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黄河三角洲的产业版图中,利津没有华丽的宣传噱头,却凭着 “扎根产业、服务企业” 的务实姿态,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选址的优选。这里有黄河入海口的生态馈赠,有连接南北的交通红利,更有藏在产业链细节里的贴心支撑 —— 无论是做石油化工的传统企业,还是搞农产品加工的新兴
在黄河三角洲的产业版图中,利津没有华丽的宣传噱头,却凭着 “扎根产业、服务企业” 的务实姿态,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选址的优选。这里有黄河入海口的生态馈赠,有连接南北的交通红利,更有藏在产业链细节里的贴心支撑 —— 无论是做石油化工的传统企业,还是搞农产品加工的新兴商家,都能在这里找到适配的发展土壤。利津的吸引力,藏在 “解决实际问题” 的每一个细节里,不夸张却足够动人。
一、产业根基:扎根 “全链生态”,不用独自打拼
利津的产业优势,从不是孤立的企业堆砌,而是形成了 “上下游联动、大小企共生” 的成熟生态。企业在这里选址,刚落地就能融入产业圈,省去从零搭建供应链的麻烦。
石油化工:依托 “产业集群” 降本增效
作为东营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利津的石油化工产业早已形成完整链条。园区内既有大型炼化企业提供基础原料,也有做精细化工、新材料的配套厂商,甚至连专用的防腐设备、运输车队都能在周边找到。一家刚入驻的精细化工企业负责人说:“以前在外地办厂,采购一吨乙烯要从千里之外调运,在利津园区里,隔壁的炼化厂就能直接供货,不仅运费省了近一半,还能根据生产需求灵活调整提货量,库存压力小了很多。”
更难得的是 “协同发展” 的氛围。大型龙头企业会将非核心的加工环节外包给本地中小企业,既降低了自身成本,也带动了小企业成长。有家做化工助剂的小厂,靠着给周边大型炼化企业配套,从年产值百万的作坊,成长为年销千万的规上企业。这种 “龙头带配套、配套促龙头” 的模式,让整个产业圈都充满活力。
农产品加工:借势 “生态资源” 做优品质
利津地处黄河三角洲,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铺好了 “先天赛道”。黄河水灌溉的优质小麦、水稻,以及盐碱地培育的特色果蔬,成了企业的 “天然原料库”。园区里的面粉加工企业,从本地合作社收购小麦,生产出的专用面粉专供烘焙企业,既保证了原料新鲜度,又降低了采购成本;从事果蔬深加工的企业更省心,周边农户种植的圣女果、葡萄,早上采摘下午就能送进车间,加工成的果酱、果干能最大程度保留风味。
利津的农产品加工还注重 “品牌化” 赋能。园区会组织企业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帮企业对接电商平台,原本只能在本地销售的杂粮,如今通过直播带货销往全国。有家做黄河口大米的企业,借助园区的品牌推广资源,产品知名度大幅提升,售价比普通大米高两成仍供不应求。
二、区位交通:“海陆空” 联动,货物畅行无阻
对企业而言,交通便利意味着成本降低、市场扩大。利津 “承东启西、连接南北” 的区位优势,再加上 “海陆空” 联动的交通网络,让企业的原料运入、成品输出都便捷高效。
陆路:高速铁路 “织密” 运输网
利津周边的荣乌高速、东吕高速、疏港高速纵横交错,从园区出发,半小时就能上高速,1 小时可达东营市区,2 小时能抵济南、潍坊等城市,产品能快速覆盖山东半岛市场。做机械配件的企业,通过高速将产品运往青岛、烟台的主机厂,比以前节省了近 1 小时运输时间;对时效性要求高的生鲜加工企业,冷链车通过高速直达周边城市的超市,当天生产的产品当天就能上架。
德大铁路穿境而过,为大宗货物运输提供了稳定选择。煤炭、钢材等原料通过铁路运输,每吨成本比公路低不少,而且不受恶劣天气影响,稳定性强。一家做建材的企业,每月通过铁路运入的煤炭超千吨,单物流成本就比公路运输省出数万元。
海路:港口优势 “打通” 出海通道
