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会长脑膜瘤?与辐射/遗传/激素有关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2 02:04 2

摘要:10岁时,她为战胜横纹肌肉瘤,接受了高剂量放疗。殊不知,这救命的治疗,却在脑中埋下隐患。12年前的影像(图B-C)已初现端倪,右颞叶放疗后白质损伤(圆圈)及原肿瘤区增生肉芽组织(粗箭头)。

10岁时,她为战胜横纹肌肉瘤,接受了高剂量放疗。殊不知,这救命的治疗,却在脑中埋下隐患。12年前的影像(图B-C)已初现端倪,右颞叶放疗后白质损伤(圆圈)及原肿瘤区增生肉芽组织(粗箭头)。

如今,一个巨大的脑膜瘤(图A)浮出水面,巨大轴外强化肿块(*),侵及右侧眶内、鞍区及桥前池;左侧蝶骨大翼另见一较小硬膜基底病灶(箭头)。右颞病灶病理证实为脑膜瘤。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二十七年前治疗带来的结果。

“我为什么会长脑膜瘤?与遗传/激素/环境有关吗?”

现在已经研究了多种因素与脑膜瘤和其他脑肿瘤的发生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其中,研究表明电离辐射暴露是脑膜瘤最重要的获得性危险因素。与散发型脑膜瘤相比,辐射诱导性脑膜瘤更常表现为多发性和非典型性。现已在多种情况下证实,辐射后经过漫长的潜伏期发生脑膜瘤的风险增高。

对恶性肿瘤进行放疗

虽然尚不明确放疗的绝对风险,但很多病例的潜伏期超过20年。流行病学研究的长期随访观察到:几十年后脑膜瘤的发病率仍继续升高,且在年龄较小时接受放疗者的风险可能最高。

一项研究纳入了4000多例接受过颅脑照射的儿童期癌症幸存者,发现他们40岁前发生脑膜瘤的累积风险为5.6%。累积发病率最高的群体是5岁以内即被初次诊断为癌症的患者(10%);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女性性别和辐射剂量增加。

此外,除了恶性肿瘤放疗,也会发生其他情况下的辐射暴露。比如,几项研究报道,频繁拍摄牙科X线片会增高脑膜瘤的风险。以及,儿童时期暴露于诊断性头部CT也可能增加脑肿瘤[包括脑膜瘤]的风险。

脑膜瘤的遗传因素是什么?

大约有一半的NF2患者会发展为脑膜瘤

脑膜瘤的遗传易感性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尤为突出,尤其是那些患有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和其他类型的神经鞘瘤病患者。此外,1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1)患者也表现出更高的脑膜瘤发病风险,尽管这一风险相较于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来说较低。

NF2相关神经鞘瘤病

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是一种遗传自父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容易发生多种神经系统肿瘤。该病症由位于第22号染色体上的NF2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引起。大约有一半的NF2患者会发展为脑膜瘤,且常常表现为多发性脑膜瘤。这些脑膜瘤大多位于颅内,但硬膜内和髓外的脑膜瘤也时有发生。

脑膜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与偶发性的脑膜瘤患者相比,NF2患者的脑膜瘤更可能在较年轻的年龄段发生。在NF2患者中,脑膜瘤相较于偶发性肿瘤往往表现出不典型或未分化的特征。

其他神经鞘瘤

在某些患者中,脑膜瘤被视为其他类型神经鞘瘤表型的一部分。在非糖尿病患者的NF2相关神经鞘瘤病中,即使没有双侧前庭神经鞘瘤,也可能出现多个神经鞘瘤。

脑膜瘤为何更“偏爱”女性?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脑膜瘤?这主要与激素、遗传及生理差异有关。

为了探索长期摄入高剂量的醋酸环丙孕酮(CA)与女性罹患脑膜瘤的风险率之间的关系,INC福教授开展了一项包含 253777 名女性的研究,研究结果却让人大为震撼:当累积服用的剂量超过30克时,风险迅速上升。在30-60克的亚组中,风险增加了 10.3 倍,而在60克及以上的亚组中,风险竟足足增加了 20.7 倍。醋酸环丙孕酮(CA)是一种孕激素与抗雄制剂,广泛用于女性化激素治疗。

同时,在另一批超过 12 万名女性的队列中,高剂量组中患脑膜瘤的风险也增加了 20.2 倍。这些数据表明,在女性中,高剂量醋酸环丙孕酮的使用与患脑膜瘤风险的显著上升相关,而在停药后,这种增加的风险将会降低。也就是说,长期使用雌激素或孕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患脑膜瘤的风险可能增加。

除此之外,约 60%-90% 的脑膜瘤组织中表达了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尤其是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更高。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女性在妊娠期,脑膜瘤可能会快速增大,而在绝经后激素水平下降时,肿瘤的生长可能减缓。

同时,脂肪组织是雌激素的次要来源,肥胖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也可能间接促进脑膜瘤发生。

此外,研究还发现乳腺癌女性患脑膜瘤的风险略高于一般人群,而有脑膜瘤病史的女性中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高于一般人群。风险大小不明确。一篇对13项观察性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估计,脑膜瘤女性患者中乳腺癌的患病率约为一般人群的10倍(OR 9.87,95%CI 7.31-13.32),但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高,且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得了脑膜瘤如何治疗?

虽然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的,但由于它们位于颅腔内,与脑组织紧密相邻,因此脑膜瘤仍可能引起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脑膜瘤的治疗目标应追求保全功能前提下,尽可能切除。

来源:温沐健康科技大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