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记得我几年前写过一篇关于日本海军的伙食,不过不太详细,恰好有读者让我再写写二战的伙食,所以,这篇算是补充和详细版了。
我记得我几年前写过一篇关于日本海军的伙食,不过不太详细,恰好有读者让我再写写二战的伙食,所以,这篇算是补充和详细版了。
日本海军始建于明治维新时期,而初创时期,日本海军选择英国海军为效仿对象。
旧日本时期海军
从海军的组织制度到船舶技术,乃至日常饮食,都借鉴英国,加上明治维新时期,提倡西化,由此让日本海军的伙食和日本陆军的发展路线迥然不同,尤其是独属于海军的咖喱饭。
咖喱源于印度,后来英国殖民者发现,长时间的远洋航行,牛奶容易变质,没法炖煮牛肉和蔬菜,就寻找能够替代的食材,然后就意外地发现了容易保存的印度咖喱。
经过海军厨师的一番尝试,发现咖喱炖牛肉配上面包,味道相当不错。
只是印度人吃的咖喱口味太重,英国海军有些受不了,就对咖喱的原料配比进行了调整,最终做出了符合欧洲人口味的咖喱。
至此,咖喱炖肉成为英国海军的一道日常饮食,而后就被效仿英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学了过去。
当然,除了咖喱,吃西餐和西式礼仪也成为日本海军军官的必修课,日后大和号上海军吃饭,都要配备乐队的仪式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另外,和日本陆军相比,日本海军更重视肉类,认为增加肉食,才能提高国民体质。
明治时代,水兵吃饭
因此,当时日本海军的伙食中,肉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并结合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对咖喱炖肉进行了改良,由此改良出来的日式咖喱炖肉味道偏甜,且非常适合和米饭拌着吃。
咖喱的香味,炖肉的浓香,以至于咖喱饭迅速成为日本海军上下最为喜欢的食物,因而在日本海军军舰上,想要评论这个军舰的饭菜如何,就看海军厨师(日本叫生计兵)做出的咖喱饭好不好吃。
日本海军“间宫”号制作面点
1908年日本海军咖喱饭
牛肉、咖喱粉、小麦粉、洋葱、土豆、胡萝卜、牛油
而海军厨师又会根据军舰上的海军官兵的喜好来改良咖喱配方,又导致每一艘军舰的咖喱饭的味道居然都不一样,甚至时不时的比拼一下,看哪一艘军舰的咖喱饭好。
“长门”号上做饭的厨师
不过牛肉等肉食容易变质,加上当时保鲜冷藏技术不成熟,为了能让海军官兵吃上最新鲜的咖喱炖牛肉,只要有远航认为,他们都会在军舰上养牛,需要的时候再宰杀即可。
这么一来,哪怕是远洋的日本海军,也能吃上新鲜可口的牛肉咖喱饭了。
昭和时代,水兵吃饭
昭和初期日本海军咖喱饭
牛肉/猪肉/鸡肉、咖喱粉、小麦粉、洋葱、土豆、胡萝卜
问题是一头牛出栏,需要相当长的饲养时间,为此,日本海军厨师尝试用猪肉或者鸡肉代替,至于牛肉,则会在停泊处继续供应。
日式咖喱饭
但随着战争的持续,日本的物资越来越少,强如日本海军的奢侈,也只能停止牛肉的食用,取而代之的就是猪肉和鸡肉。
1944年日本海军咖喱饭
猪肉、土豆、胡萝卜、洋葱、咖喱粉、小麦粉、酱油、白糖、盐和猪油(或其他动物油脂)
咖喱饭饭只是二战时期日本海军的日常伙食罢了,实际上,日本联合舰队是有标准的伙食的。
海军伙食标准
大米(1KG)、肉类(180g)、鱼(50g)、蔬菜(300g)
1931年日本陆军伙食标准
主要伙食:精米(640g)、精麦(200g)、肉食罐头肉(150g)、新鲜蔬菜(500g或干蔬菜110g)、梅干(40g)
其他:酱油(20g)、盐(12g)、味增(40g),糖(15g)、茶(3g),清酒(400ml)、甜食(120g)
从数据上来看,日本海军和陆军的伙食,相差并不是很大,那为何有“陆军吃草,海军吃肉”的说法呢?
