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10月10日的第三节,快船一口气打出42-8,比分瞬间变成大课间的练习题,这个时间节点把“新赛季磨合效果”清清楚楚地摆在大家眼前
北京时间10月10日的第三节,快船一口气打出42-8,比分瞬间变成大课间的练习题,这个时间节点把“新赛季磨合效果”清清楚楚地摆在大家眼前
没有铺垫,快船的合体首秀选择用强度和执行力说话,广州龙狮则在高压下寻找下赛季的参照物,这场球不只是比分难看,更像两种节奏的直面碰撞
这不是一场友谊赛,而是一次系统体检
快船休赛期的补强被ESPN评为第一,2年8150万续约哈登、2年1150万留住巴图姆,再加上引来场均19分8.2篮板的科林斯、签下兼具三分与护框的大洛佩斯、引进持球点比尔并迎回“老船长”保罗,纸面上补齐了替补内线和控卫的漏洞,各位置至少三人轮换
对面,广州在与马刺、雄鹿的交手里已经吃过苦头,本场内部目标定得很务实——输20分以内算赢,拖到最后5分钟就是完成任务,这句话在更衣室里被反复提起
开场有个小插曲
快船球员博格达诺维奇早早因伤离场,目前并无明确恢复消息传出,意外并没打乱快船节奏
伦纳德像是把投篮线拴在手上,连续三记三分把场面压住,广州这边奥拉迪波马上还以颜色,里突外投都要,李祥波在外线也给到回应,一度把分差缩到3分
这个阶段的细节很鲜明
快船的每个回合都在找最对的点,而广州在努力找最舒服的点,两者之间有差别,比分暂时还看不出来
转折来得不算慢
次节开始,科林斯和大洛佩斯在内线连续强打,外线的传导更顺畅,空间拉开后广州的协防开始出现犹豫
奥拉迪波用一记暴扣把情绪拽回来,场面依旧紧张,但半场结束时快船已经建立了双位数的优势
从次节开始,快船的体系感开始把个人能力变成分差
你可以看到保罗在弱侧像钟表一样调度,哈登在强侧挡拆后把球分到最合理的手里,广州的队员一旦追丢,就得从篮筐里捡球
真正的决心写在第三节
快船直接拉出一波29-4,单节打成42-8,分差飙到30分以上
比赛在第三节结束前就完成了教学目的
这个过程里有一个可感的细节,广州半节只得2分,快船则在三分线外连续开火,科林斯还贡献了两次暴扣,替补席被保罗带着迅速拉开,这也是这支队伍今年的底气——第二阵容不掉质量
末节快船派出更深的轮换,开场8-1再把分差抻长,直到142-95,广州的目标没达成,只能把录像留给训练课
单场数据不花哨但很准
伦纳德18分2助攻,保罗15分6篮板4助攻2次盖帽,哈登5分2篮板9助攻;
广州这边奥拉迪波24分5助攻2抢断,陈国豪13分5篮板
分差破四十,并不只是火力炫耀,而是轮换的厚度与执行的稳定
你会发现,快船在任何时段都能维持“有人控场”的状态,这对于季前赛磨合尤其重要
伦纳德的健康,是这支队伍的天花板和地板
半场18分更像一句安定剂,他的中距离干拔、篮下背身、外线投射都在轨道上,且不需要过度占用球权,这恰好缓解了哈登的攻坚压力
看一个小细节,第三节他在弱侧底角接球的三分出手速度更快,说明节奏和信心都在线
这位“关键先生”在季前赛就把角色亮了出来
保罗不是来分球权的,他是来分压力的
17分钟里投6中4、三分5中4,拿到15分6篮板4助攻,正负值+26,他在第三节带着替补席把分差直接拉爆
你会看到他在快攻中准确找到科林斯的空切、在阵地里给大洛佩斯的外线出手做铺垫
“拆分带队”的设计让48分钟里始终有人控住节奏
这位老队长的防守预判也在,几个提前站位的协防让广州的突破不得不改线
哈登的选择更耐看
他半场只拿5分却送出9次助攻,这不是“手冷”,是“心热”
