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天早饭后,程颐便给罗从彦和尹焞讲《周易》。讲堂设在厦房,是过去给弟子们讲书的地方。由于程颐刚从涪州返回,弟子们尚不知先生到家的消息,因而讲堂显得有些冷清,只有罗从彦和尹焞在座。程颐进得门来,将手里拿的《易传》放在桌上,望了望尹焞和罗从彦说:“我在涪州期间,
第二天早饭后,程颐便给罗从彦和尹焞讲《周易》。讲堂设在厦房,是过去给弟子们讲书的地方。由于程颐刚从涪州返回,弟子们尚不知先生到家的消息,因而讲堂显得有些冷清,只有罗从彦和尹焞在座。程颐进得门来,将手里拿的《易传》放在桌上,望了望尹焞和罗从彦说:“我在涪州期间,已完成了《易传》,回来后未曾示人,我想趁精力尚可,作进一步的修改,再传诸世人。今日我就先给诸位讲一讲我给《易传》写的序吧。”说罢,他便念起了《易传序》;
“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务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至矣。去古虽远,遗经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传言,后学诵言而忘味。自秦而下,盖无传矣。予生千载之后,悼斯文之湮晦,将俾后人沿流而求源,此所以作也。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推辞考卦,可以知变,象与占在其中矣。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观会通以行其典礼,则辞无所不备。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其意,则在乎人焉。”
程颐念完之后,便将书稿摊在桌上说:“你们可将它抄下来。”说罢便走了出去。尹焞边抄写边对罗从彦说:“还是你的面子大呀,先生刚回来时《易传》已成,可从不示人。他说趁精力尚可,还要作进一步修定。我们这些弟子们也不敢向先生请求,因为先生是不会将《易传》拿出来的。今日先生见你从南方远来,主动给我们讲《易传序》,我是跟着你沾光了。”罗从彦笑了笑说:“尹君过讲了,我想我是沾了杨时先生的光,你看我说到杨先生时,程先生多么关切,其实先生主动讲《易传》,还是为了将他开创的洛学向南方传播呀!”尹焞想了想,表示赞同他的说法。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