扫荡的日军
这是因为日本陆军在战场后勤保障能力很差,根据《东史郎日记》记载,日本陆军在出发的前几天,伙食还能有所保证,但几天后,日本陆军就要自带口粮过日子。
每天能吃的大米不过一合,一合也就0.18升左右,差不多就270g吧,至于菜呢?只能是咸菜,其他什么肉、酱油、糖之类的通通没有,想要改善伙食,只能在后方休整的时候才有可能吃到。
但日本海军呢?不仅不会克扣,甚至会在标准清单之外增加额外伙食。
早餐:小鱼干、海苔、味增汤、腌酱菜等配菜;
午餐:猪排、咖喱牛肉、煎鱼、沙拉、水果、红茶、咖啡;
晚餐:生鱼片、烤鱼、蒸蛋、味增汤、蔬菜沙拉、羊羹;
晚餐结束后,如果想要吃点什么,可以去战舰上的小卖部买点吃的,比如面包、煎饼、点心、奶糖、羊羹、饼干、清酒、啤酒、汽水、香烟等等。
“山城”号上,正在蒸米饭
这还是平常的伙食,要是真正作战或者行军,伙食标准的供应会更好,甚至能做到肉类管够的地步,可以说从开战到战败,日本海军的伙食供应,几乎没有什么克扣或者下降。
航母“瑞鹤”号乘员的战斗配餐
早餐:饭团、煮培根、炒牛蒡、调味海带、腌萝卜
中餐:饭团、关东煮(牛肉、萝卜、芋头)、腌萝卜
晚餐:饭团便当、炖菜(猪肉、胡萝卜、土豆、萝卜)、腌梅干
宵夜:干面包、营养食物
培养后勤人员的专业学校——日本海军经理学校
航母“瑞鹤”号舰载机飞行员的战斗口粮
出击前:鲔鱼海苔寿司、煎鸡蛋、炖菜(萝卜、胡萝卜、松茸)、加餐(苹果、红茶、能量食物)
紧急口粮:机上应急口粮(根据状况提供)
返航后:什锦甜凉粉、加餐(咖啡、冰汽水、能量食物)
航母伙食好,潜艇兵则稍差一点,但也是相对于军舰上,实际上供应远比日本陆军好。
“伊势”号上搬运补给
尽管潜艇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够存储的食物空间有限,也无法保证新鲜蔬菜的供养,只能吃罐头、咸菜和米饭,但每天至少还是能喝到味增汤的,至于罐头,都是肉罐头。
尽管不能吃上新鲜蔬菜,但却比日本陆军要强上不少。
之前说的其实都是日本海军的基本伙食,事实上,日本海军除了基本餐之外,还会根据情况进行加餐、宵夜以及非常劳动餐等,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日本海军的病号餐。
忙碌的后厨
官兵生病后,会尽快的转移到陆地的医疗机构,不过需要时间转移,因此海军特别设置了医院船,患病的官兵先转移到医院船内,在转移到陆地医院的这段期间,医院船会根据军医提供的处方,给病员提供合适的营养食物。
日本的旧日本海军特设医院船“冰川丸”号
医院船上,常备有各种牛奶、巧克力、汤、肉食蛋奶等等,其中值得一说的就是鸡蛋和牛肝。
在日本人眼里,鸡蛋属于高级营养品,是珍贵的赠送礼品,因而海军将鸡蛋列入病号餐,作出了不少和鸡蛋有关的食物。
蛋类病号餐
松软蛋包饭、蛋汤、半熟鸡蛋、蒸鸡蛋羹、菠菜蛋汤
除了蛋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食材就是牛肝,或许是因为脚气病的原因,日本海军极为重视维生素B1,而牛肝中,维生素B1含量丰富,成为病号餐的首选。
忙碌的后厨
不过在日本普通家庭很少能吃到牛肝,因而牛肝和鸡蛋一样,成为病人重要的食材,所以,日本海军为此做了不少有关牛肝的病号餐
牛肝类病号餐
小牛肝可乐饼、小牛肝意大利面、炖小牛肝、味噌小牛肝、圆白菜卷小牛肝、小牛肝酱、串烤小牛肝、黄油煎小牛肝、新鲜番茄炖小牛肝
