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炸锅!6千亿并购潮来了,这些龙头要“吃掉”半个产业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3 01:36 4

摘要:A股半导体又搞大事了!上周刚经历暴跌,这周突然传出“史诗级并购”——沪市半年内狂掀996起并购,总金额超7500亿!从硅片到封装材料,从设计到制造,整个产业链都在“大鱼吃小鱼”。这波操作直接让国产半导体离全球霸主又近了一步,散户惊呼:“这是要把英伟达按在地上摩

A股半导体又搞大事了!上周刚经历暴跌,这周突然传出“史诗级并购”——沪市半年内狂掀996起并购,总金额超7500亿!从硅片到封装材料,从设计到制造,整个产业链都在“大鱼吃小鱼”。这波操作直接让国产半导体离全球霸主又近了一步,散户惊呼:“这是要把英伟达按在地上摩擦?”

1. 沪硅产业:70亿豪购3家公司,硅片江湖变天

先看最“壕”的并购案——沪硅产业花70亿吃下3家子公司剩余股权。这可不是简单的“买买买”,而是直接锁定300mm硅片二期项目。啥概念?300mm硅片是造芯片的“地基”,国内市占率超30%的沪硅产业,这次直接把产能干到75万片/月。更绝的是,它没花自己一分钱,全靠发行股份+募资搞定,等于“空手套白狼”整合了资源。

有人要问了:“这公司去年还亏了9.7亿,现在这么猛?” 没办法,半导体行业就是这样,前期砸钱扩产,一旦市场回暖就能躺着赚钱。而且现在国家大基金三期盯着,这种卡脖子环节的并购,政策肯定一路绿灯。

2. 华海诚科:并购全球第三,直接干翻日本巨头

封装材料领域更炸裂!华海诚科花大手笔收购衡所华威70%股权,直接让环氧塑封料产能突破2.5万吨/年,全球市场份额从9%飙升到18%,把日本力森诺科挤到第三,仅次于日本住友电木。

这意味着啥?以前咱们造芯片,封装材料80%得进口,现在华海诚科一家就能满足国内一半需求。更狠的是,它连英飞凌、安世半导体这些国际大厂都拿下了,以后国产芯片封测成本能降30%以上。上周它刚过会,这周股价直接起飞,散户戏称:“这哪是并购,分明是把日本的饭碗砸了!”

3. 长鑫科技:1400亿估值背后,存储芯片要翻身

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是存储芯片领域的突破!长鑫科技刚完成IPO辅导,估值突破1400亿,子公司长鑫存储月产能年底要干到30万片,DDR5和LPDDR5市场份额分别涨到7%和9%。这意味着啥?以前咱们买内存条,80%的钱都进了三星、美光的腰包,现在长鑫科技直接把价格打下来了。

更绝的是,它还拿到了国家大基金三期的重点扶持,连设备国产化率都超过30%。上周博通刚官宣100亿美元OpenAI订单,这边长鑫科技就放话:“国产存储芯片,要让全世界用得起!”

4. 并购六条:政策兜底,这波操作稳了

有人要问:“为啥突然这么多并购?” 答案就在“并购六条”里。证监会直接喊话:“支持半导体企业并购重组,补链强链!” 结果沪市半年内冒出近千起并购,金额超7500亿。更狠的是,深交所还推出灵活支付工具,没钱也能并购,直接把门槛干没了。

这政策有多猛?华虹公司前脚说要收购华力微,后脚证监会就火速通过,连停牌时间都压到10个交易日。现在A股半导体公司都在摩拳擦掌,散户调侃:“这哪是并购,分明是政策发钱!”

5. 散户必看:这3类公司要起飞

说了这么多,散户该怎么操作?记住这三个方向:

• 材料龙头:沪硅产业(硅片)、华海诚科(封装材料),全球份额提升确定性最强;

• 存储芯片:长鑫科技(DRAM)、长江存储(NAND),产能释放直接利好业绩;

• 设备厂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国产替代率超30%,订单接到手软。

不过要注意,并购虽然猛,但有些公司估值已经炒上天。比如沪硅产业,去年亏11.8亿,现在市值还在400亿以上,短期追高要小心。

总结:国产半导体要“变天”

这波并购潮,本质是国产半导体从“跟跑”到“并跑”的转折点。从硅片到封装,从设计到制造,整个产业链都在通过并购变强。更关键的是,政策和资本双轮驱动,国家大基金三期砸了1600亿,这钱可不是白花的。

散户要记住:半导体行业短期波动大,但长期逻辑没变。现在的并购,就是为了未来不被“卡脖子”。如果你看好国产替代,现在就是布局的好时机,但一定要选有核心技术、政策支持的龙头,别被概念炒作忽悠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幸福722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