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胜加近期创意故事盘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3-11-12 03:35 1

摘要:SG胜加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独树一帜的内容传播集团,由多个专业厂牌构成品牌资产长效管理、产品营销管理、整合传播运动、品牌IP管理、沉浸式体验的内容分发与创作体系。

SG胜加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独树一帜的内容传播集团,由多个专业厂牌构成品牌资产长效管理、产品营销管理、整合传播运动、品牌IP管理、沉浸式体验的内容分发与创作体系。

胜加信奉“观点,用故事表达”的创作准则。其最令业界称道的,是稳定高质的内容输出、专业严谨的作业标准和在坚持长效策略的前提下,产生创新多元的内容形式,因此被称为“广告界的故事大王”。

在此,中国广告将为大家盘点胜加近期发布的三则案例,看看“故事大王”又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创意故事。

“我们去登高吧!登上你身边任何可以抵达的高处,比如高粱地的田坎,或是登上围栏,你面前课桌、或工位椅子,登上一个城市的高层建筑,或一个舞台。”

这是云南白药在重阳节当天发布的品牌短片。同系列120秒版本,在央视各个平台同步播出。这支品牌片里,胜加没有谈过去、不聊情怀,不宣传产品,跳出沉重叙事,转而轻轻送出一份《登高祝词》给14亿中国人。

《登高祝词》

这份祝词也不再像过去激荡三十年那样,祝你业绩高、工资高、事业高、人比人高,而是想要在疫情之后,人人为健康焦虑的当下,以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姿态,与你和更多你关心的人一起做出一个决定:从今天起,做一个把健康放在高处的人。

在今天,能把健康放在高处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短短的几分钟片子里,背景乐是一首很慢的歌。当音乐响起,统一的人物设定动作开始——从始至终,每一个出现的人,都在往上登。群像越来越多,这些自发的动作,更像是一些本能的指引,暗示离开“人往高处走”的现实生活,为自己身体、心情、良性的生活状态而登高,在一个个登高后的众生相里,人物释然、受众被治愈。但也许看完片子,你会发现登高带来的治愈,又不太一样。

在社会情绪的拐点,不一样的治愈片

广告需要看见社会情绪的变迁。

如果说前段时间,我们还在为“发疯文学”欢呼,为上香买彩票着迷,为“全职子女”庆祝,这几个月我们似乎安静了下来。有时候也会想:今天的你我,有比去年更健康吗?今天的我们,比三十年前我们的父母更健康吗?有人说,这是后疫情时代的健康焦虑,所以很多治愈大片开始关注睡眠、脱发和吃饭。也有人说,这焦虑很久了,所以会走进很多人心里,最后走进家庭关系、社会关系里。胜加在写这一份祝词前,也意识到:对于不得不把健康排在末位的一代人来说,对于健康问题不止停留在身体层面的大众来说,传统的、窝心的治愈式,不再能让人松口气;大家像期待断电一样,期待一种带有锋芒的、出口式的治愈广告,大声地喊出受众心里话。于是才有了《登高祝词》,有人在高处振臂,更多人登高回应。

我们去登高吧!从现实主义登到浪漫主义

大品牌广告片,也可以很轻巧。

开篇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伏笔,对于五种人群的召唤,打开一种地理上的开阔,给人群煞有介事的使命感。紧接着,大声讲出的 6 句祝福,则对应了 6 个现实主义的社会话题。

对应现实主义的社会话题的6句祝词

越来越多的登高群像加入进来,背着熊的少年、中国卓别林、给稻草人戴帽子的小孩、在高原上肆意跳舞的女孩、骑在木马上的保安大哥,五种浪漫主义色彩的群像代表开始替代现实主义。当灵感来自夏加尔绘画的歌曲《登高》唱起来时,有伙伴表示打了个激灵。

登高群像

一支代表云南白药的“重楼”,被穿着汉服的年轻人以插茱萸的方式,给到不开心的归乡人时,品牌的心意也变得诗意又具体。浪漫主义大概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是现实主义的一颗良药。说起云南白药,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从上上一代人开始,家里就常备的小药瓶,和小时候广告里在高处的采药人。但是深入了解我们才发现,传统中药企业在今天早已经深入日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治愈我们的日常。整部片子,祝词的形式和视觉语言是中国的、内敛的,但内容却是当下的,足够轻巧也足够云南白药。这是一个 121 年的国民大品牌与胜加北京关于品牌转型的解题新思路。

