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牵手2700亿赛力斯!A股特斯拉藏着新底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3 12:26 1

摘要:10月9日,重庆2700亿市值的赛力斯突然官宣大动作:旗下子公司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正式签具身智能合作协议,连重庆副市长都到场见证。就在消息刷屏前几天,全新问界M7 2026款单周大定冲破6万辆,累计小订飙到23万辆,而同期特斯拉Model Y销量同比跌了8

10月9日,重庆2700亿市值的赛力斯突然官宣大动作:旗下子公司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正式签具身智能合作协议,连重庆副市长都到场见证。就在消息刷屏前几天,全新问界M7 2026款单周大定冲破6万辆,累计小订飙到23万辆,而同期特斯拉Model Y销量同比跌了8%。一边是和科技巨头绑手,一边是在销量上压过特斯拉,这家造了39年车的企业,早不是“华为代工厂”了,正朝着“A股特斯拉”的方向猛冲。

要明白这场合作的分量,得先看清双方的分工有多对路。具身智能要落地,核心得有“大脑”和“手脚”配合,这正好是字节和赛力斯的长项。火山引擎拿出的是字节打磨多年的“智慧大脑”——语言、视觉这些多模态算法已经很成熟,AI算力还经过了50多个内部业务场景的验证,旗下豆包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在测评里一直靠前。

赛力斯则亮出了制造业的“硬功夫”:砸了近300亿建的魔方技术平台,三座关键工序全自动化的智慧工厂,还有6619件授权专利打底。双方明确要搞“技术研发—场景验证”的闭环,说白了就是火山引擎让智能体“会思考、能感知”,赛力斯负责让这些技术在汽车、机器人上“能落地、能量产”,这种互补在行业里真不多见。

这可不是临时起意的合作,而是赛力斯早就盘算好的战略升级。之前它花115亿买了引望智能股权,拿到华为智能驾驶、座舱技术的优先使用权和决策参与权,这种“股权绑技术”的模式,已经让问界的华为乾昆ADS 4系统实现无高精地图全国覆盖,反观特斯拉FSD在国内还受数据合规限制。现在再拉上字节,等于在华为的“车端智能”之外,又补了字节的“AI生态”短板,双重技术护城河就建起来了。

市场早就用销量证明了赛力斯的实力。2024年问界M7卖了19.59万辆,拿了大中型SUV和新势力双冠军,到2025年9月累计交付超32万辆,比特斯拉Model X近五年国内交付总和还多。更关键的是它的增长质量高:M5守23万级市场,M7站30万级,M8冲40万级,M9攻50万+级,单车均价超40万,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涨了81.03%。而特斯拉为了保销量一再降价,毛利率从25%跌到18%,高下立判。

制造端的底气更是赛力斯叫板特斯拉的资本。特斯拉上海工厂曾因供应链问题多次减产,赛力斯凤凰超级工厂用3000多台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订单潮来了能快速把供应商产能提到1200台/天,还能做到“发布即交付”,比特斯拉动辄数月的等待周期强太多。这种规模化落地能力,正是字节选它合作的核心原因——没有扎实的制造根基,再牛的AI技术也是空谈。

有人总说“赛力斯过度依赖外部技术”,这话早过时了。特斯拉看着全栈自研,还不是高度依赖宁德时代的电池?赛力斯39年的制造积淀才是根本,华为和字节的技术更像“催化剂”,把它的产业基因激活了。2024年它研发投了70.53亿,同比增58.9%,研发人员占比三分之一,这投入远不是普通制造企业能比的。

现在赛力斯的打法,比特斯拉还灵活。特斯拉靠单一视觉方案闯天下,赛力斯给问界M7搞了双智驾路径:高阶版用192线激光雷达应对复杂天气,增强版用视觉方案控成本,高端用户和家庭需求都覆盖到了。加上字节的具身智能技术,未来问界可能不只是车,而是能理解指令、感知情绪的智能伙伴——比如察觉车主累了就切静谧模式,下雨了自动调灯光雨刮,这种拟人化体验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更进一步。

资本市场也早嗅到了机会,9月下旬赛力斯股价连拉四个涨停,市值破2600亿,还获批港股上市搭了“A+H股”融资平台。特斯拉崛起靠“技术+制造+生态”,现在赛力斯用“华为技术+自主制造+字节生态”的组合拳,走了条相似但更贴合中国市场的路。

看到这肯定有人问:“赛力斯真能成A股特斯拉吗?”至少现在看,关键要素它都有了:销量能跟特斯拉主力车型抗衡,技术有双重合作壁垒,制造能规模化交付,财务还能高增长。更重要的是,它踩准了具身智能这个风口,这可是比自动驾驶还前沿的赛道,特斯拉都还没怎么布局。

不过挑战也摆在那。具身智能从技术到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行业还在探索场景,大规模应用得等些时间。而且特斯拉的全球品牌和渠道优势还在,赛力斯要出海得闯不少关。另外,华为智选车里还有享界、智界这些竞品,怎么保持差异化也是个考验。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2700亿巨头和科技巨头的联手,已经让中国车企的竞争从“性价比”升级到“生态战”。以前特斯拉定义的智能汽车标准,现在正被赛力斯这样的中国品牌改写。

可能有人会犯嘀咕:“合作最后能不能成还不好说”,但从双方优势互补和行业趋势看,这步棋踩准了智能汽车向“智能体”进化的节奏。也有人担心“技术整合会不会出问题”,但赛力斯和华为的成功合作,已经证明了它的技术融合能力。

你觉得赛力斯能成为真正的“A股特斯拉”吗?对它和字节的具身智能合作看好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热心精灵wQ00U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