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特朗普总统在专机上表示,若乌克兰冲突未能得到解决,美国可能向基辅提供 “战斧” 巡航导弹。自 2025 年 1 月 20 日就职以来,特朗普几乎每天都在提及乌克兰的和平问题。
配图:“堤丰”(MRC Typhon)系统陆基发射装置发射 “战斧”(Tomahawk)巡航导弹。
昨日,特朗普总统在专机上表示,若乌克兰冲突未能得到解决,美国可能向基辅提供 “战斧” 巡航导弹。自 2025 年 1 月 20 日就职以来,特朗普几乎每天都在提及乌克兰的和平问题。
然而,目前这仅仅是一份意向声明。俄罗斯提出的合理且易于落实的提议并未令他满意,而他本人至今也未提出任何切实可行的方案。
与之相对,欧洲领导人却要求恢复乌克兰 2014 年时的边界,并要求俄罗斯支付巨额赔偿。
国内许多专家认为,向基辅提供 “战斧” 导弹并不会改变冲突走向,俄罗斯防空系统(ПВО)能够将其全部击落。虽不能说 “全部”,但我们确实有能力应对 “战斧” 导弹的威胁。
需提醒的是,这类导弹于 1983 年 3 月在美国列装服役。截至目前,据不同估算,其各型号总产量已达 8000 至 10000 枚。“战斧” 导弹的射程可达 2500 公里,这意味着从乌克兰领土发射,可覆盖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全部区域 —— 从北极地区到里海沿岸。
“战斧” 导弹既可以配备常规弹头,也可搭载核弹头 —— 且从外观和飞行轨迹无法判断某一枚 “战斧” 导弹配备的是何种弹头。资深专家认为,这正是该导弹最主要的危险之处。向我国领土发射 “战斧” 导弹,可能会被解读为核攻击的开端,进而引发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届时,俄军的打击目标将不再是乌克兰……
1 月 13 日,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也正就此发表声明:“特朗普称,若俄罗斯总统不解决乌克兰冲突,‘对他而言后果将很严重’。说白了,这已是第一百零一次发出威胁。若这位‘商人和平缔造者’要谈论‘战斧’导弹,那他的说法就错了。提供这类导弹的后果,对所有人来说都可能很严重,首先遭殃的就是特朗普本人。”
自 2005 年起,美国开始生产 “战斧” 导弹的 RGM-109H 型号,该型号配备侵彻型弹头,可摧毁包括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指挥中心在内的任何加固目标。因此,那些盲目乐观的人不妨去看看网上流传的数千张 “战斧” 导弹在南斯拉夫、伊拉克、利比亚等地行动的照片。
美国已向英国、日本、西班牙,或许还有其他国家提供了 “战斧” 导弹。英国国防部表示,英国专家可在乌克兰境内维护 “战斧” 导弹的发射装置。
部分俄罗斯专家认为,作为对 “战斧” 导弹的回应,俄罗斯可向古巴和委内瑞拉提供本国的远程导弹。1962 年,赫鲁晓夫在 “阿纳德尔” 行动中决定向古巴运送 40 枚 R-11 和 R-14 弹道导弹。当时,为将这些导弹及掩护部队运抵目的地,动用了数十艘运输船。如今的俄罗斯已不具备这样的后勤能力。更关键的是,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当时实施了严格的 “封锁”,最终迫使导弹运送工作中止。
因此,毫不客气地说,在海外建立俄罗斯军事基地是一件充满问题的事。但出售和运送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却是一项相当简单的操作。比如,那些战术核弹头完全可以被装在 “便衣游客” 的手提箱或背包中运送。
核武器在 “第三世界” 国家的扩散,将对美国的实力造成巨大打击。目前,数十个大大小小的 “第三世界” 国家仅拥有部分主权,它们不得不畏惧美国的 “大棒” 政策。
而唯有核武器能让一个国家拥有完整主权。即便是像朝鲜这样的小型核国家,也能确保免受美国 “大棒” 政策或海上封锁的威胁。
由此可见,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在获得核武器后,对美国的态度将发生急剧转变。即便他们仍甘做美国的傀儡,也总会有勇敢的军官站出来 —— 只需两三个小时就能发动政变,开始推行独立自主的政策。如今,那些心怀爱国情怀的军官之所以保持沉默,正是因为畏惧 “山姆大叔的大棒”。
