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沉寂”四年多,新晋中国首富、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罕见公开亮相。10月9日现身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开业典礼的他,再度聚焦起大众的目光。
雷达财经出品 文|丁禹 编|孟帅
“沉寂”四年多,新晋中国首富、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罕见公开亮相。10月9日现身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开业典礼的他,再度聚焦起大众的目光。
据悉,知春创新中心由张一鸣和上海交大的俞勇教授共同发起,旨在每年招收30名16-18岁的全职预备研究员,将其培养成泛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人才。
开业典礼上,张一鸣还大谈对AI创新人才培养的看法,希望通过创新中心充分挖掘人才潜力。
雷达财经注意到,此次为知春创新中心站台,并非张一鸣首次释放对AI领域的关注信号。近年来,他虽较少公开露面,但却始终密切留意着字节跳动在AI业务上的布局与进展。
作为张一鸣一手创办的科技巨头,字节也有意将AI视作公司下一阶段的核心增长引擎。据公开报道,近年来,字节在AI领域的投入已达千亿规模。
不过,字节在AI赛道的布局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字节CEO梁汝波曾坦言,公司在大模型新机遇前迟钝,在AI领域已经两次“掉队”。但凭借持续不断的资源投入与技术攻坚,字节正在AI赛道上加速追赶。
天眼查显示,目前字节在云服务、AI应用领域拥有火山引擎、豆包等产品。近来,字节的这些产品在各自的赛道中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成为字节AI战略落地的重要支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发布的《2025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中,张一鸣以4815.7亿元的身家,力压“瓶装水大王”钟睒睒,成功登顶中国首富。
有分析认为,随着字节跳动在AI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发力,其技术转化效率与商业价值或进一步释放,而张一鸣的财富规模也有望借此再创新高。
罕见公开亮相,张一鸣大谈人才培养
据“知春创新中心”公众号消息,10月9日,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正式开业,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现身开业典礼。
据悉,这是张一鸣时隔四年多首次现身公开场合。而他上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还需追溯至2021年3月30日字节跳动举办的九周年司庆,当时他还专门发表了主题演讲。
雷达财经了解到,此次张一鸣现身的知春创新中心,由其本人和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创始人俞勇教授共同发起。在开业活动现场,两位发起人以及14名预备研究员代表及其父母参加了仪式。
此外,上海徐汇区区长王华、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以及来自全国顶尖高校的学者教授和多位知名中学的校长、教练等也莅临了现场。
作为民办非营利性机构,知春创新中心计划招聘对泛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感兴趣的16-18周岁年轻人。
据知春创新中心介绍,其招募的这些年轻人将从预备研究员做起,以科技史为线索,连接数学、天文、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科学知识,并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的方式。
知春创新中心将在一个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培育新一代的创新人才,同时产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作品。
张一鸣在现场发言中提到,自己长期关注人才招聘和培养,但他注意到很多人才的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
他还以机器学习模型中的过拟合(Overfit)现象作为类比,有的人才可能专业知识扎实,也有高精准的技能,但面对创新任务时却有所欠缺。
因此,创新中心希望培养思维活跃、有热情和韧性的人才,核心是独立思考和重视实践,关注长期和全局,在探索中学习,保持平常心,放松自信,拥抱不确定性。
“隐退”四年谋划AI布局,张一鸣化身“隐形舵手”
张一鸣此次现身之所以能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是因为他已从字节的管理一线“隐退”多年。
时间回拨至2021年,他卸任字节跳动的首席执行官职务,此后便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如今再度现身一晃已是四年多。
尽管“隐退”多年,但作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
今年6月,据第一财经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张一鸣经常往返北京和新加坡,尤为关注AI业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每月会参加一次Seed核心技术团队的复盘和讨论会。
