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花三十块买票进影院,结果发现这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曹操大战吕布”,而是一场诗朗诵加历史课的混合体——可偏偏,它让你在散场后愣了三分钟,没急着刷手机。
你花三十块买票进影院,结果发现这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曹操大战吕布”,而是一场诗朗诵加历史课的混合体——可偏偏,它让你在散场后愣了三分钟,没急着刷手机。
易中天写这本书的时候,压根没打算卖座。
他想说的是,曹操不是那个脸谱化的白脸奸臣,也不是热血少年逆袭的爽文男主,他是那个在黄河边写《短歌行》时,一边咳血一边想着“天下归心”的人。
电影里他没砍人,没耍心机,甚至没骂过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可你看着他站在风里,看着他盯着蔡文姬弹琴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个人比所有权谋戏都更像活人。
技术上是真砸钱。
一个曹操的脸,186个表情控制器,官渡之战的黄河水,一帧一帧算出来要327小时。
可你坐在影院里,看到的不是特效炫技,是沉默。
没有爆炸,没有慢镜头,没有英雄怒吼,只有风卷起黄沙,士兵的脚印被泥水吞没,曹操低头看手中的竹简,墨迹还没干。
票房七千八百万,亏了五千八百万。
果麦文化最惨,投了钱,没回本。
可你知道吗?
现在广东、江苏的中学老师,正偷偷用这部电影的剪辑版给学生讲《短歌行》。
五分鐘一个片段,易中天的声音从音响里飘出来:“他不是想当皇帝,他是想让乱世结束。
”孩子们没吵,没玩手机,有学生在作文里写:“原来曹操也会害怕孤独。
”
没人说这是部好电影。
叙事太慢,节奏太闷,男性视角太重,连配乐都像在念古文。
可它没试图讨好谁。
它不给你爽点,不给你反转,不给你“主角光环”,它只是把一个被骂了千年的男人,轻轻放在你面前,让你自己看。
续集?
赤壁之战?
别想了。
投资方现在盯着的是教育系统那笔“长尾账”。30集短视频,不靠流量,靠教案。
它不争国庆档,它等的是十年后,某个孩子在语文课本上看到“对酒当歌”,突然想起银幕上那个沉默的背影。
我们总以为文化IP就得爆红、出圈、卖周边、做联名。
可有时候,真正的传播,是没人记得你票房多少,但十年后,有人在课堂上突然红了眼眶。
这不是一部电影的失败,是市场对“安静的力量”还不会读。
来源:淡定扑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