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娃哈哈这家族商业故事比商战剧还上头——宗馥莉卸任集团职务的消息刚官宣,她叔叔宗泽后就带着“娃小智”开招商会,叔侄俩一个推4块钱的无糖茶,一个卖“配方跟娃哈哈一样”的低价AD钙奶,直接把家族里的竞争摆到明面上了。这事看着突然,其实早有伏笔,背后
2025年10月,娃哈哈这家族商业故事比商战剧还上头——宗馥莉卸任集团职务的消息刚官宣,她叔叔宗泽后就带着“娃小智”开招商会,叔侄俩一个推4块钱的无糖茶,一个卖“配方跟娃哈哈一样”的低价AD钙奶,直接把家族里的竞争摆到明面上了。这事看着突然,其实早有伏笔,背后还藏着娃哈哈股权的门道,以及家族企业传代的难题。
卸任就创业:宗馥莉的“娃小宗”玩低价
宗馥莉卸任那阵,不少人都猜“是不是放烟雾弹”——毕竟她接盘这两年干得挺猛:调整公司架构、优化经销商规则,连选经销商都用上“竞标”模式,2024年还把娃哈哈营收从512亿拉到700亿,打破了好几年的增长僵局。结果董事会就一句“尊重个人选择”,实打实地坐实了她离任的事。
没等大家消化完,宗馥莉转身就在社交平台推了自己的新品牌“娃小宗”。首款产品选了无糖茶,定价4块钱——比农夫山泉东方树叶(5块)、元气森林纤茶(6块)都便宜,姿态摆得特别清楚:就是想靠低价先打开市场。
有意思的是,账号一晚上涨了6000粉,好多人还以为是娃哈哈的子品牌,直到她团队说明“完全独立运营”,大伙才反应过来:这位前“长公主”,是要自己单干了。
但宗馥莉的麻烦也不少。之前那笔18亿美元的资产官司输了,香港高院驳回了上诉,保全令到现在都没撤;更关键的是,她手里虽握着娃哈哈29.4%的股份,是实打实的二股东,可集团46%的股份在国资手里——2025年2月她想把387件“娃哈哈”商标转到自己公司,直接被国资否决,这说不定就是她要自己创牌的原因之一。
早有准备:宗泽后“娃小智”盯着娃哈哈
宗馥莉这边刚推“娃小宗”,第二天宗泽后就带着“娃小智”开招商会,现场直接说“配方跟娃哈哈一模一样,价格还更便宜”。这压根不是临时凑的摊子。
查工商信息就清楚了:“娃小智”所属的公司,2025年1月就成立了,原来叫营养素递(杭州)食品有限公司,今年9月才改成现在的名,注册资本500万,办公地就在杭州西湖区,离娃哈哈总部没多远。产品线更明确,全盯着娃哈哈的经典款:AD钙奶、矿泉水、椰子水、八宝粥,一样都没落下。
招商会效果还挺好,会一结束就签了153家客户。宗泽后还特意在朋友圈补了句:“娃哈哈不是宗家的,娃哈哈是陪随80、90后成长大的一代饮品品牌”——这话听着是强调品牌的公共属性,其实就是为自己“跟侄女展开竞争”找立场。但得说清楚,“娃小智”跟娃哈哈集团真没半点关系,连生产供应链都是独立的,宗泽后打的就是“宗家亲戚+同款配方+低价”这张牌。
其实早在宗馥莉刚接盘时,宗泽后就没藏住不认同的态度,公开表示她“太急功近利,脚跟还没站稳就忙着推进改革,太高调容易出问题”。现在侄女卸任了,自己把新品牌亮出来,之前嘴上的分歧,总算变成实打实的市场竞争了。
股权那点事:卸任背后的国资与家族角力
好多人都纳闷:宗馥莉明明把营收拉了三成,为啥还要卸任?核心原因就在股权上。娃哈哈不是纯家族企业,国资股东持股46%,比宗馥莉的29.4%还多,她想推进的改革,得国资点头才行。
之前她搞的“经销商竞标制”,就遭到不少老经销商的反对——这些人跟着宗庆后做了二三十年,早习惯老模式了,竞标制直接打破了“一个区域只合作一家”的规矩;更关键的是商标转移没成,这等于断了她“把核心资源整合到自己平台”的路。有接近娃哈哈的人士透露:“2025年上半年,她跟国资股东的分歧就挺明显,卸任更像是两边各退一步的结果。”
宗泽后敢这时候推“娃小智”,也看准了两点:一是宗馥莉卸任后,娃哈哈暂时没个明确的“家族代言人”,市场有空缺;二是下沉市场就认“低价经典款”——不少县城超市老板都说“娃哈哈AD钙奶卖4块5,要是有同款卖3块8,肯定好卖”,这正好是“娃小智”的核心卖点。
行业里的难:家族企业传代咋就这么费劲?
娃哈哈这家族竞争,其实就是2025年中国家族企业传代的缩影。今年市面上大概60%的民企都面临交接的事,尤其食品饮料行业,更难——守着老品牌不创新,容易被新品牌挤掉;想改革吧,又容易触碰到老员工、老经销商的利益,两头为难。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就表示:“宗馥莉想拿互联网思路改造传统企业,可没平衡好国资、老员工和家里长辈的关系;宗泽后看着接地气,却有个大问题——消费者会不会觉得‘娃小智’贴着娃哈哈的影子?这对品牌长期发展可没好处。”
现在叔侄俩的路子很清楚:宗馥莉靠“娃小宗”走年轻路线,4块钱的无糖茶瞄准白领和学生群体;宗泽后靠“娃小智”往下沉市场走,用低价经典款抢乡镇超市的生意。但这仗不好打——宗馥莉得摆脱“娃哈哈前继承人”的标签,让消费者真正认可“娃小宗”;宗泽后则要证明“娃小智”不是蹭热度,是真能靠性价比站稳脚跟。
更关键的是,娃哈哈集团到现在都没表态。要是后续集团自己推新品,会不会跟“娃小宗”“娃小智”形成市场竞争?国资股东又会站在哪一边?这场竞争会不会变成“王老吉与加多宝”那样的内耗,还是能跑出个行业新黑马?说不定到年底饮料销售旺季,就能看出点眉目了——毕竟谁先把货铺到终端超市,谁就多一分胜算。
来源:驰尘追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