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虽生性残暴,但他却为中国拔除了一个危害数百年的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3 12:08 1

摘要:一半是文采风流,写得出“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千古绝句;另一半却是血流漂杵,被钉在暴君的耻辱柱上,据说手上沾了数百万人的性命。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人的名字,你得掰成两半看。

一半是文采风流,写得出“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千古绝句;另一半却是血流漂杵,被钉在暴君的耻辱柱上,据说手上沾了数百万人的性命。

这个人叫黄巢。他是个才子,是个盐贩子,是个造反的头领,也是个皇帝,虽然是自封的。

他的一生像一场失控的大火,烧掉了大唐的繁华,也烧掉了无数无辜的生命。

可偏偏就是这场大火,在无意之中,竟烧掉了一个盘踞在中国身上数百年,已经深入骨髓的巨大毒瘤。

黄巢的家底其实不薄。

他家在山东菏泽,干的是贩私盐的买卖,这在当时算是半黑半白的生意,但利润丰厚。

搁在别人家,有钱了就想着置地买房,可黄家偏要儿子读书考功名。

黄巢也确实是块料,五岁就能作诗,是个远近闻名的神童。

家里人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盼着他能金榜题名,彻底洗白家族的出身。

可他们都想简单了。晚唐那会儿,朝廷的门不是为天下才子开的,而是为少数几个姓氏的后代开的。

所谓的科举,早就成了门阀士族之间的一场内部游戏。

你祖上没出过三公九卿,就算你才高八斗,也别想挤进去。

这堵看不见的墙,比长安城的城墙还要高,还要厚。

黄巢就这么一次次往墙上撞,撞得头破血流。

从十八岁考到二十四岁,人生最黄金的几年,全耗在了考场里。

每一次名落孙山,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他和整个家族的脸上。

怨气,就这么一点点积攒起来。

终于,在又一次落榜后,他对着长安城的方向,写下了一首杀气腾腾的诗,“我花开后百花杀”。

这已经不是一个失意书生的牢骚了,这是一份战书。

光有怨气是闹不出动静的。

老天爷似乎嫌这锅水烧得还不够开,又添了一把大火。

那几年,天灾不断,大旱之后又是大涝,田里颗粒无收。

百姓活不下去了,可朝廷的苛捐杂-税却一分都不能少。

就在这时候,一个叫王仙芝的同乡,也是个盐贩子,在濮阳拉起了反旗。

黄巢的机会来了。他不再犹豫,散尽家财,也拉起了一支队伍,响应王仙芝。

两股力量合在一处,很快就搅得天下不得安宁。

唐朝那些养尊处优的官军,根本不是这群亡命之徒的对手,一时间起义军势如破竹。

可打着打着,人心就散了。

王仙芝的骨子里还是个小富即安的商人,眼看队伍壮大了,就动了接受朝廷招安的念头,想弄个一官半职当当。

黄巢听了,当场就跟王仙芝翻了脸。

他要的,是把这不公的世道整个翻过来,而不是给自己换个好出身。

两人争执不下,最终分道扬镳。

后来的事证明,黄巢的判断没错。

王仙芝前脚接受招安,后脚就被唐军设计擒杀,脑袋都送到了长安。

同伴的死,让黄巢彻底断了对那个腐朽王朝的最后一丝幻想。

他成了起义军唯一的领袖,旗号“冲天大将军”。

公元880年,黄巢率领着数十万大军,终于攻破了他当年屡试不第的京城——长安。

皇帝唐僖宗带着一帮公卿大臣,仓皇逃往巴蜀,把偌大一座都城和满城百姓,留给了黄巢。

刚进城的黄巢,或许还想过要做个好皇帝。

他登基称帝,国号“大齐”,一度也曾约束部下,试图建立新秩序。

但很快,压抑已久的仇恨就吞噬了理智。

他下了一道命令,唐朝的旧官,四品以上的,全部撤职查办。

这道命令的背后,是一场针对整个门阀贵族阶层的血腥报复。

那些曾经高高在上,决定他命运的士族子弟,如今成了他发泄怒火的对象。

长安城内,一场系统性的屠杀开始了。

只要查出是门阀世家出身,无论男女老少,一律处死。

富丽堂皇的宫殿被付之一炬,据记载,长安的宫室在这期间“十焚六七”,千年古都化为一片焦土。

黄巢用最残忍的方式,实践了他当年的诗句。

这场狂欢持续了四年。

公元884年,黄巢兵败,在虎狼谷自尽。

他的“大齐”帝国烟消云散,留下的,是一座残破的长安和一群身份特殊的女人——他的姬妾。

这些女子大多出身高门,在黄巢败亡后被俘,押到了逃回长安的唐僖宗面前。

皇帝本想看她们痛哭流涕,咒骂黄巢以求活命,可一个女子却站了出来,她没有求饶,反而质问唐僖宗,“陛下,您将国家的公卿将帅置于何地?

为何让一个盐贩子占据长安四年之久?”

一句话,问得龙椅上的皇帝哑口无言,恼羞成怒之下,下令将所有姬妾当众处死。

黄巢死了,但他点燃的那把火,并没有熄灭。

一个叫朱温的人,接过了他的“火把”。

朱温原本是镇压黄巢的唐朝将领,可他对门阀士族的憎恨,丝毫不亚于黄巢。

在他掌握大权后,对士族的清洗变得更加系统和冷酷。

最著名的一幕发生在白马驿。

当时,朱温将三十多名士族出身的朝廷高官骗到此地,全部杀害。

这些人,在当时自诩为品行高洁的“清流”。

朱温的部下李振看着他们的尸体,说出了一句载入史册的狠话,“此辈清流,可投于黄河,使为浊流!”

于是,这些士大夫的尸体被悉数扔进了滚滚黄河。

自魏晋以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了数百年的门阀士族,就这样,被黄巢的屠刀和朱温的黄河水,彻底冲刷干净了。

一个时代,以一种极为惨烈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后来到了宋代,科举制度才真正意义上向平民敞开了大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历史就是这样,它不讲温情,只讲结果。

黄巢无疑是个恶魔,但这个恶魔,却用他的暴行,硬生生为中国拔掉了一颗早已腐烂的毒瘤。

当那些“清流”的尸骨沉入黄河的泥沙时,没人知道,这究竟是一场悲剧的结束,还是一场更大混乱的开始。

来源:明镜纪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