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封开:传统舞蹈“创新破圈,焕发生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3 21:35 1

摘要:日前,由肇庆市封开县文化馆与广东省南粤交通英怀高速公路管理处(以下简称“英怀高速”)联合打造的简约版《麒麟白马舞》,在怀阳高速罗董服务区精彩亮相。该舞蹈由封开县文化馆指导,英怀高速公路管理处的干部职工演出。演员们的动作舒展流畅、神态生动传神,表演水准堪比专业团

日前,由肇庆市封开县文化馆与广东省南粤交通英怀高速公路管理处(以下简称“英怀高速”)联合打造的简约版《麒麟白马舞》,在怀阳高速罗董服务区精彩亮相。该舞蹈由封开县文化馆指导,英怀高速公路管理处的干部职工演出。演员们的动作舒展流畅、神态生动传神,表演水准堪比专业团队,引得服务区内的旅客纷纷驻足观看,喝彩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简约版《麒麟白马舞》在怀阳高速罗董服务区亮相。

公益培训搭桥梁,非遗走进交通一线

据了解,为筹备此次展演,封开县文化馆于今年9月中下旬走进英怀高速,开展《麒麟白马舞》公益培训活动。作为封开县独具特色的优秀民间舞蹈,《麒麟白马舞》于2009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题材源自唐代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故事,既展现莫宣卿高中后与夫人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场景,也寄托着封开人对忠贞爱情、美好前途的追求,是广东地区少见的“状元文化”主题传统舞蹈。

《麒麟白马舞》公益培训活动。

“《麒麟白马舞》的传承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有据可考的流传时间已超500年,主要分布在封开县西部乡镇,以及邻近广西苍梧县的大洲镇,过去多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登台表演,在当地群众中影响深远。”本次培训的舞蹈指导老师介绍,县文化馆一直致力于探索非遗与当代生活融合的新路径。“让非遗走出保护名录,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是传承的关键。此次与英怀高速合作,正是希望推动这一民间舞蹈从村落戏台,走向现代交通单位的公共空间。”

英怀高速公路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通过此次公益培训,让高速一线职工成为非遗传承的流动力量,未来职工们不仅会在服务区展演,也可能将《麒麟白马舞》的片段融入高速站点的文化活动,让舞蹈的鼓点与旋律,在高速公路这一交通纽带上传递广信文化的独特魅力。”

创新形式破圈,传统舞蹈焕生机

封开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今年以来,县文化馆围绕《麒麟白马舞》的传承共建开展了多项探索。1月中旬,县文化馆与县街舞协会合作,共同创编出《新麒麟白马舞》。该版本在保留传统故事内核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复杂多变的跳转、翻腾动作,既增强了舞蹈的视觉冲击力,也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偏好,兼具时代感与观赏性。

《新麒麟白马舞》亮相封开县“同根同源广府情·请到封开过大年”民间艺术巡游。

截至目前,《新麒麟白马舞》已先后3次在封开县“同根同源广府情·请到封开过大年”民间艺术巡游、“多彩非遗闹元宵”肇庆广府文化庙会非遗巡游活动、全国夏季“村晚”龙圩区富回专场暨粤桂农文旅产业融合系列活动中展演,均获得现场观众的广泛好评。

《新麒麟白马舞》亮相“多彩非遗闹元宵”肇庆广府文化庙会非遗巡游活动。

《新麒麟白马舞》亮相全国夏季“村晚”龙圩区富回专场暨粤桂农文旅产业融合系列活动。

以共建探路径,传承经验可复制

《麒麟白马舞》的传承共建成果,离不开封开县文化馆此前在传统舞蹈《五马巡城》上的探索积累。作为封开另一项重要的非遗项目,《五马巡城》于2007年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讲述北宋名将狄青率军平定岭南叛乱、保境安民的英雄故事。

《五马巡城(传统版)》演出照。

经过多年实践,县文化馆已为其打造出传统版、幼儿版、街舞版、提升版4个特色版本,形成“非遗+不同群体”的共建模式。《五马巡城(幼儿版)》由县文化馆与县第二幼儿园联合创编,将复杂动作简化为适合幼儿的童趣舞姿,曾在非遗体验活动、民间艺术巡游中精彩亮相,让非遗从小在孩子心中播下种子;《五马巡城(街舞版)》与县街舞协会合作打造,用潮流街舞元素重构传统舞蹈节奏,曾受邀参加广州广府庙会开幕展演及民俗文化巡游等,成为非遗“破圈”吸引年轻群体的典型案例;《五马巡城(提升版)》联合县中等职业学校共创,强化舞蹈的叙事性与感染力,在9月29日举办的“岭南古都筑新梦,千年广府谱华章”封开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文艺晚会上,演员们以铿锵有力的舞姿诠释英雄豪情,不少观众深受感染、热泪盈眶。值得一提的是,该版本还将亮相即将举办的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活动。

除了与学校、企业合作开展传承共建,封开县文化馆还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行动。县文化馆通过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中小学、幼儿园,每年开展4次以上的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技艺展演等活动,让青少年儿童近距离接触《五马巡城》《麒麟白马舞》等传统舞蹈、《封开采茶戏》等传统戏剧、《封开山歌》等传统音乐:比如在课堂上讲解非遗故事、教学生学跳简单的舞蹈动作,或在校园文化节上组织非遗展演,帮助青少年直观感受非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逐步培养他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感。

封开县文化馆负责人表示,未来封开县文化馆将继续以“公益赋能 文脉相传”为初心,既要深化与交通、教育、文旅等领域的跨界合作,让《五马巡城》《麒麟白马舞》的舞步“跳”进更多公共空间;也要探索“非遗+数字化”“非遗+研学”等新路径,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莫宣卿的状元故事、狄青的英雄传奇;更要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行动,让封开青少年在舞步与歌声中读懂本土文化,成为广信文化的新一代守护者与传承者,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的传承中,焕发更持久、更深厚的生命力,为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写下活态传承的生动注脚。

文、图|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黄瑛居 林旖彤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