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周末,大家最关心的不是什么经济数据,也不是央行的政策,而是“关税”这事儿。
各位股民朋友,晚上好!
这个周末,大家最关心的不是什么经济数据,也不是央行的政策,而是“关税”这事儿。
听说美国可能要对咱们的电动车、光伏、半导体加税,结果外围市场一整夜都在跌,美股、A50、中概股、港股,全都趴下了……
按理说这是个坏消息,但奇怪的是,很多人反而特别乐观。
尤其是一些老股民,开始念叨起4月7日那波行情:“上次不也大跌了嘛?后来不照样涨了900点!”“现在低开就是捡钱的机会,黄金坑啊!”“回调?不存在的,又是主力洗盘呢!”
但老观今天必须给大家泼盆冷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些还保持清醒、愿意看清现实的朋友看的。
我想说句大实话:这次,和4月7日,真的不一样。千万别混为一谈。
咱们先回顾一下4月7日的情况:
- 当时沪指一天跌了7%,市场恐慌到了极点。
- 大盘在3000点附近,属于跌透了的超跌低位。
- 市场横盘了半年,该卖的都卖了,浮筹很少。
- 政策强力护盘,资金在低位集中发力,一下子就反转了。
所以,那是政策底、情绪底、市场底三个底部凑到一块儿了,才造就了后来900点的大涨。
再看看现在:
- 指数已经在3900点以上了,刚涨了900点,大量的人都赚了钱,想落袋为安。
- 科技股整体都快翻倍了,高位有太多想卖的筹码,而且很多人是借钱炒股的。
- 市场里一片乐观,甚至有人开始满仓追涨停板。
- 舆论都在说,要再复制一次上次的奇迹。
你仔细想想:当一个利空消息出来,全市场都盼着它能变成利好,那它还怎么刺激市场反弹呢?
真正的反转,从来不是从大家狂欢的时候开始的,而是从所有人都绝望、没人敢买的时候诞生的。
上次在3000点,利空消息反而是“送分题”——便宜啊!情绪跌到谷底了!政策还托底!
但这次在3900点,利空就变成了“判断题”——不便宜了!想卖的人太多了!热门板块已经涨过头了!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现实:在涨了900点之后,市场再遇到利空,它需要一个释放风险的出口,而不是靠幻想撑着。
现在这个位置,不支持你“无视”利空,更不支持你“抄底”。它需要一次主动的调整,把这些风险释放掉,才能为下一次真正的突破攒够力气。
记住一句话:行情不是不涨了,而是涨得太急太快了,需要停下来歇一歇,回头看看,才能走得更远。
上次大家说“国家队”出手就涨,那是因为:
- 大盘位置够低,上涨空间大。
- 市场情绪够冷,很多资金都怕踏空,一有机会就冲进来。
- 筹码干净,拉起来不费劲。
而这次,护盘资金其实也进场了:
- 银行、券商、红利这些权重股,周五早上就出来护盘了。
- 指数低开后确实拉了一波,但不到一个小时就被砸了回去,收盘还创了新低。
这说明什么?不是不护盘,而是护不动了。护盘资金也得看“性价比”,高位不一定愿意出手,就算出手了,效果也可能不好。
别把“国家队”当成神,他们不是来给你兜底、保证你不亏钱的。他们是来维护市场稳定的,不是天天帮你止损的。
这一轮情绪和4月7日最大的不同,不是跌了多少,也不是位置高低,而是——“大家都在等奇迹再次发生”。
你说,这是不是反了?
当年没人相信能涨900点,它就真涨了;今天大家都等着再涨900点,它可能就偏偏不涨。
这就是市场最残酷的地方:它不会按照你写好的剧本走,反而常常专挑你觉得“不可能”的路走。
所以老观劝你:
- 越是看到“全民看多”,越要多一份谨慎。
- 越是觉得“利空出尽就是利好”,越要多一份小心。
- 越是“跃跃欲试”想抄底,越可能“一脚踩空”。
最后老观再说一次结论,可能不太好听,但希望你能听进去:
牛市的大方向没有变,但眼下这个位置,确实该回调了。
一波涨得太猛,赚钱的人太多了,不调整一下不行。这个时候,如果指数能主动往下走一走,把那些想卖的筹码洗出去,消化掉风险,未来再冲击4000点,才会更有底气。
所以,别再幻想什么“开盘大跌,然后全天大涨,最后V型反转收红”的戏码了。这次,更可能是:
低开后震荡,个股分化会很严重,大家都在忙着卖股票兑现利润,然后市场再慢慢找方向。
与其期待神迹,不如理性应对。下一波真正的行情,不是靠想出来的,而是靠冷静等待、抓住时机播种出来的。
今晚就聊到这儿。
觉得老观这些话说到你心坎里了,就点个赞,也欢迎分享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头条创作嘉年华#
来源:足智多谋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