欢的宫廷菜。
不过之前鸡爪一直没火起来,主要是鸡的规模化养殖上世纪才开始,没那么多鸡爪供大家吃。
真正让鸡爪从“小众”变“大众”的,是泡椒凤爪的出现。
这事得提重庆人陆友忠,他之前开酒楼,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毕竟餐饮行业竞争太激烈,没特色菜根本站不住脚。
本来想跟着别人做常规菜算了,后来发现四川人爱好吃泡菜,“万物皆可泡”的说法特别流行,他就琢磨着能不能用泡菜工艺做鸡爪。
结果一试真成了,泡椒鸡爪一推出,四川人直接吃嗨了,他四年里连开四家酒楼,赚了400万。
1997年他更狠,直接把酒楼全关了,专门创办有友食品做泡椒凤爪,1999年还申请了发明专利。
到2019年,有友食品上市了,单泡椒凤爪这一个产品就卖了8.4亿,按8块钱一袋算,那就是卖出了1亿多袋。
现在去超市小卖部,基本都能看到它的影子,说它是“泡椒凤爪鼻祖”一点不夸张。
有友食品把泡椒凤爪做火了,但市场从来不会让一家独大,很快就有新玩家冒出来。
2019年,王小卤带着虎皮凤爪杀了进来,它的打法特别有意思。
有友卖了20多年凤爪,从来没想着给鸡爪剪指甲,王小卤一出道就把每只鸡爪的指甲剪了,光这一个细节就圈了不少粉。
而且它主打“先炸后卤,一嗦脱骨”,口感软嫩,连老奶奶都能啃动,跟有友“筋道有嚼劲”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这种差异化打法太聪明了,它只用三年就把营收做到了10亿,直接打破了有友的记录。
本来以为王小卤已经够猛了,2020年脱骨侠又带着柠檬无骨鸡爪来了,直接把“去骨”当成卖点。
酸辣开胃还不用吐骨头,刚好戳中年轻人“懒癌”的痛点,三年销售额就突破20亿,成了新的“鸡爪之王”。
这三家不仅产品不一样,卖货的渠道也差很多,有友靠的是传统线下渠道,毕竟做了这么多年,商超、小卖部的资源很稳。
王小卤是从线上起家的,先在天猫爆火,有了名气再拓展线下,脱骨侠更会玩,直接乘着短视频直播的东风,在抖音上卖货,2023年在抖音的成交额就超20亿。
现在刷抖音,经常能看到网红明星啃鸡爪,林达乐靠卖脱骨鸡爪月赚500万,贾乃亮、朱子霄这些明星也加入了“啃鸡爪大军”,流量跑得特别快。
2021年的时候,鲜鸡爪才12块多一斤,到2024年,商超里的鲜鸡爪普遍涨到28到40块,翻了一倍还多。
很显然,供需失衡是主要原因,咱每年要吃336亿只鸡爪,国内肉鸡出栏才148亿只,每只鸡俩爪,满打满算才296亿只,缺口只能靠进口。
虽然国际市场八成鸡爪都来中国,但2021年之后,进口量比高峰时少了14万吨,供给少了,需求没减,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更何况去骨是个技术活,机器只能去掉大骨头,细小的骨头还得靠工人用镊子一点一点挑。
熟练工3秒能处理一只,一天能弄400斤,但工资得3000到6000块,这部分成本最后肯定得算在消费者身上。
还有品牌溢价,王小卤早期把九成资金都砸在推广上,脱骨侠在抖音的带货佣金接近22%。
19.9元一袋的鸡爪,卖出一单就能赚5块多,这些钱最后不还是咱买鸡爪的时候掏吗?
老外一直不能理解咱吃鸡爪,觉得鸡爪长期接触地面,有细菌有异味,甚至有人把它和“肮脏”画等号。
之前还看到个视频,中国留学生带泡椒凤爪去学校,日本老师被吓得不行,要知道日本人连生鱿鱼都吃,居然会怕鸡爪。
其实这就是饮食文化的差异,老外喜欢吃大块肉,用刀叉也不好处理鸡爪,自然不爱吃。
现在鸡爪成了“百亿市场”,但价格要是一直这么贵,超出大家觉得“值”的范围,肯定会有人用脚投票。
之前就有网友喊话“大佬把熟食价格卷下来”,希望以后既能吃爽鸡爪,钱包也不用太受罪。
毕竟吃东西图的是开心,要是吃个鸡爪还得心疼半天钱,那就没啥意思了。
来源:一个叫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