云南白药 × 重阳节IP

一个传统的节日成为一个品牌阵地。

一个不停登高的企业,在这个登高的节日发声,品牌大健康带来的治愈,和公众的治愈期待一拍即合,内在价值的共鸣产生了:从今天起,做一个把健康放在高处的人。短片结尾,有人在山泉边刷牙,有人枕着白云睡觉,有人在山顶洗头,有人搬一盆大大的盆栽回家,也有人爬上树屋把万事万物看开。自此,品牌、节日、大众在同一个广告里,用治愈达成共鸣,用“登高”完成共情仪式,重阳和云南白药这一对CP正式出道。而对于胜加来说,从宏大,到治愈,故事大王在品牌所下达的创意需求里,在时代的脉搏上,书写着广告的变化和趋势。

硬核参数、颠覆迭代,是一般发布会新产品面世的基本动作;幻灯片展示、演讲、新品揭晓,是一场发布会的铁打流程。但当一个“以亿万家庭幸福为使命”的品牌,要发布新产品,胜加将如何操盘一场规定动作之外的“发布会”?

这次的项目是方太2023新品发布会的整合营销。不同于市面上高曝光度的3C和汽车,厨电品牌想通过发布会和消费者有效沟通,其实有原生门槛。如何让消费者对厨电科技产生好奇与共鸣,听起来有点难,但没有人会拒绝听一个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故事,所以擅长用故事打动人的胜加,决定以“故事”来整合营销。

主策有故事,故事从数字49416说起

发布会要和用户沟通什么故事?当胜加深度解读方太科技后,发现不论累计探访10000+ 用户的厨房现状进行研究改造,还是研发洗碗机时走访25个城市,亦或是本次发布的Y系列,新科技背后,你永远能看到真实家庭的新生活需求。

因此,胜加找到了一个关键数字“49416”。

49416万,是2022年国家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中的总家庭户约数,也是方太美善科技一直以来的使命对象。当一场发布会,去沟通49416万户家庭的千家万户个故事,让14亿人,看见14亿人,自然就能看见,产品新科技应用的全部家庭场景。

于是,“49416”成了用户和品牌沟通最好的共情点,也成了本次发布会的第一关键词。用户会通过这场发布会,通过真实故事,看见方太科技助力下的“1/49416”户家庭,看见方太循你而来的产品用心。

预热有故事,理性的中国厨房田野调查,也可以讲故事

“49416万”看似是理性的数字,其实是一个个生动的家庭面貌。因此当胜加为发布会筹划宣传片,就想到,不如把“49416”的数据,制作成一支中国家庭真事的故事片。用最真实的素材,最朴素的呈现,最原始的面貌,去打动屏幕背后最真实的人。

天南海北的厨房故事,让民生更生动。东南西北,生活跨度大不同,城市乡野,生活面貌更相异。胜加要记录的并不是一条《舌尖》,而是当创新科技走入每家每户,你前所未见的中国家庭新场景。

当厨电科技走入内蒙古:边远地区,不再是科技的边缘区

当厨电科技连接重庆两代:代代相传的血脉里,只见辣香,不闻辣呛

当厨电科技敬畏当地文化:新的科技,尊重老传统,却有新仪式

当厨电科技被带去远方:生活不止眼前,还有诗与远方的食材

一场“中国厨房的影像采风”,见证了方太科技取之4万万家庭的灵感,用之于4万万家庭的生活的品牌行动。胜加告别品牌发布会常用的宏大叙事,抱着对中国家庭生活的最大敬意,去记录,去共情。

嘉宾有故事,代言人,也可以变成故事的讲述者

当一个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布会,用“故事”而非“炫技”去对话用户,你会更好地感受到科技的温度。

于是,方太新品发布,变成了2023生活洞见大会。2023年10月26日晚,胜加邀请到49416万里的生活者,去分享科技助力下的独家生活故事。

杨祐宁的故事,入微/49416万

一只鸡,最寻常所见的食材,也能通过“庖丁解鸡”的方式,焕发全新的美味生命,从而在入微处给生活新体验。这是杨祐宁的生活故事,他现场演示一只鸡不同部位的烹制方式,而方太也以全新Y集烹回应了他的“入微”生活方式。比起单纯讲解新产品,故事,让用户感同身受了新产品的体验。

惠英红的故事,洗练/49416万

“信不过洗碗机”是惠英红的真实故事,她因为件件餐具都如考究艺术品,舍不得用洗碗机,不得不亲手净洗。而方太以全新Y嵌洗去打消了她的顾虑,原来这些餐具也是可以洗护的。

