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对话茄海涛:车企博眼球的“测试戏码”该停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3 14:45 1

摘要:8月7日,参谋长说车创始人茄海涛受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栏目邀约,针对理想与卡车碰撞的事件阐述了自己观点。

近日,理想i8与卡车碰撞测试视频,连续多日占据热搜。

8月7日,参谋长说车创始人茄海涛受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栏目邀约,针对理想与卡车碰撞的事件阐述了自己观点。

主持人:虽然新车发布会上的安全对比测试已渐成常态,但此次风波闹得沸沸扬扬。有网友提出“碰撞测试一般不该用车,应该用墙”,这个说法靠谱吗?

茄海涛:车撞车这类测试,更像汽车行业的野路子。而国际通行的汽车碰撞测试体系叫NCAP,以刚性墙或铝墙为碰撞物。

毕竟车撞车无法客观评估被测车的安全性,而墙标准统一,通过某个速度碰撞后的气囊弹出、ABC柱完整性等数据,可清晰评级,全球通用。

主持人:既然车撞车不规范,为何车企会设计此类测试?

茄海涛:车企这样做主要是博眼球,因为常规测试缺乏吸引力,于是出现定制碰撞,通过撞卡车、高空坠落等夸张场景制造震撼,宣传自身车辆安全,这些都不是正规测试方式。

主持人:以车撞车这种方式测试的车辆到底安全吗?

茄海涛:量产的车辆肯定是通过国标要求了,上市之前必须通过灯光、电气、制动、密封、底盘稳定性等一系列安全验证,这是底线。

但有些低端车因成本可能仅达及格线,有些高端车则追求更高安全冗余,安全系数更高。

主持人:消费者希望营销少套路、多干货,能实现吗?

茄海涛:的确,现在的新能源车企宣传愈发夸张,根源是技术同质化,大家水平相近,只能靠包装概念吸引关注,比如发明“高阶第一梯队”、“媲美L4辅助驾驶”等文字,让消费者难分辨。

但市场会洗牌,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靠小配置就能大卖的时代过去了。目前500多个汽车品牌已缩减至几十个,忽悠者终究会被淘汰。

现在比拼的是真技术、真实惠,车企需踏实造车、搞技术,让消费者得实惠才能长久。

结尾:理想汽车撞卡车事件虽以三方和解暂告一段落,但它折射出的行业问题值得深思。

汽车安全测试容不得定制化表演,营销创新需要分寸,希望车企们坚守科学严谨的测试标准,回归提升产品本质的初心,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信任。

来源:买车高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