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改道如迷宫,“毫米级”操作化解胆管危机!无需开刀便解决顽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2 17:42 2

摘要:最近,曾经因胆管恶性肿瘤经历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蒋阿姨(化名),出现反复腹痛,打寒战、发烧的情况,还发现自己皮肤发黄、小便也发黄,于是前往浙大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来到了普外科丁国平主任医师的门诊。

最近,曾经因胆管恶性肿瘤经历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蒋阿姨(化名),出现反复腹痛,打寒战、发烧的情况,还发现自己皮肤发黄、小便也发黄,于是前往浙大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来到了普外科丁国平主任医师的门诊。

通过血常规、生化、增强CT、磁共振等系列检查,丁医师诊断蒋阿姨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胆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根据蒋阿姨的病情,考虑既往手术史,丁国平主任医师制定了ERCP下微创手术分期作战方案

第一步:

先放置鼻胆管通畅引流,控制炎症。

第二步:

待炎症控制后,放置胆管支架纠正吻合口狭窄。

第三步:

联合胆胰子镜行超选目标肝内胆管,找到结石进行取石,做到不开刀彻底解决顽疾。

医生科普

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针对胆胰管病变首选的内镜微创诊治手段,但ERCP只能通过造影来显现胆管和胰管疾病的间接特征,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做到直视。

胆胰子镜直视系统就是一个小小的内窥镜,直径不超过4毫米,可以通过十二指肠镜的工作钳道进入到胆管、胰管中,简单来说就是十二指肠镜内套了一个细的小内镜,所以又称为“镜中镜”或“子镜”。有了它,我们就能看到胆胰系统最后的盲区,帮我们“直视”以往不能看到的“盲区”,让微小的病变也无处遁形。

因为蒋阿姨曾经做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胃肠道改道,因此ERCP操作成了大挑战——胃肠道改道后的ERCP手术本身就属于困难操作,难度大、风险高、成功率低,并且为了进行精准操作治疗,团队的方案是侧视镜联合胆胰子镜,手术更是难上加难。邵医ERCP专家——普外科方海星副主任医生接下这一“烫手山芋”,行ERCP手术,联合胆胰子镜进行字母镜操作。

医生科普

胆胰子镜直视系统适用于多种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当传统ERCP难以获得满意结果时。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❶清晰地观察胆胰管区域,直视下观察、鉴别胆胰管的病变。

❷直视下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鉴别良恶性病变。

❸对于胆胰管内结石,进行激光碎石。

❹对于部分胆管肿瘤,可通过结合射频消融及光动力等技术进一步治疗,避免开腹手术。

❺其他适应症:还包括某些类型的先天性胆道异常,术后胆漏等。

最终,方海星医师团队克服了困难,在茫茫胆树中使用该项技术逐只排查胆管,最终找到目标肝内胆管内的结石,为蒋阿姨取净结石。

几天后,方海星医师还对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进行了联合胆胰子镜和钬激光对胆管结石碎石取石术,对胰十二指肠术后的胆管支撑管移位至肝内患者开展了联合子镜对目标肝内胆管取异物等高难度手术。

目前,浙大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已常规开展ERCP联合胆胰子镜直视诊疗技术。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和推广这项先进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通过不断引入和优化新型医疗技术,提升整体诊疗水平,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适宜的治疗选择。

绍兴院区普外科地址

绍兴市上虞区五星西路6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

门诊3楼C诊区

作者:方海星

审核:丁国平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来源:邵逸夫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