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上总有人拿河南南街村和安徽小岗村比,说南街村有钱,小岗村穷,就得出结论说集体好,包产到户不行,这种说法传了十年,连一些搞政策的人也信了,可他们根本没弄明白这两地为啥不一样。
最近网上总有人拿河南南街村和安徽小岗村比,说南街村有钱,小岗村穷,就得出结论说集体好,包产到户不行,这种说法传了十年,连一些搞政策的人也信了,可他们根本没弄明白这两地为啥不一样。
小岗村当年敢包产到户,不是因为后来赚了钱,而是他们先动了手,打破了大锅饭,那时候大伙儿干活没劲,粮食总不够吃,一放开自己种地,人就忙起来了,饭也吃得饱了,就像莱特兄弟那架飞机,飞不高飞不远,但只要飞起来了,就开了头。
南街村确实有钱,但这钱不是靠集体自己挣来的,它赶上了九十年代乡镇企业起来的那股风,村里有个叫王宏斌的人,会琢磨买卖,能从银行贷到款,地方又挨着城市,原料好找,人也好招,买卖也容易做,这些条件都是包产
到户以后才慢慢有的,要是没有农民能出门打工,没有市场放开,南街村也干不起来。
有人把这两个村放一块比,其实根本比不了,一个靠种地,一个靠开厂卖面,一个在偏远农村,一个在城边上,一个靠政策撑着,一个靠村民自己折腾,真要比,就该找两个条件差不多的村子,一个搞集体,一个搞包干,看谁更实在,可中国现在没这样的实验。
南街村是全国两千多个明星村里的一个,它成了,不代表别的集体也能成,小岗村代表的是两亿农民,拿一个村的运气去否定整个制度的改变,就像因为马云有钱了,就说高考没用一样,根本说不通。
还有人说小岗村没变成富豪村,就讲包产到户失败了,这种说法根本不对,包产到户解决的是吃饱饭的问题,不是让人当首富,你不能因为疫苗防不住癌症,就说疫苗没用,这完全是偷换概念。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讲,发展农村经济得看地方情况,别一股脑儿照搬,这算是对过去那种简单对比的调整,现在小岗村也变了,开始用手机直播卖农产品,2023年销售额超过了一亿,靠着网络和手机,原本的传统农业村也能走出新路子,办法多才合理,非得只走一条路,那才真不合适。
宝钢做得好,不等于别的国企也得照着做,南街村能成,也不代表每个村都该学它,历史上的改革,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事,小岗村推开的是门,南街村走的是另一条道,它们不是谁压倒谁,只是不同时候留下的脚印。
乡村振兴没有固定做法,每个村有各自的资源、人和想法,能试错才走得远,多样才活得下去,统一管可以,分户干也行,关键看哪个更合当地的情况,别拿两个不一样的村子硬比,比来比去,只会越比越乱。
来源:耕新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