不过,上述人士同时表示,张一鸣关注的是面向未来的前沿技术,不存在“重回一线”的说法。他的角色更像是回归后的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专注AI核心研究团队,花大量时间和研究人员打交道。”
一直以来,字节跳动都是以其引以为傲的算法推荐引擎见长,进入AI热潮时代,算法也是其AI战略的竞争优势。
早在2016年,字节就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为后续的抖音等产品提供算法支持。
据晚点LatePost,在2023年前,字节AI Lab下的NLP(自然语言处理)组约有100人,其中只有一个10人小团队在研究大语言模型,其它成员主要做翻译和抖音小安(内置于抖音的安全助手,有预防网曝、网络诈骗的功能)的优化。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去年12月报道,字节跳动内部人士称,虽然已卸任公司CEO一职,但张一鸣一直在积极参与公司的AI战略,并亲自监督从竞争对手公司招聘AI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工作。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字节跳动当时从阿里巴巴、零一万物和智谱等公司请来顶级AI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公司还创建并扩展了团队,以开发其大语言模型和AI产品。
还有内部人士还提到,张一鸣在内部谈到了他的通用人工智能(AGI)目标,即具有类似人类智能的系统,他对实现AGI十分专注。
此外,字节内部还成立了代号为“Seed Edge”的长期研究项目,其中“Seed”代表豆包大模型团队,“Edge”则象征着对AGI前沿的探索
据悉,Seed Edge的核心目标是做比预训练和大模型迭代更长期、更基础的AGI前沿研究。为了保障能够挑战真正颠覆性的AGI课题,字节还为该项目组提供独立的算力支持和更宽松的考核周期。
一位接近张一鸣的人士表示,张一鸣意识到,字节跳动在抖音和TikTok之后需要新的增长引擎,“他总是在思考未来五年会发生什么,什么能延续公司的未来。”
AI赛道两次“掉队”,字节“绝地反攻”
张一鸣“狠抓”公司AI业务,又久违露面大谈AI人才培养,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曾经在AI赛道后知后觉的字节跳动,如今大力押注AI的决心。
据中国电子报报道,在今年2月召开的字节跳动2025年全员会上,字节对其大模型业务进行了深度反思。
从张一鸣手中接过接力棒的字节CEO梁汝波坦言,公司在大模型新机遇前迟钝,在AI领域已经两次“掉队”,使公司错失了早期关键技术窗口期。
梁汝波进一步指出,公司第一次“掉队”,是国内头部大模型创业公司(如DeepSeek)早在2018年至2021年便已启动布局大模型领域,而字节直到2023年才在公司层面系统讨论GPT-7。
而第二次“掉队”,则是2024年9月OpenAI发布长链思考模型后,字节团队未能及时跟进,导致豆包大模型日活被DeepSeek反超,错失国产第一。
梁汝波认为,字节跳动作为大公司,组织效率制约了创新速度,与OpenAI和DeepSeek等创业公司相比,字节存在技术敏感度不足的问题。
不过,手握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字节的现金流十分充裕,在“钞能力”的加持下,字节正在AI领域奋起直追。
据浙商证券报告显示,字节跳动2024年在AI上的资本开支高达800亿元,接近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巨头的总和(约1000亿元)。
而2025年,字节跳动在AI上的投入预计更是将翻倍达到1500-1600亿元,其中900亿元用于AI算力卡采购,700亿元投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硬件。
今年上半年,字节还引入原Google DeepMind副总裁吴永辉,由其担任大模型Seed基础研究负责人,并推动AI Lab和大模型团队Seed合并。
有观点认为,整合后的AI团队架构有利于减少内耗,便于团队集中资源投入到大模型主线,进而提升模型研发与产品化的协同效率。
而在人才吸纳、组织架构调整和资金注入等全方位的投入下,字节跳动如今在AI领域已经迅速赶超。
在今年6月的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上,梁汝波宣布,2024年,字节自有云服务——火山引擎在中国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的市场份额高达46.4%,这一占比甚至超过了百度与阿里之和,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截至今年5月底,豆包大模型的日均调用已飙升至16.4万亿tokens,是发布初期的130多倍。
在全球AI应用5月产品榜上,豆包排名第四,超越DeepSeek。
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5年AI应用市场半年报》,2025年6月,豆包是亿级规模原生App中唯一一个用户月活复合增长率达到两位数(11.4%)的应用。
而作为豆包的老对手,DeepSeek App的用户规模则在萎缩,2025年5月,DeepSeek App流失用户中,有39.4%使用了豆包。
昔日“掉队”的字节跳动,如今在AI赛道上成绩斐然。叠加张一鸣在幕后持续关注AI业务的发展,字节在AI领域又多了几分“底气”。
未来,在这场硝烟弥漫的AI大战中,字节跳动能否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战绩?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