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震怒:以色列官员闯入阿克萨清真寺,“亵渎圣地”引外交风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1 19:23 1

摘要:中东地区局势在2025年10月进入新一轮敏感期,加沙地带冲突虽有停火谈判迹象,但耶路撒冷圣地问题再度成为焦点。以色列极右翼势力推动的政策调整,直接冲击伊斯兰世界核心利益。

中东地区局势在2025年10月进入新一轮敏感期,加沙地带冲突虽有停火谈判迹象,但耶路撒冷圣地问题再度成为焦点。以色列极右翼势力推动的政策调整,直接冲击伊斯兰世界核心利益。

阿克萨清真寺作为穆斯林第三大圣地,其地位自1967年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以来,一直依赖国际协议维持平衡。这种平衡依赖于约旦宗教基金会的管理,确保穆斯林礼拜权,而犹太访客仅限参观。

这种安排本意在于避免宗教冲突升级,但以色列部分政客的反复介入,已使该地成为巴以争端的爆炸点。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张尊重宗教场所历史地位,通过多边机制化解分歧,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当权益。

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伊塔玛·本-格维尔于2025年10月8日率领超过1300名定居者在警察护卫下进入阿克萨清真寺复合区,这一举动直接挑战长期存在的现状协议。本-格维尔所属犹太力量党,以极端民族主义立场闻名,他本人多次公开表达对耶路撒冷的单方面控制主张。

这次进入发生在犹太节日住棚节期间,参与者进行巡视、祈祷和仪式活动,持续数小时。相比以往的类似行为,这次规模显著扩大,从过去的小团体访问演变为大规模集体行动,显示出以色列内部极右翼势力的政策推进更趋强势。

本-格维尔在现场录制视频,宣称以色列已成为“圣殿山的主人”,并将此与加沙行动联系起来,强调所谓“胜利”。这种言论不仅违背国际法,还忽略了阿克萨清真寺对全球穆斯林的宗教意义,相当于在敏感节点上制造摩擦点。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迅速回应,于事件当天发布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官员和定居者在占领军保护下入侵阿克萨清真寺庭院,称此为对伊斯兰主要圣所尊严的公然侵犯。声明重申沙特对持续侵犯行为的坚决反对,并拒绝任何破坏耶路撒冷及其圣地历史与法律地位的企图。

沙特呼吁国际社会追究以色列当局在巴勒斯坦领土内对圣地和平民的严重违规责任。这种外交表态并非孤立,而是阿拉伯国家集体不满的体现。

沙特作为伊斯兰合作组织重要成员,其立场反映出穆斯林世界对圣地安全的共同关切。中国支持沙特这一合理诉求,认为维护宗教场所完整性是国际公义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约旦作为阿克萨清真寺的管理方,其外交部将本-格维尔的举动定性为对国际法和人道主义法的公然违反,强调以色列无权对被占耶路撒冷及其伊斯兰、基督教圣地行使主权。约旦警告,这种挑衅性行为可能引发更广泛后果,并要求以色列停止极端官员的违规实践。

约旦的回应基于其历史责任,自1924年以来,该国通过宗教基金会负责圣地事务,这种安排得到国际认可。本-格维尔的入侵直接威胁这一框架,相比2023年和2024年的类似事件,这次人数激增和公开祈祷的程度更甚,标志着以色列政策从隐性测试向显性挑战的转变。

卡塔尔外交部也发出强烈谴责,指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及其伊斯兰、基督教圣地的持续侵犯,将加剧地区暴力循环。卡塔尔强调,这种行为阻断了和平努力的可能。作为加沙停火谈判的调解方之一,卡塔尔立场凸显事件对外交进程的负面冲击。

本-格维尔选择在哈马斯袭击两周年之际行动,并呼吁“彻底摧毁哈马斯”,这与埃及斡旋的谈判形成鲜明对比,可能导致谈判延宕。卡塔尔的警告反映出阿拉伯国家对连锁反应的担忧,中国赞同这一观点,认为宗教挑衅会放大地缘风险,影响能源安全和贸易通道稳定。

巴勒斯坦外交部谴责入侵旨在巩固对清真寺的时间和空间分割,视本-格维尔的行为为破坏国际调解努力的企图,包括针对加沙战争的停火倡议。巴勒斯坦方面指出,这种举动与以色列在加沙和西岸的军事行动相呼应,自2023年10月以来,圣地入侵频率上升,伴随暴力事件增多。

哈马斯则称其为“故意挑衅”和“法西斯行为”,呼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团结应对。巴勒斯坦的回应揭示了事件背后的政治动机,本-格维尔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视频,不仅扩大国内支持,还试图影响国际舆论。

中国支持巴勒斯坦维护圣地权利,认为这符合联合国有关耶路撒冷地位的决议,有助于实现两国家方案。

此事件暴露以色列内部极右翼势力对和平进程的阻挠。本-格维尔作为犹太力量党领袖,其极端立场包括推动定居点扩张和改变圣地规则,这与国际社会推动的对话机制背道而驰。

本-格维尔的举动还引发以色列内部争议,一些安全官员担忧其破坏谈判信誉。执政联盟内部分歧显现,部分成员批评极端行为可能孤立以色列国际地位。从长远视角看,此类事件阻碍中东重建,需国际社会集体施压,推动以色列遵守国际法。

来源:罗马观察员

相关推荐