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版图 | 低空经济“吉”刻启航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3 14:54 2

摘要:2025年长春航空展刚刚落下帷幕,低空经济展区内,无人机等“科技感”装备集中亮相,成为吉林低空经济发展的鲜活缩影。作为国家首批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区域,吉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正在低空经济的赛道上启航。

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记者 王兰 通讯员 胡琛璟)2025年长春航空展刚刚落下帷幕,低空经济展区内,无人机等“科技感”装备集中亮相,成为吉林低空经济发展的鲜活缩影。作为国家首批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区域,吉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正在低空经济的赛道上启航。

通化市引入工业级无人机整机制造企业

为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通化市结合实际制定了《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年)》,积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与场景应用,并成功引进吉林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陆港经开区,致力于建设辐射东北亚的工业无人机生产、培训与运维综合性产业基地。

在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的过程中,吉林通化陆港经济开发区主动对接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仅用68天便促成吉林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启动年产5000架无人机生产项目。项目一期投产后,预计年产无人机500架,实现年产值1.36亿元;待二期、三期全面投产,年产量将提升至5000架,年产值有望达到14亿元。未来,企业计划以通化市为核心,打造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无人机生产基地。

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无人机(图片来源:吉林日报)

据了解,该企业工业无人机主要应用于应急救援、森林防火、物资运输、地质勘测、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农业等领域,具备与多行业深度融合的潜力,可实现“低空+文旅消费”“低空+现代农业”“低空+森林应用”“低空+生态治理”“低空+应急救援”“低空+智慧交通”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围绕这一核心企业与低空经济发展需求,通化市陆港经济开发区正全力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目前该园区已被纳入省级《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一步,通化市将聚焦企业实际需求,通过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力争构建起集研发、生产、测试、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筑牢产业基础。

吉林市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圈

作为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试点和传统“化工城”,吉林市近年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打造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凭借全国领先的碳纤维产能,吉林市已实现多类无人机配件的规模化生产;同时,以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支撑,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低空经济人才培育基地,目前相关专业在校生达8000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材料与人才“双保障”。

2025年4月,“吉林低空经济·碳纤维产业示范基地”正式揭牌。依托该基地,吉林市经开区联合吉林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与深圳、辽宁等地企业及科研院校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重点推进低成本旋翼机生产制造、深吉联合实验室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东北亚产业学院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深度整合。

“吉林低空经济·碳纤维产业示范基地”揭牌现场(图片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产业发展之外,吉林市的资源优势也为低空经济拓展了应用空间。当地拥有松花湖、雾凇等优质空域景观资源,为低空旅游发展创造了独特条件;而在农林植保、自然资源管理、国土测绘等工农业领域,低空飞行器的应用需求正持续增长,为产业落地提供了广阔市场。

针对未来发展,吉林市政府明确表示,将继续推动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围绕市场实际需求,不断拓展低空技术应用新场景、培育新业态,让低空经济真正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多地推进低空应用场景落地

2024年以来,吉林系统推进“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已在警务巡逻、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完成实景测试。

在城市治理方面,吉林市公安局构建了“陆地机械狗+空中无人机立体巡逻模式”,市交管支队运用智能无人机实现高峰时段拥堵路段动态巡查,经开区建成无人机园区值守体系,市城服集团试点停车场无人机巡检,通过低空场景构建立体化智慧城市。

吉林市警航大队上演“人机犬”极限比拼(图片来源:吉林市公安局)

在产业应用领域,长春的净月高新区,由无人机、无人配送车、机器狗等智能设备完成的物流配送,已覆盖区内多个站点。无人机精准调整飞行姿态,在空中稍经停留,只需数秒即可通过绳索稳稳将快递箱悬吊运送至无人机机场驿站内,随后货物经分拣装入无人配送车送至周边居民和商户手中,打通了快递“空中运输+地面接驳”的关键环节。

在净月高新区中国邮政生态大街揽投部,一架无人机承载20余斤快递缓缓升起,稳稳飞向1公里外的芯光产业园,执行投递任务。(图片来源:长春日报)

如今,这种“空中运秧”模式已在梅河口市15个乡镇落地推广。作为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的新作业方式,它不仅赢得了农户们的广泛认可,更推动当地水稻生产迈向全程机械化。从插秧前的整地、泡田,到打浆、施肥,各环节均实现机械作业,不少农户还主动购置新农机具,进一步提升耕作效率。无人机化身的“空中快递员”,正实实在在为梅河口的水稻插秧作业注入新动能,助力农业生产提速增效。

未来,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和产业集聚效应的显现,低空经济将在吉林东北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上书写新篇章。

在应急救援领域,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在长白山林区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综合演练,检验了无人机在复杂地形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效能,从空中巡查火情、精准定位火点,到搭载物资投送、辅助火势监测,全方位验证了无人机在防灭火场景下的作业能力,为后续应对真实火情积累了实操经验。

梅河口市无人机向“希望的田野”送苗

2025年5月,梅河口市中和镇东下村的一处水稻种植合作社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空中接力”正在田间上演。无人机借助锁链将50多公斤秧苗从运苗车上稳稳吊起,随后迅速、精准地将育秧盘抛落到指定位置,这一操作有效避免了人工往返取苗、插秧机等苗的时间损耗,助力插秧作业提速增效。尤其对于一些距离机耕路较远的地块,更加省时省力。

低空俯拍梅河口市水稻种植田(图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如今,这种“空中运秧”模式已在梅河口市15个乡镇落地推广。作为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的新作业方式,它不仅赢得了农户们的广泛认可,更推动当地水稻生产迈向全程机械化。从插秧前的整地、泡田,到打浆、施肥,各环节均实现机械作业,不少农户还主动购置新农机具,进一步提升耕作效率。无人机化身的“空中快递员”,正实实在在为梅河口的水稻插秧作业注入新动能,助力农业生产提速增效。

未来,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和产业集聚效应的显现,低空经济将在吉林东北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上书写新篇章。

来源:看航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