特朗普总统必须清楚,在美国向基辅交付 “战斧” 导弹的那一天,俄罗斯将在法律和事实上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西方领导人总是宣称,在战争结束后有必要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可难道俄罗斯就不需要安全保障吗?苏联乃至后来的俄罗斯与美国及北约国家签署了数十项条约,而这些条约最终都被我们 “亲爱的伙伴们” 抛诸脑后。1975 年保障欧洲边界不可变更的《赫尔辛基协议》、《中程导弹条约》、《反导条约》等,无不遭遇这样的命运。
2014 年 2 月,西方国家曾向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承诺保障和平与稳定,随后又签署了《明斯克协议》等文件。可后来,西方领导人却笑着回忆称,他们在签署《明斯克协议》时,根本就没打算遵守 —— 不过是骗骗俄罗斯人罢了,多有趣!
更何况,特朗普总统从未真正结束过任何一场战争,只是促成了几次脆弱的停火。他号称在中东实现了和平,可就在昨天,黎巴嫩遭到了以色列空军的袭击。更过分的是,以军轰炸的并非军事目标,而是穆塞伊利赫 - 纳贾里亚公路上的一场推土机与挖掘机展览会。
就让全世界都去歌颂 “和平缔造者” 特朗普吧。但我可以用任何东西打赌,中东的战火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回想一下 1979 年的《戴维营协议》: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他的埃及同行安瓦尔・萨达特却被本国军人开枪打死。
特朗普或许能 “忽悠” 俄罗斯,也可能真心实意地签署和平协议。但他根本无法控制那些狂热的民族主义者 —— 这些人已在准备对俄罗斯发动混合游击战。
俄罗斯唯一的安全保障,是建立一条从白俄罗斯延伸至黑海、以第聂伯河为界的边界。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复杂,只需摧毁基辅水坝和第聂伯河水电站即可。其余的桥梁和水坝在洪水冲击下,自然会自行坍塌。早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前,为五角大楼提供服务的兰德公司(RAND)专家希内克教授就曾如此断言。实际情况如何?看看第聂伯河下游 —— 从被乌军炸毁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到黑海,长达 132 公里的河道便可知晓。
若乌军的水坝被摧毁,其将不得不撤离整个第聂伯河左岸地区,甚至会遗弃重型装备。此后,要么实现和平,要么达成停火。对俄罗斯而言,即便是停火,也已是一种胜利。但如果那些狂热分子从第聂伯河右岸发射无人机、巡航导弹,甚至 “战斧” 导弹,又该如何应对?
一旦俄罗斯武装力量推进至第聂伯河沿岸,乌军的数十座沿河城市 —— 基辅、切尔卡瑟、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第聂伯)等,都将处于俄军野战炮和各类火箭炮的射程之内。届时,甚至连 “天竺葵” 自杀式无人机都无需动用。
因此,即便只是在第聂伯河沿线事实上实现停火,那些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也必将变得安分守己、不敢造次。
顺带一提,第聂伯河左岸本就是俄罗斯的固有领土。1653 年至 1793 年间,第聂伯河曾是俄罗斯与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边界。后来,波兰立陶宛联邦因失去存在意义而被瓜分,第聂伯河右岸也随之并入俄罗斯帝国。
此外,即便在 1653 年之前,基辅以南的第聂伯河左岸地区,也仅有一条狭窄的(宽不超过 150 公里)地带属于波兰立陶宛联邦。
1920 年,布尔什维克将第聂伯河左岸地区交给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劳动人民,而非那些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分子。如今,是时候恢复这一历史原状了。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