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9日下午,在南京市明基医院,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刘琪成功捐献出28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生命的种子”立即被送往远方,去挽救一个濒危的生命。这一刻,是她历经181天等待、主动增重20多斤后的圆满结果,更是她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见证。
一次非凡的抉择
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
送去了重生的希望
主动增重20多斤
181天的坚持
诠释了“德耀经开区”的深刻内涵
她就是新城街道社事办工作人员刘琪
❤️❤️❤️
9月29日下午,在南京市明基医院,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刘琪成功捐献出28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生命的种子”立即被送往远方,去挽救一个濒危的生命。这一刻,是她历经181天等待、主动增重20多斤后的圆满结果,更是她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见证。
✦ 刘琪1991年出生,新城街道社事办工作人员。她热衷社会公益事业,多次作出积极贡献。2024年5月,她采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今年3月27日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我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问我是否愿意捐献,想到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有了一线生机,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刘琪回忆道,接到电话时很激动,像远方寻得了一位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捐献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签完同意捐献书时,刘琪体重只有不到60公斤,而患者体重严重超标,一次理论可最大捐献量难以满足患者需求,刘琪主动增重20多斤,以确保捐献效果。这位患者病情还出现多次反复,捐受双方都经过三次体检、二次取消,动员剂也给刘琪带来身体不适,但她始终坚定:“一想到病人满怀希望进入移植仓,我这里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更不能放弃!”
“对于我们全家,您不是冷冰冰的‘供者编号’,而是从今以后我们心里最柔软最温暖的牵挂。我们因为人道、博爱和奉献而能拥有第二次生命和生命新的春天,救命的恩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把您的精神变成我们的基因,让博爱的种子在我孩子的生命花园里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广播新种……”那位患者父母在写给刘琪的感谢信中这样说。
刘琪不仅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更是我区基层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她始终秉持着“处处用心,保障有力”的工作态度,深入网格入户走访、耐心调解矛盾、开展文明宣传、清理卫生死角、精心服务退役军人、认真做好慈善教育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刘琪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发动10多名同志进行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她的善举犹如一粒种子,在经开区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刘琪成为盐城市第151例、江苏省第1697例、中华骨髓库第2119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凡人善举书写着“德耀经开区”的温暖篇章。她们的行为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更点燃了更多人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社会的责任,让爱的力量在经开区不断传递、持续闪耀。
来源:射阳市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