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偶遇“当代活雷锋”,他是“太阳的一缕光”——优秀军转干部金正洪侧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3 10:42 1

摘要:2025年9月28日,在辽宁雷锋干部学院晨游快要结束之际,一个军人特征十分突出的晨练者进入我的视野。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在抚顺偶遇了曾被作为《雷锋》杂志封面人物重点报道的转业干部——金正洪。

文丨倪玉

2025年9月28日,在辽宁雷锋干部学院晨游快要结束之际,一个军人特征十分突出的晨练者进入我的视野。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在抚顺偶遇了曾被作为《雷锋》杂志封面人物重点报道的转业干部——金正洪。

或许是因为刊登金正洪他的那期杂志自己做了收藏格外记忆犹新,或许是因为综合楼大堂报道处最显眼处《雷锋》杂志封面人物宣传墙也有图片提醒自己,或许是命中的我们俩有缘分……同为退役军人,我们相见恨晚。金正洪告诉我,他如今正全身心投入到弘扬雷锋精神的事业中,无论是组织宣讲、整理史料,还是帮扶他人,都力争做到更好。

“我刚刚冒雨晨跑准备结束,这是自己的一贯习惯。这一次来到抚顺,我就像回到了‘精神家园’,不仅见到一批志同道合弘扬雷锋精神同仁,而且看到雷锋学院的气氛渲染,他自己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行的动力和干劲。他对《雷锋》杂志创刊10周年总结交流活动充满期待……”金正洪如是说。

金正洪,男,中共党员,1963年4月出生于义乌苏溪湾头下村,曾就读于立塘、前店等学校。1981年11月应征入伍,大学文化程度,曾经职于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司务长、军需助理员、政工干事等职。入伍近20年来,坚持实践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被人们比作“太阳的一缕光”。

金正洪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只要网络搜索一下,不讲铺天盖地,至少有很多链接……金正洪曾经2次荣立二等功,6次荣立三等功,相继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全军“学雷锋标兵”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浙江省十大慈善之星”“浙江省优秀军转干部”等一系列殊誉,被誉为“当代活雷锋”。金正洪他当年在部队时做了无数件好事,事迹还上了《人民日报》一版头条。2004年金正洪转业回到家乡义乌,虽然环境变了,工作岗位变了,但他初心不变,仍一如既往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并带领众多的战友、同学、同事和朋友积极向善,在义乌形成了良好的学雷锋氛围。特别是近年来,他不仅自己以身作则处处做好事,做善事,还利用点滴业余时间,用手中的笔把自己所做的和所看到的好人善举记录下来,先后写作出版了《爱在旅途》《爱在义乌》《爱在金秋》等多部纪实文学作品。

金正洪始终以雷锋为榜样,坚持做好事、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随着教育区域的调整,他原来帮扶的李埝林场小学撤并到李埝中心学校,他跟随着孩子们和李埝中心学校继续保持联系。学生们毕业了一批又一批,他结对帮扶的对象也换了一批又一批。过去是他一个人,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他所在老部队警卫连部分退役老兵和义乌市的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学雷锋的行列,并注册登记成立了“正洪爱心公益协会”,将爱心助学范围不断延伸,先后为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学校及困难学生送书近万册,捐助资金一百多万元,结对帮助学生上千名……

金正洪曾用热心挽救了两位失足青年,帮助一名流浪少年大成人,使两名劳改犯获得新生。坚持十八年如一日为江苏省东海县一所学校寄钱寄书,价值近万元。从1991年底起坚持每月为“希望工程”捐款50元,至今已寄出汇款单200多张。与此同时,还分别资助江西、四川、宁夏等地6名失学儿童上学。坚持参加无偿献血十余载,计献血61次14500毫升,成为全军“献血状元”。还加入了遗体捐赠、骨髓移植志愿者队伍,先后为帮助他人排忧解难写信门1700封,应邀作报告470多场,听众达50万人次,受到军营内外广泛赞誉。1987年后,全国近30多家新闻单位突出报道过金正洪的先进事迹,金正洪因为自己的事迹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这次应邀出席《雷锋》杂志创刊10周年总结交流活动来到抚顺,金正洪的行程安排的满满的,他不仅要参加相关活动上台进行交流发言,他还带着自己的特殊使命,他还要邀请《雷锋》杂志封面人物,邀请请雷锋旅官兵,邀请请全国各地学雷锋组织,为义乌市带领爱心团队志愿者团队留下宝贵财富。我向金正洪了解下一步工作规划,他兴奋的说:我们的“红色文化雷锋馆“正在筹建,“雷锋书屋”已建12个,分布全国江苏、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市;“春苗助学”爱心结对近千人,要让更多的山娃走出大山,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相处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虽然咱们俩是初次见面,但是两个人好像神交已经,一见如故,两个人不仅彼此第一时间添加了微信好友,还心领神会的共同来到了一楼大厅,在中央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的心里有爱脚下生风的雷锋铜像前留下合影留念。我们共同相约,为弘扬雷锋精神一路同行!

☆ 本文作者简介:倪玉,大连星海会展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连会议展览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自主择业教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用名:王玉,笔名:海无边、宁浦。军旅20载,3次荣立军功。曾任10余家报刊记者、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著书及参编教材32部,发表作品1000余篇,获征文奖近100项。从事会展业20多年,撰写策划案、材料及推文超100万字。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来源:京都闻道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