其他病号餐
米汤、糙米汤、麦片汤、粥、藕粉、浮煮牡蛎、轻烤面包、混合牛奶、清汤、浓羹汤、疙瘩汤、大头鱼汤。
前面说的,都是日本海军普遍的伙食,至于日本海军伙食有多好,我们看看素有“大和饭店”之称的大和号上的美食。
海试中的大和号战列舰
1940年8月,耗资1500亿日元的大和号正式下水。
大和号是日本海军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官兵有2300-2500人左右,也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座舰。
作为座舰,其厨师部的水平自然更高,来大和号上做饭的,都是从日本顶级饭店特招过来的。
忙着备菜
和之前的军舰相比,庞大的大和号一次性可以存储三个月的食物(普通战列舰仅有三个星期),涵盖鱼肉、猪牛肉、火腿、鸡蛋、乳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米麦、面粉、干鱼等等。
当然,普通士兵和官兵是分开来吃的,因此,大和号上的厨师部又分为为长官及舰长专用烹饪室、第一士官烹饪室、第二士官及准士官(准尉)烹饪室、普通的士兵烹饪室等等。
由于普通士兵最多,普通的士兵烹饪室特意配备了6个巨大的蒸饭锅,一次性可以煮110升的大米以满足海军士兵的每日吃饭需求。
6个巨大的蒸饭锅
除了日式饭食之外,大和号上还提供西餐、面包、汽水、冰激凌等西式菜肴和甜点。
每天还提供一些酒品,包括清酒和洋酒,当然,洋酒是为军官们提供的。
普通士兵餐厅
每到开饭时间,普通士兵在班长的带领下,前往士兵餐厅吃饭,每15个人一组,吃的都是米麦饭、炸猪排、奶油炖鸡、咖哩炖肉、味噌汤、鱼、腌酱菜等等。
到了普通军官这里,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告诉勤务兵决定第二天吃西式的还是日式的。
吃饭中
想吃日式?那就是鱼干、海苔、味噌汤、腌酱菜、白米饭。
想吃西式?那就是咖啡、面包、麦片粥。
而在午餐时期,则是西式的,按照西餐礼仪上汤、鱼、肉、甜点,高级的军官则会在自己房间吃饭,身边还有勤务兵。
下锅煮饭
除此之外,军官们吃饭会让军乐队在甲板上演奏音乐,让自己吃饭的时候,享受美妙的午餐时光。
高级军官餐厅
午餐丰盛,晚餐也不遑多让。
一般而言,中午吃西餐后,晚餐则是日式的,比如刺身、盐烤鱼、蒸蛋、腌渍蔬菜、味噌汤等等。
大和号上的伙食,算是日本海军伙食的一个缩影,也让日本陆军羡慕不已。
某次,陆军三大参谋之一的辻政信来到大和号上,因海军和陆军不对付,加上讨厌辻政信,就提供了普通的餐食,没想到辻政信吃后感动不已,认为海军居然用这么美味的食物招待他,为自己以前对海军的刻薄而深感愧疚。
或许这顿饭印象太深,辻政信后面逢人就夸,说大和号的食物和大和饭店一样美味,于是,大和号就有了“大和饭店”的诨名。
被击沉前的大和号
如今,大和号已经沉入太平洋海底,倒是海军传统咖喱饭随着日本海军的退役,反而传播到民间,成为民间的一道美食。
传统海军咖喱饭
而后日本海军自卫队,还专门在周五提供咖喱饭,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旧日本海军的饮食传统。
来源:非正常历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