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情绪事件能强化平凡时刻的记忆,赋予其持久生命力。当微弱记忆与重要经历相关联时,大脑会对其进行“救援”。这项关于情绪如何塑造记忆的新认知,有望催生更有效的记忆治疗方案与智能学习策略。
波士顿大学研究揭示:情绪事件可强化平凡时刻的记忆烙印。
波士顿大学科学家揭示:情绪——如何塑造持久记忆。
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情绪事件能强化平凡时刻的记忆,赋予其持久生命力。当微弱记忆与重要经历相关联时,大脑会对其进行“救援”。这项关于情绪如何塑造记忆的新认知,有望催生更有效的记忆治疗方案与智能学习策略。
某些记忆如昨日般清晰鲜活,有些却似褪色轮廓逐渐模糊,更有甚者无论如何追索都杳无踪迹。为何大脑对记忆如此区别对待?
波士顿大学的新研究指出:当普通记忆与意外、奖励或高强度事件相关联时,其持久性将显著增强。正如突然发现彩票中奖时,你会清晰记得此前琐碎细节的生活细节。这项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或将为记忆障碍治疗与教育策略带来革新。
“大脑如同智能滤镜,情绪事件能跨越时间加固脆弱记忆。”心理学与脑科学系副教授罗伯特·莱因哈特(Robert Reinhart)表示:“利用情绪显著性精准调控记忆,正是认知神经科学长期追求的目标。”
研究团队以黄石公园偶遇野牛群的徒步者为例:震撼体验不仅固化核心记忆,连步道上的碎石、灌木丛的动静等细微末节也得以保存。“我们旨在揭示大脑如何选择性强化这些记忆。”身兼生物医学工程与系统神经中心多项职务的莱因哈特解释道。
通过对近 650 名参与者开展 10 项独立研究,并借助 AI 进行大数据分析,团队首次证实:大脑采用滑动标尺决定记忆存留。在展示不同奖励等级的图像实验后,次日记忆测试显示——事件后续记忆(主动性增强)的强度取决于核心事件的情感冲击力;而事件前记忆(回溯性增强)的固化,则需依靠与核心事件的相似性联结(如共同视觉线索)。
论文第一作者林晨阳(Chenyang Lin)指出:“我们首次证实,大脑会依据高级别概念相似性,分级救援本将消逝的脆弱记忆。关键不仅是时间邻近,更在于概念重叠。”研究还发现,若次要记忆本身携带情感重量,增强效应反而减弱。
尽管聚焦于记忆编码的基础机制,这项发现蕴藏深远应用前景。莱因哈特强调:“在教育中,将情感素材与抽象概念结合可提升记忆保留;临床层面,或能救援因正常衰老而褪色的陈年记忆。对于创伤患者,我们亦可反向操作——避免痛苦记忆的固化。”
研究资助:莱因哈特教授研究项目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际强迫症基金会、AE 研究基金会及慈善基金共同资助。
参考文献:《显著性体验通过分级优先机制强化日常记忆》,作者:Chenyang (Leo) Lin、Shrey Grover 和 Robert M. G. Reinhart 等,2025年9月24日发表于《科学进展》。DOI: 10.1126/sciadv.ady1704
来源:康嘉年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