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盲目跟风!稀土 芯片 机器人现在进场,先搞懂 供给+需求 底层逻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1 21:54 2

摘要:最近打开行情软件,稀土、芯片、机器人三大赛道的热度肉眼可见,板块指数月内涨幅都超15%,不少个股接连刷新阶段高点。但身边好多股民都是看着涨就想追,问起为啥涨、能不能续涨,大多说不出个所以然。其实这三大赛道的行情根本不是瞎炒,全是“供给端卡脖子”和“需求端爆增长

最近打开行情软件,稀土、芯片、机器人三大赛道的热度肉眼可见,板块指数月内涨幅都超15%,不少个股接连刷新阶段高点。但身边好多股民都是看着涨就想追,问起为啥涨、能不能续涨,大多说不出个所以然。其实这三大赛道的行情根本不是瞎炒,全是“供给端卡脖子”和“需求端爆增长”拧出来的劲儿,没搞懂这层底层逻辑就进场,很容易踩进套牢坑。

稀土这波涨势,好多人觉得“涨太多不敢碰”,但深扒产业逻辑会发现,它的供需缺口才刚显头角。供给端这边,国家的管控力度今年又升级了——2025年2月工信部出的新规,第一次把进口矿和独居石都纳入总量调控,相当于92%的稀土供给都被管了起来,想靠海外矿绕开配额的路子彻底堵死了。今年全国稀土开采配额才14.5万吨,同比就涨了3%,北方稀土一家占了9.375万吨,可就算是龙头,产能也受着严格限制。海外产能更指望不上,环保审批、技术壁垒卡得死死的,短期内根本补不上来。

需求端这边更是火力全开。新能源汽车是大头,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突破3500万辆,每辆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是燃油车的10倍以上。风电装机也在加码,我国“十四五”风电目标超600GW,一台兆瓦级风机就得用近百公斤稀土永磁材料。更关键的是人形机器人的新需求,每台得用3.5公斤钕铁硼,要是未来卖100万台,需求直接增2.7%,这还没算军工、高端制造的刚需。

供需一拧巴,价格自然往上走。轻稀土氧化镨钕10月价格站稳108万元/吨,较年初涨了35%,中重稀土更金贵,金属铽单价都超2000万元/吨了。资金也在用脚投票,北方稀土近10天获北向资金净买超8亿,盛和资源靠海外矿和深加工布局,上半年产量涨了18%,净利率比北方稀土还略高一点,机构都在悄悄加仓。

芯片板块里的分化大得离谱,有的涨得翻倍,有的还在跌,核心差在供需逻辑不一样。现在最火的当属HBM(高带宽内存),完全是AI算力烧出来的刚需——2025年全球HBM位元需求量同比涨89%,但供给缺口率还有45%,SK海力士的产能都卖到明年了,价格半年就涨了80%。除了HBM,AI服务器对传统存储的需求也翻了两倍,国内云厂商更狠,阿里计划三年投3800亿搞AI基建,字节、腾讯的资本开支都达千亿级,这都是实打实的需求增量。

供给端的看点在国产替代。全球芯片市场超5500亿美元,但我国7nm以下制程、车规芯片进口依赖度还超80%,不过突破也在加速。长鑫存储不仅能大规模量产DRAM,2026年还要量产HBM3,按比特出货量算,市占率今年能从6%提到8%。设备端更给力,北方华创的刻蚀机国内市占率第一,京仪装备的产品都适配长江存储192层3D NAND产线了。国家大基金三期募资超1200亿,全往设备、材料这些“卡脖子”地方砸,政策托底很稳。

但坑也不少。存储芯片还在打价格战,美光、三星一降价,国内企业就承压;消费电子芯片受手机出货量拖累,业绩修复还得等。所以不是所有芯片股都能买,得看清楚是真有需求支撑,还是纯蹭概念。

机器人赛道以前总被骂“概念炒作”,但2025年是真不一样了,核心是“核心部件能自己造了,下游敢下单了”。以前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全靠进口,成本降不下来,现在绿的谐波的谐波减速器国产化率超50%,价格比进口低40%,汇川技术的伺服驱动器精度都达0.001mm级了,和国际水平看齐。核心部件成本降了,整机价格跟着降了50%,商业化自然就来了。

需求端已经从工业往多场景扩散。工业领域“机器换人”是刚需,制造业工资10年涨2.5倍,企业不用机器人不行,优必选都拿到蔚来、比亚迪的生产线订单了,故障率比传统设备低42%。人形机器人更迎来爆发期,优必选拿下2.5亿采购合同,天太机器人签了全球首个万台订单,连临沂都造出了消防用的机甲机器人,能支撑人员在灾区存活3-6天。服务端也在突破,养老陪护、商业导览的试点全铺开了,2025年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都达1500亿元了。

不过得警惕“量产预期”陷阱,有些企业光说产能规划,实际良率还没跟上。比如RV减速器,国产寿命才5000-6000小时,比日本的差一截,高端市场还被卡着脖子,得看清楚技术突破的真实进度。

三大赛道虽有逻辑支撑,但盲目进场肯定要吃亏。稀土得警惕价格涨太快引发政策调控,毕竟2024年就有过类似情况;芯片千万别“一刀切”,存储芯片还在泥潭里,HBM和成熟制程设备才是真机会;机器人要分清“有订单”和“画大饼”,核心部件企业比纯整机厂更靠谱。

在我看来,2025年这三大赛道已经进入“精挑细选”的阶段,闭眼买板块的时代早过了。稀土要盯中重稀土和高性能磁材,比如有海外矿的盛和资源、做高端钕铁硼的金力永磁,它们受供给管控更严,需求弹性也大;芯片重点看HBM产业链和国产设备,长鑫存储的进展、北方华创的市占率都是关键指标;机器人就得抓核心部件,绿的谐波、汇川技术这种能突破海外垄断的,才是真正的压舱石。

说到底,投资不是追热点,而是看供需本质。稀土的核心是政策锁供给,芯片的关键是国产补缺口,机器人的底气是部件降成本。搞懂这些,再结合企业的真实业绩和订单,才能在震荡里找准机会,而不是被情绪带着走——这才是在热门赛道里赚钱的根本逻辑。

来源:彩云间追逐的飞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