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内向、腼腆,经历过父母离异、壮年丧子、多次婚姻失败;他脾气暴躁、独断专横,被多位同事和员工诟病。但同时,他又是一位热衷创新、世界瞩目的科技天才,商业帝国富可敌国。这些看似矛盾的特质,竟然和谐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就是伊隆·马斯克。
他内向、腼腆,经历过父母离异、壮年丧子、多次婚姻失败;他脾气暴躁、独断专横,被多位同事和员工诟病。但同时,他又是一位热衷创新、世界瞩目的科技天才,商业帝国富可敌国。这些看似矛盾的特质,竟然和谐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就是伊隆·马斯克。
要理解这位“钢铁侠”,我们必须从他充满痛苦的童年开始。
马斯克出生于南非,从小就表现得与众不同。三岁时,幼儿园园长就认为他可能智力迟缓,因为他经常两眼空洞地凝视远方,对外界的呼唤毫无反应。这种被误解的孤独感,深深地刻在了他的灵魂深处。多年后,他自曝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这是一种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疾病,虽然不影响智力和语言,但会导致社交障碍、肢体笨拙和同理心缺乏。然而,这种病症也被认为容易造就天才。
八岁时,父母离婚,他跟随母亲生活,但母亲忙于模特和营养师两份工作,无暇照顾他。他养成了夜猫子的习惯,通宵看书,在学校频繁迟到,又因性格孤僻而长期遭受校园霸凌,直到15岁。
为了逃离,他搬去和父亲生活,却做出了一个令他终生后悔的决定。他的父亲喜怒无常,前一秒还欢声笑语,下一秒就会变得暴躁愤怒,动辄进行长达数小时的谩骂,甚至强迫他做侮辱性的家务。这种人格分裂式的专横,后来也成了他第一任妻子在他身上看到的阴影。
在现实的残酷与孤独中,书籍成为马斯克最重要的精神寄托。他曾试图从叔本华、尼采等哲学家的作品中寻找生命的意义,结果却从“困惑”走向了“绝望”。直到他接触了科幻小说:
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 这部作品和其中的“地灵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成为了他创立 SpaceX 的根基。《银河系漫游指南》: 这本书以幽默的方式回答了宇宙的终极意义——“地球是一台生物电脑,用来寻找‘正确的问题’,而不是答案。”这塑造了马斯克的世界观:他穷尽一生不是在寻找答案,而是在探究那个“对的问题”是什么。在11岁时,他通过自学编程,用三天时间完成了60小时的课程,并在13岁时成功编写并出售了一款名为《大火线》的小游戏,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00美元。更惊人的是,他甚至在13岁时就计划建立一家全国连锁的街机厅,并清晰地规划了如何用现金流偿还租金。
17岁那年,他逃离了家庭,奔向美国。在大学期间,他主修物理学(因为喜欢工程),兼修商学(因为不想给别人打工),这为他日后的科技和商业天赋打下了基础。
到24岁时,马斯克已经构思出了支撑他一生的三大宏伟愿景:
互联网可持续能源太空旅行他后来的所有公司,都是为了实现这三个愿景而建立。
互联网革命的到来,让马斯克放弃了去斯坦福读研的机会。他果断和弟弟创立了第一家公司 Zip2(一款交互式在线黄页服务)。然而,因他急于改变公司业务,最终被董事会否决,自己也被逐出了董事席位。不过,公司被收购后,他获得了 2200 万美元,用这笔钱买了跑车,也为后来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1999年,他创立了 X.com,旨在颠覆传统银行业,建立一个线上银行。马斯克是一位工作狂,但其粗鲁、不合群的行事风格,导致联合创始人集体辞职。X.com后来被迫与竞争对手合并,品牌改为 PayPal。虽然最终公司被 eBay 收购,马斯克获得了约2.5亿美元的回报,但他的“X情节”(他更希望公司名叫 X.com,并后来将 Twitter 改名为 X,将自己的人工智能公司命名为 xAI)和强烈的控制欲,都在此阶段暴露无遗。
他想要创造的,其实是一个集社交、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万能应用”,类似国内的微信。这个执念,直到他后来收购 Twitter 才得以再次付诸实践。
在经历了两次互联网公司的碰壁后,马斯克将目标转向了第二个和第三个愿景:新能源和星际旅行。
2002年,他创立了 SpaceX。在去俄罗斯购买二手火箭被漫天要价后,他决定自己制造火箭。这一消息让绝大多数朋友都认为他疯了。马斯克早年遭受了大量的嘲笑和讥讽,经历了严重的内耗,直到后来伴随着成功,他才渐渐不再在意这些声音。
2012年,SpaceX 成功将“龙飞船”送入太空,开启了人类太空私营化的时代。2020年,成功将航天员送往国际空间站,开启了商业载人航天的时代。同样在2004年,他以投资人身份成为 特斯拉(Tesla) 公司的董事长。在他的强硬改造下,特斯拉 Model S 引领了世界电动车行业的浪潮。
讽刺的是,在马斯克正式成立 SpaceX 的前一个月,他失去了他第一个孩子——十周大的内华达。
马斯克复杂的人格也体现在他的婚姻上。他有过多次失败的婚姻,包括与科幻作家贾斯汀(育有五子)和英国演员达拉·莱利(结婚又离婚两次)。他的伴侣包括歌手格莱姆斯(育有两子)以及 Neuralink 的高管,大多孩子是通过人工授精方式诞生。
面对外界对他得罪和伤害了身边人的质疑,马斯克曾为自己辩护:
“对于所有被我冒犯过的人,我只想对你们说,我重新发明了电动车,我要用火箭飞船把人类送上火星。但如果我是一个冷静随和的普通人的话,你们觉得我还能做到这些吗?”
他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平常如何对待别人。但在他内心深处,他依然是一个**“小男孩,不顾周遭,疯狂地追逐着童年时的那些梦想。”**
即使在成年后,他也会让妻子为他举办派对,宾客在派对上喝酒、聊天、唱歌,而他则会找一个角落,安静地玩游戏。这,就是他排解内心孤独,并尝试与人连接的方式。
或许,如同网友调侃的那样——火星才是他的家,他只是个想回家的人。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