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 月12 日,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2025 年年会暨“敦煌哲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敦煌哲学研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理论衔接、实践路径展开深入研讨,为甘
本网讯:10 月12 日,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2025 年年会暨“敦煌哲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敦煌哲学研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理论衔接、实践路径展开深入研讨,为甘肃文化振兴与学术发展注入新动能。
开幕式上,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院长李怀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敦煌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哲学内涵的挖掘与阐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创会名誉会长杨利民在讲话中,系统回顾了学会过去一年在学术研究、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同时从“潜心治学夯实根基、强化培养促进传承、深化研究推动传播”三个维度,对学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敦煌哲学学科建设指明方向。
主旨演讲环节聚焦学术前沿,碰撞思想火花。学会创会会长、名誉会长范鹏以《敦煌哲学的通学本体论与中华民族共识体的构建》为题作报告,创新性提出敦煌哲学“通学” 本体论核心观点,深入梳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融通”“通达”思想资源,提炼出“三法应”“四胜谛”“四通因”“六道循进”“八正新道” 等具有探索性的哲学表述,为从敦煌哲学视角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逻辑提供了全新理论框架。李并成、杨富学两位专家分别以《异彩纷呈:“凿空” 前发生在陇原大地上的东西文化交流交融》《从敦煌各族的文化认同看中华 “夏夷” 观的内核》为题,从历史文化交流、民族认同演进等角度,结合敦煌文献与考古发现,阐释了陇原大地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地的文化交融特质,揭示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基因。
专题研讨阶段,来自吉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理工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委党校、河西学院、兰州大学及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等单位的二十余位学者,围绕“敦煌哲学的当代价值”“文化认同与共同体意识培育”“敦煌文献中的民族交往史料” 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著名敦煌学者颜廷亮先生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就高度重视中古时期敦煌世俗社会生活状况,深化敦煌哲学研究等方面提出指导性建议,为年轻学者开展研究提供了宝贵思路。
闭幕式上,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会长姜宗强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年会以“敦煌哲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紧扣时代需求与学术前沿,通过主旨报告、专题研讨等形式,有效汇聚了省内外学界智慧,实现了思想碰撞与学术互鉴,为敦煌哲学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拓展了新领域。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学术交流合作,夯实了敦煌哲学学科发展基础,更对挖掘敦煌文化时代价值、助力甘肃文化振兴、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来源:人文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