陈坤的故事,同行/49416万

陈坤分享了自己“行走的力量”,把远方的食材带入方寸厨房、也把厨房带去远方的故事。

不同于以往范式里的代言人站台、研发者自述,每个生活者,在这里分享生活的故事,用户也在故事中,种草了方太科技。

现场有故事,高深的新产品数据与原理,也可以讲故事

当方太产品洗碗机研发者向胜加团队分享技术原理时,尽管理解门槛很高,但看到餐具被精密洗护的效果,也依然受到了触动。那,如何让用户也同样感知呢?于是胜加邀请“b站科技圈的故事大王”何同学来发布会现场,进行了一场“何同学的物理实验课”。当复杂的公式变成艺术创作,当方太洗碗机喷淋臂工整地完成了一幅画,观众无一不惊叹于那些看不懂的公式背后的精密。方太×何同学,让复杂的技术原理,变成了一次喜闻乐见的科学故事,用户更好地明白了方太洗碗机的功力。

周边有故事,每个角落,每张明信片,都在诉说故事

在发布会现场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阅读1/49416的故事。在周边明信片里,翻阅一张张五湖四海的厨房故事;在每一个全场景厨房里,畅想自己的未来生活故事。在嘉宾定制区,也可以打印出自己的专属故事关键词。来到现场,最大的氛围感,就是故事感。

以往科技发布会,“高科技感”、“炫技”是主流做法;但这一次,胜加选择以美善之心做美善科技,以共情用户的“讲故事”方式,筹划了一场新品发布会整合营销。从49416的发现(发布会主题策划),到49416的故事(发布会预热影片),到49416的分享(发布会传播操作),到49416的呈现(发布会会场落地)——胜加愿意证明,一场高科技发布会里,生活也可以是现场的主角;一场高科技的发布会,故事大王可以带你慢慢听一个又一个故事。

提到大自然,你会想到什么?是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还是李白“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初代广告人其实早已把大自然夸了几千年,成功案例不用细数,小学生张嘴就来。但这一次,大自然的滤镜恐怕要被这代广告人打碎了。

看完了陈坤、贾静雯、管泽元跟自然过招后,发现原来大自然耍起性子来,谁的脸面都不看。

他们在自然的“事故”里,收获了自己的故事

陈坤刚出道时的事业焦虑,和很多初入职场就很高起步的大厂人相似,他们一毕业就进了大厂, 不确定自己的成就来自自身实力,还是大厂光环。

不得不说,陈坤老师行走半生,归来仍是“金燕西”

没看到日出的陈坤,收获了远山和雾景,这另外的礼物也依然美好。

贾静雯以妈妈的身份谈到家庭焦虑,代表了很多422/421家庭。他们身边到处都是育儿经分享和优质父母的模板,贾静雯认为当妈妈其实和面对自然一样,不可能事事周到什么都会。所以即便是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也要拥有敢于面对不确定的勇气,成为孩子的榜样。

勇气大过天的贾静雯老师,不愧是无数人心中最好的赵敏

没钓到鱼的贾静雯,给自己画一只鱼,也不算空手而归。

管泽元管大校则代表着年轻一代被人设绑架的人设焦虑,他们穿衣打扮、朋友圈发什么文案都会考虑是否符合人设。但这一次管泽元想开了,无论是在二次元峡谷被打脸,还是被三次元里的大自然打脸,都不必在意,毕竟人设这个事,你不在意就没人在意。

这一波反向预测的管理学,好像又被大自然提前预判了

选路的管大校又又又“毒奶”了,但大自然可没有亏待他。

自然这么不确定,却总有人“赴汤蹈火”

近两年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火热,偶有几次的风和日丽,确实能治愈在城市生活受的“伤”,但自然的真相并非如此——突如其来的暴雨、不打招呼的冷空气、分不清对错的岔路,各种意外不请自来。

所以当别的品牌都在放大自然美好的一面,可隆希望大家擦亮眼睛,把自然看得更全面。不止要看到自然的真相,还要看到在这些不确定的真相背后,自然也给了我们面对、解决问题的勇气,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确定感。

胜加输出了“有故事 才是自然的事”品牌价值主张:一方面能更好地传达可隆作为专业户外品牌所倡导的“the best way to nature”的品牌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产品自信,用强有力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功能支持,鼓励大家勇敢面对焦虑和不确定,把那些不确定的 “事故”,变成自己确定的故事。

送给14亿中国人一份登高祝词,呼吁人们把健康放在高处,感受登高带来的治愈;开一场中国49416万户家庭故事的发布会,让消费者对厨电科技产生好奇与共鸣;用三支视频揭秘探索自然的真相,有故事,才是自然的事,鼓励大家勇敢面对焦虑和不确定事故。“故事大王”胜加以细腻的笔触,创作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将品牌的核心理念与富有人文色彩的创意洞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时代的脉搏上,书写着广告的变化和趋势。

本文案例来自于SG胜加

来源:中国广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