有两次很典型,一次把球喂到祖巴茨顺下,另一次在空位找到科林斯,都是把团队效率放在第一位
他主动让渡球权,把自己变成主轴而不是终点,这种“牺牲得分、盘活体系”的方式,才是快船想要的争冠底色
祖巴茨仍旧把事情做得扎实
半场8投7中,15分5篮板2助攻,挡拆顺下的路线清清楚楚,接哈登的传球像接地气一样踏实
篮板保护也有,几次在对手的头顶把球抓下来,直接发起转换,牵制力迫使对手收缩,为外线留出更干净的视野
祖巴茨把最简单的路线走到了极致,简单,正是最难的
首秀的科林斯像拼图一样卡住了空缺
15分4篮板,挡拆后定点、空切终结、外线投射都能给,四号位终于有了持续的输出
更重要的是他的防守可以从四号位换到五号位
快船既能“双塔”,也能“小个”,覆盖面一下子撑开
这个角色在过去几年一直是短板,今天看起来补上了
大洛佩斯的价值在第二阵容里体现得很直接
9分2篮板3助攻,正负值+28,他把内线空间拉到外面,让突破和分球都更顺
防守端护框依旧是他站着就能提供的东西,轮换时间里守住篮下,节奏就不会散
一个细节是他和祖巴茨短暂搭档时,弱侧的底角有人,强侧的篮下有人
这两人的站位让快船有了不同的战术层次
替补们的任务完成度也不低
巴图姆11分钟拿到5分3篮板2助攻,外线手感一般但防守站位稳定;
德里克・琼斯只打8分钟却投进两记三分,6分1篮板把能量交上;
23年新秀米勒7中5、三分4中2,拿到12分2篮板3助攻
年轻人敢投敢传,是能进轮换的信号;
邓恩投篮手感不在,但通过造犯规4罚全中,加上3篮板2助攻2抢断
这种“小事做好”的球员在季前赛很讨教练喜欢;
小鲍德温4投3中拿7分,露出天赋的切面
遗憾的是
博格达诺维奇只打了2分钟就伤退,评分自然拖了后腿,目前暂无恢复进展的进一步报道
把镜头移到广州
他们本来给自己定了“输20分以内”的线,现实是分差被拉到40分开外
这不是不努力,更多是节奏和对抗的适应问题
奥拉迪波拿到24分,攻守两端都在带队,本土的陈国豪也有13分5篮板,李祥波命中过关键三分但整体效率偏低
和强度较量,最先暴露的往往是习惯
广州在外援对位时能顶住,但一到整体轮转,协防脚步便慢半拍,这就是差距
有意思的是
季前赛这几天的共同话题都是“适应”
比如杨瀚森在北京时间10月9日完成NBA首秀,21分钟4分4篮板1助攻,伴随4次失误和6次犯规,主帅比卢普斯的观点也很客观——他在训练里的进攻特点能看到,但需要适应比赛节奏;
再比如北京时间10月7日湖人对太阳,詹姆斯与布朗尼首次父子同台,主帅雷迪克说“能见证这一刻很荣幸,也有点超现实”
这句话的温度,让季前赛不再只是技术统计
把快船这场和篮网对上海大鲨鱼、雄鹿对广州龙狮放在一起看
共同的答案是:节奏与身体,是最先把分差打开的两把钥匙
篮网靠外线火力和节奏掌控把分差一点点拉开;
雄鹿的压制更直接,字母哥带着队友在攻防两端夹击,广州同样没能达成“输分目标”
这种对比不是为了谁下不来台,而是为了让训练的方向更清楚
最新的消息是,博格达诺维奇的伤情暂无进一步披露,两队也没有更细的调整报道流出
季前赛的意义,其实在录播之外——快船把体系跑通了,知道谁在什么时候做哪件事;
广州看到了和强度对抗的代价,也知道下一步该把什么练到肌肉记忆里
赢和输在十月里不必太沉重,沉重的,是明白胜负背后每一次停步的原因
所以,别只看142-95的亮眼与刺眼
看的是第三节的42-8、看的是哈登的9次助攻、看的是保罗++的控场、看的是广州在强度里的挣扎和坚持
赛季很长,答案也不会只有一个,但在这一天,快船交了一张标准卷,广州则收了一套练习册
来源:网排TV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