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伯纳德·阿尔诺,一个让整个奢侈品界都闻风丧胆的名字。他用精明而残酷的手段,吞下了LVMH集团,并把它打造成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奢侈品帝国。
伯纳德·阿尔诺,一个让整个奢侈品界都闻风丧胆的名字。他用精明而残酷的手段,吞下了LVMH集团,并把它打造成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奢侈品帝国。
但是在世纪之交,Gucci(古驰)用一场反收购战,以退为进,借力打力,一举让阿尔诺栽了个大跟头。
但这位驰骋资本丛林中的“狼王”,显然不会轻易服输,他把目光转向了另一块更鲜美但也更难啃的骨头——爱马仕(Hermès)。
如果说Gucci代表着意大利的叛逆与张扬,那么爱马仕,就是法国奢侈品精神的顶点。它不追求时尚潮流,而是执着于工艺的纯粹,代表着对“稀缺”和“慢时尚”的坚持。
阿尔诺已经盯了它很多年。这一次,他决定不再正面硬攻,而是玩一把更具技巧性的“暗度陈仓”。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奢侈品行业普遍遭遇滑铁卢。尽管爱马仕底蕴深厚,但在市场哀鸿遍野之际,股价也难逃下跌。
阿尔诺终于等到了时机。
他迅速行动,部署了两步关键棋:
第一步:潜伏
他派出旗下子公司悄悄在二级市场买入爱马仕4.92%的股份。这与此前对Gucci的策略如出一辙:精准卡在5%的披露红线之下,进行试探性潜伏。但这只是掩人耳目的前菜。
第二步:设局
阿尔诺找来三家投行,签署了一系列复杂的对赌协议,在金融工具的掩护下进行“暗注”。
这套操作的核心在于:三家投行先行买入爱马仕股票,并将股票隐藏在自有账户中。阿尔诺无需出面,无需立即申报,一切都处于监管雷达看不到的地方。协议约定,如果股价在期限内涨到目标线,阿尔诺便有权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下这批股票。
这实质上是一份“曲线控股”的金融结构:涨,阿尔诺便能以低价吃进股份;不涨,他只需赔付可控的违约金。而投行无论涨跌都能获利,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通过这套精心设计的金融架构,阿尔诺成功锁定了爱马仕17.1%的股份,而市场上却没有任何人能看到LVMH的名字。
这一潜伏就是整整两年。直到 2010年10月,对赌协议到期,阿尔诺开始收网。在短短三天内,阿尔诺从投行手中接连收回股份:
10月22-23日: 两笔协议生效,阿尔诺收回980万股,并向监管机构报备。市场开始警觉。10月24日: 第三笔协议到期,再获300万股。这时,阿尔诺合计拿下22.02%的股份(17.1%的协议股份 + 4.92%的市场股份),一跃成为爱马仕的第一大股东。没有预警、没有谈判,这个“野蛮人”已静悄悄地坐上了爱马仕的主桌。
然而,这波卡在监管边缘的“合法不合规”操作,也埋下了日后被反击的两个雷点:一是投行配合。三家投行心知肚明股权转移的控制权意图,却一路绿灯配合,其背后的利益与合规性存疑。
二是信息隐瞒。 LVMH使用现金对赌,理论上属于重大财务承诺,本应在财报中披露风险,但却被完美隐藏,将信息披露的不透明性发挥到极致。
尽管阿尔诺手握22%股份,爱马仕家族名义上仍掌握约70%的股权。但问题在于,这70%分散在几十位家族成员手中,股权结构松散,难以形成合力。阿尔诺正是看穿了这盘“散沙”,才敢于暗中埋伏。
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如今掌控爱马仕的家族成员,其实没有一人姓“爱马仕”(Hermès)。早在几代人之前,接力棒就传给了女婿们,真正经营公司的人姓杜马(Dumas)、普埃奇(Puëch)、盖朗(Guérin)等。他们是爱马仕的守门人,但平时各忙各的,理念、投入度截然不同。
阿尔诺以为他们是一盘散沙,根本斗不过自己,却没想到,危机爆发促成了家族历史上最罕见的一次生死闭门会议。
2010年12月,52位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家族成员,在零下2度的巴黎郊区齐聚一堂,只谈“守卫爱马仕”。他们做出了三项铁腕决定:
集中控股: 将50.2%的股份集中打包,放进一家未上市的家族控股公司。冻结协议: 签署冻结协议,20年内不得转让、不得套现。优先购买权: 剩余的12.6%股份,加上“内部优先购买权”,杜绝外流。爱马仕家族成员合影。最右是家族第六代成员Axel Dumas,现担任爱马仕集团CEO
有家族成员甚至不惜卖房卖画,筹集资金回购股份,以补足公司现金流,牢牢锁住股权。阿尔诺原本以为能吹散的“散沙”,迅速筑成了一道铜墙铁壁。
家族阵地稳固后,爱马仕不再被动防守,而是选择了主动出击:直接将LVMH告上法国证监会(AMF),指控其内幕交易、信息隐瞒、操纵市场,以及最严厉的“欺诈性收购”。
这场奢侈品史上最轰动的金融官司持续了三年。最终,法国法院拍板定论:LVMH被裁定违规,信息披露不透明,罚款 800万欧元;且必须出清手上全部22%的爱马仕股份,五年内不准再触碰爱马仕股票。
阿尔诺的“曲线控股”梦想至此全盘落空,换来的是被驱逐出门、缴纳罚款、割肉让股。
但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漫长的交锋期间,爱马仕股价飙升。阿尔诺最终靠卖出这22%的持股,净赚超过38亿欧元(当时折合人民币约288亿)。这场看似“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失败收购战,却让LVMH在财务上大赚一笔。
爱马仕的这场反突袭,成了它真正的“成人礼”。
这52位“不姓爱马仕”的股东,不仅临时抱团守住了百年家业,更深刻意识到:仅凭家族血缘不足以长治久安,必须提升公司治理的专业化和透明度。他们成功地告诉世界:爱马仕仍然不靠资本驱动、不追逐风口、家族依然掌权,但其流程已更透明、治理已更专业。
15年后回望,爱马仕一路翻盘,营收突破152亿欧元,市值一度反超LVMH,加冕新王。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资本对决,就是爱马仕脱胎换骨的催化剂。
来源:直爽清风f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