利津距东营港仅 40 公里,这家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能直达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外贸企业打开了 “出海大门”。做石油装备的企业,通过东营港将产品出口到中东地区,报关、海运流程便捷,比从青岛港中转节省了不少时间;从事农产品出口的企业,借助港口的冷链物流设施,将冷冻蔬菜运往韩国,保鲜期能延长至 1 个月,产品品质得到保障。
园区还专门为外贸企业提供 “报关代办” 服务,企业不用自己跑港口,园区工作人员会全程协助办理报关、报检手续,大大提高了效率。有家做渔具的外贸企业,以前办理出口手续要跑三四趟,现在在园区就能完成所有流程,时间缩短了一半。
三、服务支撑:从落地到运营 “全程托底”,省心省力
在利津办企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省心”。无论是落地手续办理,还是日常运营中的难题,园区都能及时响应,帮企业扫清障碍,让企业能专心搞生产、拓市场。
落地:手续简化 “快人一步”
企业从签约到投产,整个流程被简化得很彻底。在利津的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开办一窗通” 能搞定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开户等所有手续,材料齐全的话,1 天就能拿到营业执照;要是涉及项目审批,园区的 “项目管家” 会全程陪同,帮着梳理材料、对接部门,原本需要 1 个月的审批流程,在这里半个月就能完成。
有家新入驻的电子企业负责人说:“以前听说办手续很麻烦,没想到在利津这么顺利。项目管家不仅帮我们准备材料,还提前和相关部门沟通,连厂房装修的消防审批都帮着协调,让我们能快速投产。”
运营:难题响应 “及时高效”
企业日常运营中遇到问题,园区总能第一时间帮忙解决。有家食品加工企业,曾因供电线路故障导致生产线停工,园区管委会接到求助后,半小时就协调电工到场维修,2 小时内恢复供电,最大限度减少了损失;还有家化工企业想扩大产能,却担心环保审批通不过,园区帮着对接环保部门,指导企业完善治污设施,最终顺利通过审批。
针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园区还会提供定制化服务。做生物医药的企业需要洁净车间,园区会帮着联系专业施工团队;缺人才的企业,园区会组织专场招聘会,对接本地职业院校定向输送技术工人。这种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的服务,让企业能安心运营。
四、生态配套:员工安心 “扎根”,企业稳定发展
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员工队伍。利津完善的生活配套,以及优美的生态环境,解决了员工的 “后顾之忧”,让企业不用在 “留人” 上花费过多精力。
生活:配套完善 “接地气”
利津的园区周边,员工宿舍、职工食堂、超市、药店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员工宿舍家具家电齐全,租金仅为市场价的一半,拎包就能入住;职工食堂提供多样化的菜品,价格实惠,解决了员工吃饭难的问题。园区附近还有学校、医院,员工子女入学、家人就医都方便,不用跨区奔波。
有家机械企业的外地员工说:“在利津工作,生活很方便。宿舍离工厂步行 10 分钟,下班能去超市购物,周末还能带着孩子去黄河外滩公园玩,生活压力小,工作也安心。”
生态:宜居环境 “聚人气”
利津坐拥黄河生态廊道,黄河外滩公园、东津湿地等生态景区风景优美,成了员工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清晨的黄河岸边,常有员工晨跑锻炼;周末的湿地公园,一家人野餐、散步,享受惬意时光。这种 “工作在园区,生活在景区” 的环境,不仅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也让企业更易吸引和留住人才。
利津的优势,没有夸张的宣传,却处处贴合企业实际需求。在这里投资,企业能找到协同发展的产业伙伴、畅行无阻的交通网络、贴心周到的服务支撑,还有让员工安心扎根的生活环境。无论是想深耕传统产业,还是开拓新兴赛道,利津都能提供适配的发展土壤,是企业选址当之无愧的不二之选。
来源:线上招商引资投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